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枯草在李時珍《神農本草經》中有記載。來源於植物,為多年生草本植物,高度13-40 cm。莖直立,常有淡紫色細毛。葉卵形或橢圓形披針形,長1.5-5厘米,寬1-2.5厘米,全緣或稀疏鋸齒。花序圓柱形,長2-6厘米;苞片腎形,頂部銳尖或尾狀,外部和邊緣有毛;花萼的頂端是尖的;花冠紫色,很少白色,上唇頂部稍凹,下唇中部裂片邊緣有細裂縫。小堅果是棕色的。花期5-6月,果期7-8月。隨處可見,生長在荒地或路邊草叢中;全國各地分幾次。莖、葉、花序清肝、散結、利水;治療瘟疫、乳房膿腫、眼痛、黃疸、淋病、高血壓等疾病;葉子可以代替茶。穗含夏枯草,葉含金絲桃苷和蘆丁。
夏枯草功效:
夏枯草味苦、辛、寒;肝膽經;香味散,可升可降;具有清肝解郁、散結消腫、解毒的功效。
主治:頭痛、頭暈、心煩、耳鳴、目赤羞明、眼痛、脅痛、淋巴結核、疔瘡、乳癰、腮腺炎、疔瘡、肝炎。
特定功效
清肝、散結、利尿;治療瘟疫、乳房膿腫、眼痛、黃疸、淋病、高血壓等疾病;葉子可以代替茶。
可用於治療瘰癧、甲狀腺腫、瘰癧、疔瘡、乳腺癌、夜尿多、流淚、頭暈、口眼歪斜、筋骨疼痛、肺結核、急性黃疸型傳染性肝炎、崩漏白帶。
1,肝虛眼痛(冷流淚,羞怕太陽)。用半個夏枯草和壹兩個香附研磨成粉。每拿壹塊錢,茶和湯都會調。
2、紅白腰帶。夏枯草開花時,采收陰幹,磨成粉。每餐兩元,飯前,米湯。
3、血崩。將夏枯草磨成粉,每次服壹勺,米湯調好。
4、產後血暈,腸斷,用夏枯草搗爛,絞壹碗汁,極效。
5.受傷和刀傷。把夏枯草嚼在嘴裏,敷在傷口上。
6、汗斑和白斑。將夏枯草煎成稠汁,每日清洗患處。
7、瘰癧(不管有沒有崩,或者久了就成漏了)。用夏枯草六兩,加水兩杯,煎至七成熟,過壹會兒服用。身體虛弱者,可服夏枯草水煎劑,將藥膏塗於患處。最好服用十全大補湯、香附、川貝母、遠誌。
附:夏枯草的作用是清肝明目,化瘀消瘤,還有利尿降壓的作用。民間也用它來泡茶,作為壹個涼爽的夏季被動劑。
夏枯草功效2
(1)清肝明目:用於肝陽上亢(如高血壓)引起的肝熱目赤、腫痛、頭痛頭暈等癥,可與苦丁茶、野菊花同用。
(2)清熱散結:用於乳腺炎、腮腺炎,可與柴胡、赤芍、浙貝母同用。
用於淋巴結核(如淋巴結核)和癭瘤(如單純性甲狀腺腫),常配牡蠣和浙貝母。
①本經:治寒熱、瘰癧、鼠漏、頭瘡、疾破、痰瘀、足腫、濕痹。
②本草補:養血。
③滇南草藥:散肝風,通經絡,治口眼歪斜。
疏肝理氣,疏肝解郁,止肌痛,止眼痛,止眼松,止全身結核。
④本草要領:化痰排膿,治瘰癧,清上下,除眼罩,止痛。
⑤新出本草:治瘰癧、鼠漏、癭瘤、頑疾、乳癰、乳突。
⑥“科學民間草藥”:有利尿、殺菌作用。
該湯劑可清洗傷口,治療化膿性外感,清洗陰道,治療外陰和子宮粘膜炎。
⑦現代實用中醫:利尿劑,對淋病、子宮疾病有效;還可以治療高血壓,降低血壓。
夏枯草是副作用嗎?
夏枯草是中藥,毒性很低,少量飲用也沒有副作用!!!
附:醫師對醫學的意見
“夏枯草能滋養厥陰血管,疏通氣滯。眼痛、瘰癧都是肝病,所以是神功。但長期使用也能防止胃損傷,可配合人參、手術長期服用。”(“草藥宣彤”)
“夏枯草味苦,微寒,能疏肝降火,消積化滯,治瘰癧、鼠漏、癭瘤、乳癰、乳癰、夜痛,能散厥陰之郁火。”(《本草有害》)
“夏枯草微辛,味甘,故散時有和陽養陰之功。失血後無法入睡者立即服用,其性質顯而易見。老久了的,味道特別甜,吃藥就贏了。”(重慶廳隨筆)
“夏枯草,.....能解酒苦,解除辛臭,溫通,善泄肝膽火郁,使氣血運行順暢。痰凝氣滯,風寒痹痛,全是其專職。”(本草正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