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偏方大全网 - 偏方秘方 - 華佗臨床癥狀中關於大腸癌的方劑有哪些?

華佗臨床癥狀中關於大腸癌的方劑有哪些?

黃白解毒湯含黃芪30g,黃精15g,枸杞,雞血藤,槐花,敗醬草,馬齒莧,仙鶴草,白英。

方法:每日1劑,水煎服,分兩次服用。5周就是1個療程。

主治:益氣養血,清熱解毒,涼血止血。適用於大腸癌晚期正氣大虛、邪毒過盛患者。

便秘加冬瓜子、火麻仁;腹脹疼痛加元胡、香附、烏藥。用本方治療92例大腸癌術後患者。1年生存率為97.83%,3年生存率為92.11%,5年生存率為70.59%。

抗癌九號方的原料為八角金盤12g、丹參30g、敗醬草15g、山慈菇30g、木通30g、黃芪30g、黨參15g、雞血藤30g、丹參15g、山楂12g、大黃6g、枳殼18g。

方法:每天1劑。水煎服,分兩次服用。30天就是1個療程。

主治:解毒、化瘀、消腫。直腸癌的適應癥。

在便血中加入槐花炭和側柏炭;加入黃連、木香和赤芍;便秘加瓜蔞、皂角。用本方治療直腸癌47例,2年和5年生存率分別為74.47%和40.43%。

常青蕭中湯的原料為:木通、紅藤、苦參、丹參、鳳尾草各65438±4.5克,木香、土鱉蟲、烏梅各9克,白花蛇舌草、菝葜、蔓藤、生薏苡仁、全瓜蔞、白毛藤、貫眾、半枝蓮各30克。

方法將上述藥物加水煎煮兩次,合並煎液,分三次口服2/3煎液,每日65438±0劑。保留剩余的1/3湯劑灌腸,每日1-2次。三個月1療程。

主治:清熱解毒,理氣化瘀。主治大腸癌早中期,屬熱毒證。氣血凝滯。

疲勞者加黃芪、黨參、白術。便血者加地榆、槐花炭、血余炭、莧菜;腹部包塊者加入夏枯草、牡蠣、鱉甲、海藻、昆布。用本方治療大腸癌50例,療程3個月以上。結果表明,1年生存率為80%,3年生存率為20%,5年生存率為20%,10年生存率為8%。

固本祛瘀1方的原料為黃芪、太子參、雞血藤各30克,枸杞子、菟絲子各15克,淫羊藿、茯苓、丹參各10克,三七3克。

制備方法為每日1劑量,煎服約300ral,早晚各150ml,服用6周後療程為1。

主治:健脾補腎,活血通絡。適應癥:大腸癌、胃癌、肺癌、乳腺癌、中晚期,脾腎虛弱、血瘀證。

腹痛有效者加元胡、郁金、乳香、沒藥;在便血中加入蒲黃炭、茜草和仙鶴草;腫塊較大者加鱉甲、鱉甲、牡蠣。用該方配合化療治療大腸癌、乳腺癌、肺癌、胃癌56例,並設對照組29例,化療加谷芽30g日。結果:與對照組相比,治療組在化療完成率、消化道反應改善和生活質量評分方面明顯優於對照組(P < 0 . 05 = 0 . 05).

  • 上一篇:如何治療消除耳鳴?
  • 下一篇:李詠名史,央視名嘴,春晚“黑色三分鐘”事件始末。
  • copyright 2024偏方大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