幹燥的全草樹幹粗約2厘米,有分枝,外皮有網格狀皺紋。如果是粉狀的,感覺很絲滑。葉片皺縮,淺灰綠色,背面淺色,少數呈淺黃褐色,短柔毛,用手撚動時柔韌表面不易碎,葉腋有時有花或果實。輕微氣體。
廣東、廣西等地。
性品味
①《生藥材精要》:味甘,性平,無毒。
②求本草原:葉:味甘澀,微溫。
功能指示
清熱利濕,開竅活血。治療腹瀉,淋病,耳鳴耳聾,疝氣,癰,蕁麻疹。
①生藥材要領:祛風退熱。耳鳴耳聾,燉雞,肉也可以。
②“求本草”:健脾止瀉,黃糖與大米同煮。
③《嶺南集藥錄》:能化濁、開竅、活血,亦可敷手癰。
④廣東中醫二:治小腸絞痛、腎虛津液、小便刺痛或混濁、腮腺炎、骨蒸、乏力。
⑤廣軍常用中草藥手冊:疏風清熱,升清降濁。治療感冒高熱、流行性腮腺炎、耳聾耳鳴、甲狀腺膿腫、遺精。
用法用量
內服:煎服,1 ~ 2兩;或者燉肉。外用:搗固。
政黨選擇
治療過敏性蕁麻疹:幹石磨草壹兩,瘦豬肉適量,水燉。(廈門新療法及中草藥文選)
附加處方
①紅白痢的治療:將鍋草籽研末炒至末,每次壹元,每日三次,飯前服蜜湯。
(2)治療癰腫:將石磨草籽研末,開水沖服;此外,鮮葉和蜂蜜或紅糖搗爛在患處。(功能主治:福建晉江出版的《中草藥手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