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姑息療法
惡性胸膜間皮瘤患者的胸腔積液在抽吸後很快會重新出現,向胸膜腔內註入化學藥劑,導致胸膜粘連,大部分患者的胸腔積液會得到控制。因此,如果胸膜固定術失敗或打算進行診斷性開胸手術的患者,應考慮胸膜剝脫術。
惡性胸膜間皮瘤可沿穿刺孔、胸管通道及開胸處擴散,但其引起的皮下沈積很少引起癥狀,不必治療。如果對患者進行治療,這些皮下結節也可以作為觀察療效的指標。
惡性胸膜間皮瘤患者的胸痛是最難治療的癥狀,尤其是晚期,持續壹整天,對放療沒有反應。應給予足夠的鎮靜劑和鎮痛劑,包括阿片類藥物,以緩解疼痛,度過生命的最後壹刻。
2.外科療法
傳統的手術方法包括:壁/內臟胸膜切除術和胸膜肺炎切除術。這兩種方法被認為是腫瘤多聯合治療中的腫瘤縮小方法。采用上述任何壹種手術方式完成腫瘤縮小,最大限度地發揮輔助放化療的局部效果。
(1)擴大胸膜肺炎切除術是對胸壁受累部分、全肺、膈肌、縱隔和心包進行根治性切除。肺胸膜切除術的優點:①該方法可在胸膜腔完全閉合的患者中進行;②由於肺組織已被切除,術後可進行大劑量放療;③近期資料顯示中位生存時間(21個月)較以前有所提高,手術死亡率(
(2)胸膜切除術不根治,因為腫瘤往往對其底層肺感到厭倦。
3.化學療法
蒽環類藥物被認為對惡性胸膜間皮瘤有效,其次是順鉑、絲裂黴素、環磷酰胺、氟尿嘧啶、甲氨蝶呤、長春地辛(長春堿酰胺)等。
4.放射療法
對較大的腫瘤給予局部附加外放療被認為是有效的,在某些情況下可以緩解胸痛,控制胸腔積液,但對疾病本身沒有影響。40Gy以上的外照射有緩解作用,50-55Gy照射緩解率為67%。少數患者存活5年以上,但幾乎所有患者仍死於復發或轉移。
5.生物免疫基因治療
胸腔內註射γ-幹擾素(γ-IFN)已應用於多中心I期臨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