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蛋白質根據腎功能損害程度決定蛋白質的攝入量,病程長。如果腎功能損害不嚴重,不需要嚴格限制食物中的蛋白質,每天不應超過0.5g/kg,其中優質蛋白質占50%以上。氮血癥,根據蛋白質的情況。(2)限制鈉鹽水腫和高血壓患者,應限制食鹽量,2 ~ 3g/d;水腫嚴重時,鹽控制在2g/d以下,或給予無鹽飲食,並定期檢查血鉀鈉水平,因為慢性腎炎多尿或長期鈉攝入會造成體內鈉含量不足。(3)熱性慢性腎炎病程長,熱能供應應滿足活動需要。由於蛋白質的限制,碳水化合物和脂肪應作為熱能的主要來源。可為0.15 ~ 0.17 mj(35-40k cal)/kg,總熱能為9.21 ~ 10.88 mj(2200 ~ 2600 kcal)/d .(4)礦物質和維生素鈉的攝入根據水腫和高血壓的程度而定,每日食鹽量以3 ~ 4 s為限;水腫嚴重者服用2g/d鹽,或給予無鹽飲食。維生素要充分補充,註意補充維生素A和B、維生素C、葉酸。血管球性腎炎
如有貧血,應補充富含B族維生素、鐵、葉酸的食物,如動物肝臟、綠葉蔬菜等內臟。(五)病情變化飲食原則慢性腎炎急性發作時,應按急性腎炎食療原則處理,出現大量蛋白尿時,按腎病綜合征食療原則處理。總之,慢性腎炎要緊密結合病情的變化,調整飲食配方,以利於病情的穩定和恢復。食療的目的是減輕腎臟的負擔,消除或減輕臨床癥狀。腎小球腎炎種類繁多,臨床表現復雜。因此,飲食治療的原則應主要根據患者蛋白尿的程度和腎功能的良好程度來確定,還應綜合考慮患者的水腫和高血壓情況。
急性腎炎的食療
血管球性腎炎
①發病後3 ~ 6天內會因腎小球濾過率下降而出現壹過性氮瀦留,需采取限制蛋白質的飲食。可以多吃水果、蔬菜、零食等。,並減少魚、肉、蛋的攝入。米飯、面條等主食可以不受限制。②尿素氮超過60mg%時,每日蛋白質供給量按0.5g·kg-1計算,或采用牛奶、雞蛋等優質蛋白質,減少非必需氨基酸的攝入。國外認為,每天吃0.5 ~ 1.0公斤羊奶,不僅含有優質蛋白質,還有利尿消腫的作用。目前,這種療法還沒有被廣泛采用。如果病情好轉,適當增加蛋白質供應,血尿素氮正常後可不限制蛋白質。③水腫、高血壓患者應根據其程度限制基礎飲食中的鹽量;不要全部用鹹菜、泡菜、榨菜、皮奶、鹹蛋等罐頭制品等含鹽食物,根據水腫程度,分別采用含鹽、無鹽飲食或少鈉飲食。④註意患者的水腫和尿量,水腫嚴重時限制水的攝入並嚴格記錄液體的進出量。目前提倡以失水和尿量來計算每天的飲水量。S.R.Williams建議少尿期的進水量應限制在500 ~ 700 ml d-1。⑤急性期持續少尿,嚴重氮質血癥伴高鉀血癥者,應避免含鉀量高的食物。6.充分供應各種富含維生素的食物,特別是含維生素B和C的食物,飲食中多使用水果和蔬菜。
食療的各種表現
慢性腎小球腎炎的飲食治療在病程的不同階段有不同的臨床表現,飲食治療應根據各階段的表現決定。①無癥狀蛋白尿或血尿,尿蛋白丟失少(1 ~ 2g d-1)。可以給壹般飲食,略限鹽。但如果尿中蛋白丟失較多或血漿蛋白較低,如果沒有氮血癥,可適當增加飲食中的蛋白質量,滿足每日正常需要量1g·kg-1,仍需考慮增加尿中丟失的蛋白質量。根據最近的觀點,長期高蛋白負荷會加重腎臟的負擔,加速腎功能的惡化。②慢性腎小球腎炎急性發作可參照急性腎炎飲食原則進行治療,腎病綜合征者可參照本節進行飲食治療。③慢性腎炎和高血壓患者大多腎功能中度損害。為了控制血壓,應限制鹽的攝入,並給予無鹽飲食。嚴重時,鹽的攝入不僅會使血壓升高,還會加重腎臟損害。因此,即使血壓恢復正常,也應以清淡飲食為宜,以免腎功能進壹步惡化,蛋白質質量也要適當控制。④腎功能不全者,應適當限制蛋白質的攝入,每日總攝入量(包括主食中所含的蛋白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