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偏方大全网 - 偏方秘方 - 中醫藥治療鵝口瘡的方法

中醫藥治療鵝口瘡的方法

患了鵝口瘡也可以用中醫治療,因為這種病的患者往往還有其他的身體問題,需要調養才能有更好的治療效果,非常符合中醫的治療理念。下面為您介紹壹些鵝口瘡的中醫治療方法,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中醫藥治療鵝口瘡

1.脾胃積熱所致的胃口瘡:在唇、舌或頰部牙齦、軟腭上可見大小不壹的黃白色潰爛斑,12至5-6不等,呈圓形或橢圓形,邊緣稍突出,色紅,疼痛,不能進食,煩躁口渴,小便赤,大便幹結,舌紅,苔黃。應該用清熱解毒、通便瀉火的藥膳來治療。番茄汁:將幾個番茄洗凈,用開水浸泡,去皮,用幹凈紗布擠汁。盡可能長時間將番茄汁含在嘴裏,壹天幾次。番茄性微寒,酸甜可口,具有清熱解毒、生津止渴的作用,適用於脾胃積熱型口瘡。糖漬西瓜肉:將西瓜肉去籽後切成條狀,曬幹至半幹,加入白糖拌勻腌制,再曬幹至幹,再加入少許白糖水。西瓜能清熱瀉火,生津止渴。常吃可治口瘡、紅眼病、發燒。薄荷葉3克,僵蠶5克,連翹6克,赤芍10克,石膏10克,沒藥6克,牡丹皮6克,鹽1勺,含漱。

2.心火炎性口瘡:舌苔糜爛或潰爛,紅腫疼痛,飲食困難,煩躁多哭,口渴多飲,小便短赤,舌尖紅,苔薄黃,脈細。應該用清心清熱的藥膳治療。荷葉冬瓜湯:每次用鮮荷葉1片,鮮冬瓜500g,加水熬湯,加鹽調味,喝湯吃冬瓜。該藥膳具有清熱利濕、生津止渴的功效,對心火引起的口瘡有效。竹葉燈心草牛奶:用淡竹葉6g和65438+燈心草0.5g先炒,取汁10ml,與牛奶混合攪拌均勻,每日數次,無論多少。此藥膳能清心瀉火,促進濕熱,適用於小兒鵝口瘡、小兒夜啼等癥。冰片1克、硼砂1.5克、石膏3克、青黛1.5克、芒硝0.5克如有便秘,將* *研成細末,撒在糜爛處。板藍根50 ~ 100 g,煎稠汁,敷患處。

3、虛火浮瘡:見口腔潰爛,斑少,面色黃白,周圍色紅,反復發作,精神疲乏,顴骨紅,口幹舌燥,苔少,脈數。應該用滋陰降火的藥膳治療。冰糖銀耳湯:將銀耳10 ~ 12g洗凈,放入碗中,加入冷開水浸泡約1小時,待銀耳發漲後,挑出雜質,加入冷開水和適量冰糖,放入蒸籠蒸熟,銀耳汁分次或分次食用,每日65438+。在這個藥膳中,銀耳可以滋陰潤肺,養胃生津,冰糖可以養胃潤肺,可以治療口瘡,特別是對於虛熱型。吳茱萸30g,研成細粉,加蛋清適量,調和成丸,敷於足底湧泉穴,第二天換藥1次。適用於口腔糜爛、哭鬧不安、吸奶困難的兒童。

鵝口瘡患者的飲食禁忌

對於患鵝口瘡的孩子,其乳母要註意:忌辛辣、芳香、燥熱的食物,如煙酒蒜、辣椒、花椒、油炸、煙熏等,防止熱毒通過母乳進入寶寶體內,積聚在心脾,因積熱而加重病情。此外,過量使用抗生素也會引起鵝口瘡,所以哺乳期的媽媽在哺乳期也要過量使用抗生素。當必須使用大量抗生素時,嬰兒最好用人工餵養來替代,以預防鵝口瘡。

如果看到孩子出現發熱、癡呆、噪音等癥狀,應避免吃牛奶,少餵人奶,甚至避免吃海鮮、雞鴨、牛羊肉及其湯類。哺乳期的媽媽更要註意避免上述食物。如果不註意忌口,很容易得濕熱,加重病情或頻繁復發,影響孩子的生長發育。

因此,患鵝口瘡嬰兒的乳母要註意自身的忌口,多吃新鮮蔬菜和水果,註意孩子的飲食禁忌,如臨時人工餵養。

鵝口瘡的護理知識

護理要點1:註意寶寶的口腔衛生。

嬰兒鵝口瘡是壹種由真菌感染引起的口腔疾病。寶寶生病期間,媽媽要非常註意餵奶前後的乳頭清潔,勤換內衣,每次餵奶後都要對寶寶的餐具進行徹底消毒,防止寶寶痊愈後復發。

嬰兒鵝口瘡的護理要點2:控制餵養時間

在寶寶寶寶鵝口瘡期間,媽媽要註意控制餵奶時間,每次不要超過20分鐘,同時要避免寶寶使用安撫奶嘴,防止寶寶再次接觸到真菌。

嬰兒鵝口瘡護理要點三:乳母飲食宜清淡。

寶寶的營養來源全是母乳,所以寶寶生病期間妳需要特別註意飲食,不能吃辛辣、刺激性、油膩的食物。

猜妳喜歡:

1.兒童常見口腔疾病

2.寶寶早起口臭怎麽辦?

3.兒童常見口腔疾病

4.兒童常見的口腔疾病有哪些?

5.寶寶口腔潰瘍怎麽辦?

  • 上一篇:皮肌炎和肺纖維化最有效的治療方法是什麽?
  • 下一篇:如何通過飲食調理去除老年斑?
  • copyright 2024偏方大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