當前位置:偏方大全网 - 偏方秘方 - 首選止血方法

首選止血方法

壓迫止血手指壓迫止血用於動脈出血,壓迫傷口附近的動脈暫時止血。壹般先嘗試局部壓迫止血。如果出血不止,需要相應的近端動脈壓迫,如止血帶止血。(1)頭部出血:壹手托住傷者額頭,固定頭部;用另壹只手按壓外耳前上部的頸淺動脈。(2)面部出血:壹只手固定傷員頭部,另壹只手拇指壓迫位於下頜骨前下方的面部動脈。(3)頭頸部出血:站在傷員面前。將壹只手放在脖子根部。拇指在前,2 ~ 5指在後。拇指碰到頸總動脈後,頸總動脈壓在第六頸椎上。但需要註意的是,頸總動脈壓迫法只能在緊急情況下使用,且只能壓迫壹側。絕對禁止同時壓迫兩側,以免造成腦缺血。(4)肩部出血:用拇指觸摸鎖骨下動脈,將動脈向後下壓至第壹肋。(5)前臂出血:觸摸肘窩尺側(通常測量血壓的地方),防止動脈搏動,用拇指按壓。(6)手掌及手背出血:觸摸屈動脈和尺動脈的搏動,用兩拇指按壓。(7)下肢出血:大腿根部腹股溝不觸及股動脈脈搏,雙手拇指重疊深按壓股動脈。(8)足部出血:觸摸足背動脈或踝內外動脈搏動處,用拇指按壓急救止血(更專業)。為了更好地滿足創傷出血患者及時有效搶救的需要,下面介紹幾種簡單可行有效的止血方法。(1)指壓止血法是指施救者用手指將出血部位附近的動脈血管壓在骨頭上,使血管堵塞,血流中斷,達到止血的目的。這是壹種快速有效的止血首選方法。止血後應根據具體情況改用其他有效的止血方法,如填塞止血、止血帶止血等。這種方法只是動脈出血的臨時止血方法,不宜長期使用。以下是根據出血部位的不同,采用不同的指壓止血方法。1.顳動脈止血法壹手固定傷員頭部,另壹手拇指垂直壓迫耳屏上方凹陷處,能感覺到動脈搏動,另四指同時托住下頜骨;這種方法用於頭部、前額和顳部發際線範圍的出血。2.頜外動脈止血法壹手固定傷員頭部,另壹手拇指垂直壓迫下頜骨於下頜角前方上方約1.5 cm處,其余四指托住下頜骨;此法用於頜面部出血。3.頸動脈止血法是用大拇指在甲狀軟骨、環狀軟骨外側和胸鎖乳突肌前緣之間的溝內的搏動處向頸椎方向壓迫,其余四指固定在傷員頸部後側。用於頭、頸和面部出血,其他部位的按壓無效。除非情況緊急,否則不要使用這種方法。另外,不要同時壓迫兩條頸動脈。4.鎖骨下動脈止血法用拇指在鎖骨上窩搏動處垂直向下按壓,其余四指固定肩部。此法用於肩部、眼窩或上肢出血。5.肱動脈止血法壹手握住患肢手腕,外展旋轉上肢,屈肘擡高上肢;另壹只手拇指在上臂肱二頭肌內側溝搏動處垂直壓向肱骨。這種方法用於手、前臂和上臂的中部或遠端出血。6.尺動脈和橈動脈止血。兩個拇指在腕橫紋上方兩側的動脈搏動處被垂直擠壓。這種方法用於手部出血。7.股動脈止血法用雙手拇指在腹股溝韌帶中點下方略重疊,大腿根部搏動垂直向下用力。這種方法用於大腿、小腿或足部出血。8.壹個拇指動脈止血?窩橫條的中點垂直向下壓縮。這種方法用於腿部或足部出血。9.足背動脈和脛後動脈止血用雙手拇指分別壓迫足背中部靠近腳踝處(足背動脈)和足跟內側與內踝之間的地方(脛後動脈)。這種方法用於足部出血。10.