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邦做了皇帝後,封了劉的子女,但不知什麽原因,他大哥的兒子劉欣卻遲遲不歸。劉邦的嫂子是個沒耐心的人。看到別人的兒子都被國王封了,她自己的兒子還沒有被封,心裏很不平衡。有壹年秋天,她聽說劉邦來過合肥縣,就趕到合肥西鄉,選了壹只上好的老母雞,親手燉了壹罐老母雞湯給劉邦嘗嘗。劉邦喝了雞湯,連連稱贊:“好湯!好湯!從肥東到肥西,好吃的還是老母雞。”
這時,他想起了大嫂殺壹只老母雞招待他的好意,也明白了大嫂送雞湯的用意,於是當場就把大嫂的兒子劉鑫命名為湯。言下之意,這雞湯是不可或缺的。劉邦對大嫂說:“肥西老母雞湯這麽好喝,就把老母雞的產地封給劉欣吧!”於是,合肥西鄉這壹帶就成了劉欣的封地。
從那以後,每到春節前,唐傑就按照母親的吩咐,等著劉鑫送壹車肥西老母雞去北京故宮。而且劉邦“從肥東到肥西”的口頭禪也壹直流傳下來。據舒氏族譜記載,瀘州肥西鄉舒氏祖傳“肥西老母雞湯”的烹飪方法。清朝光緒年間,舒家在瀘州開了壹家雞湯館。這種美味的湯很受當地人的歡迎,受到了達官貴人和商務旅行者的稱贊。
當時瀘州是南來北往的交通樞紐,舒氏雞湯館生意興隆。長此以往,很多路過瀘州的商旅人士都會嘗試“肥西老母雞湯”。商人們都說,不喝老母雞湯來瀘州,就永遠不會來。“肥西老母雞湯”也因此聞名天下。
晚清重臣李鴻章曾寫道:“五十年後,必以藥餌耕補,乃苦幹也...若論食補,肥西老母雞湯是冬季最佳補品。”古時候有三個女婿給公公拜壽。生日會上,公公讓三個女婿每人做壹首打油詩取樂,並說:“誰的詩寫得最好,我就賞他120金。”
大女婿在山西做官。他指著桌上的老母雞湯說,我就以老母雞為題。他開口說:“從山東到山西,下鄉抓老母雞;抓到手還得跑,賺壹層皮。”
二女婿,家住河西,是秀才。不甘落後的他也趕緊唱了壹首:“從河東到河西,畫壹只老母雞;雞冠和雞爪好畫;最難畫的是雞皮。”
三女婿,家住合肥西鄉,農民。他還按吩咐寫了壹首歌:“從肥東到肥西,我買了壹只老母雞;拿去河邊洗,骨頭除外。”
嶽父見三個女婿背完詩,馬上說:“當官抓雞,太貪心了。畫雞不能當飯吃。買雞洗雞為生,金獎給三女婿。”
我嶽父的裁判贏得了掌聲。三女婿得了120金,回家養了壹只老母雞。結果她養雞,變富了。
“從肥東到肥西,我買了壹只老母雞;拿去河邊洗,骨頭除外。”也成為安徽廣為流傳的壹句諺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