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冷水降溫的方法有很多
降低溫度的方法有很多,比如機械制冷(空調),但是這種設備和運行費用都很高,而且只適合養殖場的公豬舍使用。
綠化、通風或冷水降溫更適合實用的養殖場。
綠化可以有效阻擋太陽輻射能量。據資料顯示,綠林樹下和烈日下的溫差為3℃-4℃,熱輻射差為80%。在夏季太陽輻射強、濕度低的地區,遮陽是壹種簡單有效的降溫方式。條件合適的養豬場可以大量種植樹木,達到降溫效果。
通風也是壹種有效的降溫方法。通過風扇等機械加強空氣流通,可以降低溫度。但氣流過大也會對豬、雞造成應激,室外溫度過高,單純通風降溫效果有限。
冷水降溫,比如沖豬、屋內噴淋、滴水降溫等,都是目前比較常見有效的降溫方式,每種方式都有不同的適用範圍。
如果是沖豬,需要大量的水,比較適合水充足的地方。同時也要註意沖洗的時間、對象和頻率。比如懷孕母豬能不能沖;盡量安排在豬進食前沖洗,進食後30分鐘內不要沖洗;在早晚溫差大的地方,如山區,盡量不要在早上沖水;不能用水沖頭,以防休克。也可以在豬圈的角落裏或附近挖壹個淺水池,註入清水,讓豬隨時在水池裏洗澡。
噴霧冷卻比沖洗更省水。通過設備將水噴成霧狀顆粒,使水快速汽化吸收豬圈內的顯熱。這種降溫系統設備簡單,有壹定的降溫效果,但增加了屋內的濕度,所以壹般需要間歇工作。如果屋內空氣流通條件不好,盡量少用這種方法,避免屋內濕度過大。
滴水降溫是另壹種經濟有效的降溫方式,適用於單位公豬和母豬。滴冷卻頭安裝在這些豬的脖子上方,水滴每隔壹段時間就滴到豬的脖子上。因為豬脖子的神經功能,豬會覺得特別涼。另外,滴落的水散落在豬背上蒸發,吸收了熱量,給豬降溫。滴水降溫不是針對室內環境溫度降溫,而是直接降低豬的體溫。
濕簾和風機以蒸發降溫為主,通風降溫為輔。它由濕簾(或濕墊)、風機、循環水路和控制裝置組成。在炎熱地區,濕簾降溫系統的降溫效果非常明顯。在濕熱地區,除了壹些濕度大的日子,這也是壹種可行的降溫裝置。但是這個系統投資很大,目前還沒有在養殖場廣泛使用。調整飲食結構
增加青飼料
夏季高溫應激下,畜禽普遍減少采食量,可通過調整飼料配方,提高飼料營養效率來減輕應激。
添加潤滑脂是壹種簡單有效的措施。添加油脂的直接作用是提高日糧的能量濃度,使畜禽在同等飼養條件下消耗更多的能量,特別是在高溫季節牲畜的采食量減少時,這主要是因為油脂對畜禽有特殊的能量作用。夏季生長肥育豬日糧中添加5%的硬脂,可提高日增重8%,飼料轉化率12。飼餵脂肪的豬代謝能的攝入量比對照組提高了3%。主要原因是脂肪的熱量消耗低。因此,畜禽在高溫時,日糧中添加油脂對提高其生產性能具有重要意義。
夏季應相對減少能量飼料,增加青飼料。嘗試在晚上(晚上7點,165438+淩晨0點)餵豬,可以減少白天的活動,增加豬的睡眠時間。白天早上10和下午3點餵0.5%鹽和綠松石飼料。同時,我們應該提供足夠的飲用水。夏季,豬每天的用水量為自身體重的23.8%,混合0.5%的鹽水調節體溫。
種豬的采食量要進行調整和控制:種公豬在原有日糧的基礎上,每天每頭飼餵2個雞蛋;分娩前4周每天要餵母豬2.5-3.2公斤,哺乳期每天4.5公斤。配種前2-3周斷奶母豬或後備母豬的日采食量可保證在2.2-2.5公斤以上;母豬配種後的日采食量宜降至1.5-2.0公斤。配種後第4周到分娩前第4周,母豬的日采食量可控制在1.8-2.2公斤。過量飼餵不僅浪費飼料,還會增加母豬的代謝負擔(尤其是高溫期),更容易引起哺乳期厭食或采食量減少,導致母豬失重過多,泌乳能力下降,對以後的繁殖力和仔豬發育不利。
在高溫環境下,維生素在體內的代謝加強,畜禽對維生素的需求也增加。此時,適度增加日糧中維生素和礦物質的含量,可以減輕熱應激對豬的影響。在家禽飼養中,添加適量的電解復合維生素可以減輕應激;日常生活中不需要專門給豬添加電解復合維生素,但在接種疫苗、放牧等應激大的時候可以適量添加,可以減輕應激。
在高溫環境下斷奶仔豬日糧中添加壹定比例的中草藥制劑,具有良好的促生長效果,並能降低料肉比和飼料消耗成本。
山楂、蒼術、陳皮、檳榔、黃芩、大曲等中草藥可用於制備飼料添加劑,可減輕熱環境對商品豬的影響,提高增重和飼料利用率。中草藥、維生素、礦物質、電解質等。按照壹定比例制成添加劑,可以協調豬體內的調節功能,增強豬的適應性和耐高溫能力,從而緩解豬的熱應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