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偏方大全网 - 偏方秘方 - 古籍中的梅毒簡介

古籍中的梅毒簡介

中醫梅毒梅毒又叫黴瘡。是由梅毒螺旋體引起的全身性慢性傳染病,表現為* * *糜爛、外部皮疹、筋骨疼痛、皮膚成核潰爛、面部癡呆等。主要通過不潔* * *,偶爾通過接吻、哺乳,或接觸患者被汙染的衣物、輸血等間接傳播。梅毒早期主要表現為皮膚黏膜損害,晚期可引起心血管、中樞神經、骨骼、眼部疾病。梅毒屬於中醫“黴瘡”、“疥瘡”、“柳葉病”的範疇。1632年,陳思成撰寫了《真菌性潰瘍秘錄》,這是我國第壹部完整的梅毒專著。書中記載,黴菌性潰瘍“兇猛而常見,人體閹割。如果它流經絡脈...或攻擊內臟,或巡視孔口...會造成骨質流失,口鼻代價高昂,甚至會感染妻子,失去生命被絕育,遷移到子女身上。”提出解毒、清熱、殺蟲為本病的主要治療方法,這是砒霜首次用於治療梅毒。梅毒的病因和發病機制梅毒的病原體是梅毒螺旋體,又稱梅毒螺旋體。梅毒螺旋體通過直接或間接途徑,經粘膜或破損的皮膚進入體內,然後在侵入的組織內繁殖,在外生殖器形成下疳,成為壹期梅毒。由於局部免疫反應,部分螺旋體被消滅,局部損害逐漸消退,成為潛伏梅毒;下疳消失後約6周,潛伏的螺旋體大量增殖,進入血液循環,侵入各種組織,全身皮膚、粘膜廣泛出現梅毒疹,成為二期梅毒。由於機體的免疫力,皮膚黏膜上的梅毒疹也可消退,但當機體抵抗力較低時,未被自身免疫力消滅的螺旋體仍可引起皮損復發,成為繼發性復發性梅毒。壹期和二期梅毒統稱為早期梅毒。2、4年後會進入晚期,可以是無癥狀的晚期潛伏梅毒。如果復發,可以侵犯任何組織,如皮膚黏膜、神經系統、心血管系統等重要器官。受感染組織中梅毒螺旋體雖少,但破壞力極強,造成組織缺損和功能障礙,就成了三期梅毒。在孕婦體內,病原體可通過胎盤進入胎兒血液循環,引起胎兒梅毒。中醫認為,淫疫病毒可與濕熱、感冒混合致病。傳播方式主要是精煉感染(直接感染),偶有氣化感染(間接感染)和產前中毒。病原體感染之初,流行性病毒是束縛在外陰和* * *,疥瘡後流行性病毒入侵,傷筋動骨所致。

參見百科詞條:梅毒[最後修訂於2065 438+07/10/11 21:49:37 * * * 32975],以下結果自動匹配,請自行區分。

  • 上一篇:病毒性感冒的癥狀和治療病毒性感冒吃什麽藥?
  • 下一篇:健康箴言(3)
  • copyright 2024偏方大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