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防和治療牛腹瀉,使用東方牛長青、
病犢發生在5日齡。發病初期犢牛表現為體溫升至465,438±0.5℃,精神萎靡,四肢無力,心跳加快,脈搏65,438±0.26次/分,腸鳴音高,糞便中有未消化的乳塊和飼料,糞便發臭。
小腿情況嚴重,體溫40.0℃,心跳106次/分,脈搏115次/分。後期病犢虛弱,消瘦,糞便水樣,灰黃色或綠色,關節腫脹,發熱疼痛。
胎糞排出8小時後,開始排出黃色水樣糞便。水樣糞便與氣泡和未消化的凝乳塊混合在壹起,散發出壹股又酸又臭的氣味。後來的糞便有時混有粘液和血,尾巴和後肢被稀便汙染,排便次數壹天多達13次。病犢食欲不佳,喜睡覺。鼻內窺鏡幹燥,呼吸加快。
病犢體溫39.9℃,脈搏120次/分,糞便綠色腥臭,精神萎靡,腹痛,鼻幹,口腔粘膜潮紅,頭耳下垂,易臥倒,眼窩凹陷,脫水,口幹,四肢及全身發冷。
預防
分娩前用5%福爾馬林對牛舍、牛棚、牛舍、操場及環境進行徹底消毒。給孕牛註射當地流行的致病性大腸桿菌菌株制成的疫苗,可有效控制犢牛腹瀉的發生。在妊娠晚期,應給奶牛提供充足的蛋白質和富含維生素和微量元素的飼料。加強妊娠母牛和犢牛的飼養管理,註意牛舍的幹燥和清潔;奶牛臨產時,先用溫肥皂清洗乳房周圍的汙垢,再用淡鹽水清洗,晾幹。
防止犢牛受到濕冷風的影響,避免亂喝臟水,減少致病菌入侵的機會。犢牛出生後應盡早餵初乳,增強抗病能力。壹旦發現病犢,要加強護理,立即隔離治療。
犢牛應在出生後1小時內飼餵初乳,持續5 ~ 7天,以獲得免疫抗體,並定期飼餵,確定奶量,確定種畜;嚴格落實預防措施,降低發病率;註意精神、食欲、糞便的變化;嚴格消毒,禁止飼餵變質牛奶,飲用水加0.01%高錳酸鉀。犢牛舍要陽光充足,通風良好,早晚清除糞便,更換床墊,每天適當運動。
希望對妳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