手指動脈止血法用壹只拇指和食指分別壓迫手指根部兩側,用於手指出血。(2)壓力繃帶止血法傷口覆蓋無菌敷料後,用紗布、棉花、毛巾、衣服等折疊成相應大小的墊。,放在無菌敷料上,然後用繃帶和三角巾緊緊包紮止血。這種方法用於小動脈和靜脈或毛細血管的出血。但當傷口有骨頭碎片時,禁止使用此方法,以免加重傷情。(3)填塞止血法以使用無菌棉墊、紗布等為宜。要緊緊填塞傷口,然後用繃帶或三角巾進行加壓包紮,從而達到止血的目的。這種方法用於中動脈。大、中靜脈損傷出血時,或傷口較深,出血嚴重時,也可直接用於指壓止血或止血帶止血不能使用的出血部位。(4)止血帶止血是四肢大動脈出血,其他止血方法不起作用時挽救生命的重要手段。如果使用不當,可能會出現肢體缺血、壞死、急性腎功能衰竭等嚴重並發癥。1.結紮止血帶的操作方法(1)充氣止血帶,如血壓計袖帶,壓迫面積大,對被壓迫組織損傷小,壓力容易控制,放松方便。(2)橡膠止血帶可以選擇橡膠管,如聽診器軟管,彈性好,容易閉塞血管,但直徑過細,容易造成局部組織損傷。手術時,在要紮止血帶的位置加墊,左手拇指和中指握住止血帶的壹端,另壹只手拉緊止血帶,纏繞肢體壹周,再纏繞止血帶第二周,用左手中指夾住止血帶的壹端,下拉固定。也可以將止血帶的壹端插入結中,將止血帶的另壹端紮緊,使其更加牢固。(3)絞窄止血帶法如果沒有橡皮止血帶,可以根據當時的情況取材料,如三角巾、繃帶、領帶、布條等,可以折疊成條,作為止血帶使用。墊好止血帶後,用止血帶包紮,打壹個活結,插入壹根短棒、筷子、鉛筆等的壹端。在活結壹側的止血帶下,並扭轉止血,然後將短棒、筷子或鉛筆的另壹端插入活結套筒,將活結紮緊。2.註意事項(1)止血帶不要直接紮在皮膚上。要紮止血帶的部位要用三角巾和毛巾做成的平墊纏繞,然後再紮止血帶。(2)紮止血帶的部位在傷口近端(上方)。上肢大動脈出血應在上臂上部1/3結紮,避免在中部1/3下部結紮,以免損傷橈神經;下肢大動脈出血應在大腿中部結紮。在實際搶救傷員時,常將止血帶綁在傷口附近的健康部位,有利於最大限度地保存肢體。(3)止血帶的結紮應松緊適度,以便止血或遠端動脈搏動消失。結紮過緊會損傷壓迫部位,結紮過松達不到止血的目的。(4)為防止遠端肢體缺血性壞死,原則上應盡可能縮短止血帶的使用時間。壹般止血帶使用時間不超過2 ~ 3小時,每隔40 ~ 50分鐘放松壹次,以暫時恢復遠側肢體的血液供應。止血帶松開後,仍用手指按壓止血,以防再次出血。止血帶松開1 ~ 3分鐘後,在略低於原結紮部位的平面重新結紮。釋放時,如仍有大出血或已無保留遠端肢體的可能,則運輸途中不必釋放止血帶。(5)紮好止血帶後,在明顯部位做好標記,註明紮止血帶時間,盡快運送到醫院。(6)只有在輸血和其他有效的止血方法後,才能拆除止血帶。如果組織有明顯的廣泛壞死,截肢前不宜松開止血帶。
  • 上一篇:生姜祛斑效果好嗎?生姜祛斑的方法是什麽?
  • 下一篇:什麽食物可以降低尿酸?
  • copyright 2024偏方大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