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咽炎是上呼吸道的輕度炎癥。中醫稱之為“虛火喉炎”。
典型癥狀為咽部異物感、瘙癢、灼熱、幹燥、微痛、分泌物粘稠,常附著於咽後壁,因分泌物刺激而咳嗽,惡心幹嘔,上午輕,下午和晚上重,口幹咽幹,嘴唇發紅,幹咳無痰,下午顴骨發紅,精神疲乏,手腳發熱。腎虛的人腰膝酸軟,失眠,頭暈,耳鳴,口幹。
慢性咽炎病程較長,宜滋陰降火,清咽治病,解毒消炎,生津潤燥治標,防治並重,去因,使邪消復。
1:黨參15g,茯苓、白術、法夏、陳皮各10g,炙甘草3g。
給藥方法:煎服,1劑量,每日2次,20天為1療程。
2:青黛、石菖蒲、穿山甲、紅花、昆布、僵蠶、威靈仙、阿莎麗的配方,1000毫升醋。
用法:將藥物用醋浸泡30分鐘,然後煮沸20分鐘,去渣取液,每次飲入少許漱口水,每日6次。
療效:1-2個療程有效率96.4%。
估計屬於脂溢性皮炎。
現代醫學叫脂溢性濕疹。中醫稱之為“白塵風”、“面油風”,俗稱脫發。
脂溢性皮炎的病因有營養失調、消化不良、暴飲暴食、辛辣、飲酒過量、維生素B缺乏、代謝不完全等因素使發根萎縮、變脆易斷、急性高熱、產後血虛、病毒感染、毛母細胞受損。還有甲亢或甲減、男性雄激素和女性雌激素分泌過多、肝硬化、紅斑狼瘡、精神創傷、過度疲勞、過度使用抗凝和安定藥物等因素,引起血熱郁結、皮膚失養、風邪侵毛孔。
臨床表現:(1)幹燥型:癥狀是整個頭皮不斷產生小的幹燥鱗屑,呈糠狀,易脫落。脫屑後皮膚略發紅,伴有脫發。(2)濕熱型:片狀膩黃鱗屑,有明顯炎癥和滲出。頭皮瘙癢、胸悶、口苦、食欲不振、便秘、小便短赤,多在頭皮、額頭、眉弓、腋窩、胸、背等皮脂較多的地方,病程長,反復發作。頭發逐漸變軟,稀疏,脫落。
傳統醫學清熱涼血,補益氣血,有很多好的效果。
1:中成藥療法
藥品名稱:白金丸。
用法:每次4.5克,壹日兩次。
功效:連續服用1個月可獲得良好效果。
2.內服藥:何首烏、黑芝麻、野菊花、地膚子、白鮮皮、生地、蒺藜、羌活各65438±05g,牡丹皮、赤芍各65438±02g。
給藥方法:煎服,1劑量,每日2次。服藥期間忌煙酒和油膩食物。
外洗藥方:頭癢嚴重者用松針30克。
用法:水煎液外洗頭部,每日1次。
療效:藥物使用1個月,有效率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