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措施1。嚴格控制引進,不得從疫區引進種蛋或病鴨。加強日常飼養管理,堅持防疫消毒,特別是做好雛鴨的防寒保暖工作,增強鴨的抗病能力,預防本病的發生。
2.壹旦發生疫情,應當立即報告,並在動物防疫監督機構的指導下,按照法定要求采取封鎖、隔離、焚屍、消毒等綜合措施撲滅疫情。5%甲酚、4%氫氧化鈉、0.2%過氧乙酸可用於消毒。對疫區或受威脅區的健康鴨或疑似感染人群,應使用農業部指定的禽流感滅活疫苗進行應急接種。
3.本病尚無可行的特效治療方法,可適當采取壹些輔助治療措施:在發病早期采用同亞型高免血清和高免蛋黃療法較好。在感染期間,註射大劑量青黴素和適量的慶大黴素或恩諾沙星等抗菌藥物,或用利巴韋林可溶性粉與0.5g/升水混合3天,可大大減少流感病毒造成的損失。口服加味雙黃連口服液0.5g,每日2次,連用3-5天。或鹽酸金剛烷胺、維拉林、利巴韋林等抗病毒藥物,對流感病毒也有較好的抑制作用。
免疫程序面對鴨流感疫情,免疫可以避免養鴨業的嚴重損失。主要有基因工程疫苗、減毒疫苗和滅活疫苗。免疫程序如下:
滅活疫苗具有免疫保護作用,是預防該病的主要措施、關鍵手段和防線。應選擇與當地流行性禽流感病毒毒株相同亞型或優勢毒株的滅活疫苗進行免疫。滅活疫苗的免疫程序應根據鴨的品種、用途和疫病流行情況確定。
肉鴨:飼養期40天左右。在該病流行的地區,應在5、7日齡進行免疫,每羽皮下或肌肉註射滅活疫苗0.5毫升。在無該病流行的地區,應在10-15日齡進行免疫,每羽皮下或肌肉註射0.5毫升油乳劑滅活疫苗。
飼養40天以上的肉鴨應在5-7日齡時進行首次免疫,每羽皮下或肌肉註射滅活疫苗0.5毫升。第壹次免疫後30天左右進行第二次免疫,每塊肌肉註射0.5-1.0 ml油乳劑滅活疫苗。
種鴨、蛋鴨、肉種鴨、種番鴨、蛋鴨的免疫按上述方法進行。第三次免疫大約在產蛋前15天進行。肉鴨和番鴨每羽註射1.0-1.5毫升滅活油乳劑疫苗,蛋鴨每羽註射1.0毫升滅活油乳劑疫苗。在產蛋中期(第三次免疫後2-3個月),進行四次免疫,劑量與三只兔相同。
歷史自1878年意大利爆發甲型禽流感以來,捷克斯洛伐克和英國於1956年首次從鴨中分離出流感病毒,烏克蘭、美國、意大利、加拿大、南斯拉夫、波蘭、德國、澳大利亞、日本、比利時、以色列、愛爾蘭、中國(包括香港、臺灣省和中國大陸)的學者先後分離出健康鴨。鑒定為H1N1,H2N6,H3N1,H2N3,H3N6,H3N8,H4N1,H4N6,H4N8,H6N2,H5N3,H5N6,H1,H6。H8N4,H9N2,H9N8,H10N7,H10N8,H11N2,H11N6和H165438。其中,加拿大學者在1976、1981年從家鴨中分離出非致病性H7N32和H7N9禽流感病毒,在1988年從野鴨中分離出H5N3禽流感病毒。美國學者在1978和1988從家鴨中分離出H5N1亞型禽流感病毒,在1992從野鴨中分離出H5N1亞型禽流感病毒。德國學者三年從家鴨中分離出無毒力的H5N6、H5N2和H5N2禽流感病毒(1984-1986);加拿大學者在1976-1990從健康野鴨中分離出H型禽流感病毒;蘇斯等1977-1989從歐洲健康水禽中分離出H9N2亞型禽流感病毒;H9N2禽流感病毒於1975-1985在香港健康鴨體內分離。
1962英國學者從患有慢性呼吸道疾病的鴨體內分離出H4N6亞型禽流感病毒株;1972年,臺灣省學者從臺北某肉鴨場爆發的禽流感中分離鑒定出H8N4亞型毒株。1971年,香港學者從鴨體內分離出三株禽流感病毒,其中1株為H5N3亞型;1980年,中國韓沖等從待宰健康鴨泄殖腔分離到15株甲型流感病毒,其中3株為H6亞型。
值得註意的是,到了90年代中期,水禽只是流感病毒的攜帶者,不會生病的結論被改變了。事實上,水禽不僅是禽流感病毒的巨大儲庫,也是壹種自然感染、高易感、高死亡率的鳥類。
在1995-1998期間,部分蛋鴨和番鴨發生了以產蛋量下降和正常蛋1/2-1/4為特征的產蛋下降綜合征。但鴨食欲下降不明顯,無明顯臨床癥狀和死亡。隨著時間的推移,成年番鴨死亡率從2%-5%上升到30%:雛番鴨、雛番鴨、雛番鴨死亡率為60%-90%;死亡率從40%到70%和40%到60%不等。蛋鴨咳嗽,少食,反應遲純,有白色或綠色稀便,發病率60%-70%,死亡率1%-8%,產蛋率20%-30%,3-5天下降到10%以下。經過7天的療程,鴨子逐漸恢復產蛋,但始終達不到正常水平。20-50日齡雛鴨死亡率約為10%。
2002年,各年齡番鴨壹旦感染,往往造成40%-90%的死亡率。番鴨被感染後,不僅不減卵,反而致死。蛋鴨、雛鴨、雛鴨、雛鴨感染後死亡率從10%o發展到30%o-40%。除蛋鴨產蛋率大幅度下降外,死亡率壹直在10% O左右,各年齡段的肉鴨、野鴨、半番鴨感染後死亡率均在30%-80%。
2001-2002年期間,各年齡段的番鴨和蛋鴨壹旦感染,均表現出頭頸下垂、嘴不斷抖動、頭傾斜、間歇轉圈、特別是在應激狀態下身體滾動、腳在空中不斷劃動腹部等神經癥狀。
病鴨流感的主要病理變化是鼻粘膜炎癥,鼻腔和眶下竇內充滿漿液或粘液,部分病例呈奶酪樣。鼻咽和氣管粘膜充血、氣囊混濁、水腫或纖維素炎癥。氣管環嚴重出血,肺出血充血,呼吸功能喪失;腺胃與食管交界處有明顯出血帶,腺胃乳頭出血,腸道出血,部分菌株可引起回腸環狀出血;肝腫大,胰腺壞死;心臟蒼白,老年死鴨心肌纖維壞死,可見明顯的虎斑狀心臟,心內膜有條狀出血。
解剖圖為全身出血性感染,主要表現為菜花狀卵泡,胰腺表面有大量針尖大小的壞死竈,軟管內有白色分泌物或蛋清,腹部脂肪內有大量出血點。
流行病學特征該病在發達國家已有報道,但在大多數國家僅引起輕度呼吸道癥狀或無癥狀,僅感染鴨。禽流感A型病毒的抵抗力不強。很多常用的消毒液都可以很快殺死它。病鴨和染病鴨是主要傳染源。壹般2-6周齡的雛鴨容易發生口腔感染。發病率和死亡率與病毒株的毒力和其他繼發性疾病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