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鼠尾草:鼠尾草原產於南歐和地中海沿岸。中國主要分布在浙江、安徽南部、江蘇、江西、湖北、福建、臺灣省、廣東和廣西。生於山坡,路旁,陰處的草地,水邊和樹下。鼠尾草常被作為廚房用草本植物或醫用草本植物栽培,也可用於提取精油和制作香囊。
2、牛膝:根藥,生用,活血調經;治療產後腹痛、月經不調、閉經、鼻出血、虛火牙痛、腳氣水腫;熟,滋補肝腎,強腰膝;治療腰膝酸軟、肝腎不足、外傷血瘀。獸醫用它來治療牛跛腳、跌倒和骨折。
3、虎耳草:又名石荷葉、金線吊芙蓉、虎耳草等。鞭狀枝條細長,濃密卷曲,長有腺毛和鱗狀葉片。河北、陜西、甘肅東南部、江蘇、安徽、浙江等地。全草入藥;微苦、辛、寒、微毒;疏風清熱,涼血解毒。
4、菟絲子:別名禪、豆寄生、豆王、黃絲、黃絲藤、金絲藤等。壹年生寄生草本植物。本種為大豆產區有害雜草,對亞麻、苧麻、花生、馬鈴薯等作物也有危害。種子入藥,有滋補肝腎、益精壯陽、止瀉的作用。
5.龍膽:?分布於朝鮮、蘇聯、日本,以及我國黑龍江、吉林、遼寧、浙江等地。草甸,灌叢或林緣。根藥可以去肝膽火。
6.蛇床子:分布於華東、中南、西南、西北、華北、東北。具有祛濕祛風、殺蟲止癢、溫腎壯陽的功效。常用於陰道瘙癢、濕疹、瘙癢、濕痹、腰痛、腎虛陽痿、宮寒不孕。
7.馬錢子:主要含有馬錢子堿、馬錢子堿等多種生物堿,用作健胃藥。中醫將種子加工入藥,其性寒,味苦,有通絡散結、消腫止痛的功效。西醫使用種子提取物作為中樞神經系統興奮劑。
8.沙棗:為夾竹桃科沙棗的根或莖葉。分布於福建、廣東、海南、廣西、貴州、雲南等地。具有祛風除濕、通經活絡、解毒殺蟲的功效。常用於風濕關節痛、小兒麻痹癥後遺癥、跌打損傷、癰疥瘡。
9.猴頭菇:猴頭菇是壹種藥食同源的菌類,尤其是它的藥用價值,深受消費者的青睞。具有健脾養胃、安神抗癌的功效,對體虛、消化不良、失眠、胃及十二指腸潰瘍、慢性胃炎、消化道腫瘤等疾病有特效。
10,錐栗黃連:多年生草本植物,喜陰涼濕潤處,屬毛茛科。黃連也是常用中藥,最早記載於《神農本草經》。因其根莖呈串珠狀,黃色,故稱“黃連”。其味極苦,有“啞巴吃黃連,有苦說不出”之說,就是這種味道流露出來的。
11.狗脊:為鳳尾蕨科狗脊的幹燥根莖。秋冬季挖方用於風濕、關節痛、腰膝酸軟、下肢無力。
12、狼尾草:生長於田野、路旁、荒地、河流中,每年夏季取其莖葉曬幹,以作藥用。主產於河南、四川、浙江、山東、吉林、河北等地。有壹定的藥理作用。
百度百科-聖人
百度百科-牛膝
百度百科-虎耳草
百度百科-菟絲子
百度百科-龍膽
百度百科-蛇床子
百度百科-馬錢子
百度百科-羊角坳
百度百科-猴頭菇
百度百科-雞爪和黃連
百度百科-狗脊骨
百度百科-狼尾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