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國內外對癲癇的治療主要是藥物治療。經過正規的抗癲癇藥物治療,約70%的癲癇患者可以控制其發作,其中50% ~ 60%的患者經過2 ~ 5年的治療後可以痊愈,患者可以像正常人壹樣工作和生活。因此,合理正規的抗癲癇藥物治療是關鍵。
1.抗癲癇藥物的使用指征:癲癇壹旦確診,應及時使用抗癲癇藥物控制發作。但對於首次發作,有誘發因素或罕見發作者,可酌情考慮。
2.選擇抗癲癇藥物時的壹般原則:癲癇發作和癲癇綜合征的正確分類是合理選擇藥物的基礎。此外,年齡(兒童、成人、老年人)、性別、伴發疾病以及抗癲癇藥物的潛在副作用都可能影響患者未來的生活質量。如果嬰幼兒患者不能吞服片劑,應用糖漿制劑不僅有利於兒童服用,也便於控制劑量。兒童患者應註意選擇對認知功能、記憶和註意力沒有影響的藥物。老年人患有多種疾病,聯合用藥和藥物相互作用,老年人抗癲癇藥物更敏感,副作用更突出。因此,老年癲癇患者在選擇抗癲癇藥物時,必須考慮藥物的副作用和藥物相互作用。對於育齡女性癲癇患者,應註意抗癲癇藥物對激素、性欲、女性特征、妊娠、分娩和致畸的影響。傳統的抗癲癇藥物(如苯妥英鈉、苯巴比妥)有壹定的臨床療效,但副作用較多,如牙齦增生、毛發增多、致畸率高、多動、註意力不集中等,患者難以耐受。新型抗癲癇藥物(如拉莫三嗪、左乙拉西坦、托吡酯和奧卡西平)不僅臨床療效確切,而且副作用少,患者容易耐受。
3.抗癲癇藥物應盡可能單藥治療,直至達到有效或最大耐受。單藥治療失敗後,可采用聯合用藥。盡量使用作用機制不同、藥物間相互作用少或無相互作用的藥物。合理藥物配伍的最終目的應該是臨床效果最好,患者經濟負擔最輕。
4.在抗癲癇藥物治療期間,不建議常規監測抗癲癇藥物的血藥濃度。只有在懷疑患者未遵醫囑服藥或出現藥物毒性反應、合並使用其他影響藥物代謝的藥物及特殊臨床情況(如癲癇持續狀態、肝腎疾病、妊娠)等情況下。,應考慮血藥濃度監測。
5.抗癲癇治療需要持續用藥,不應輕易停藥。目前認為如果至少3年沒有發作,可以考慮是否可以逐步停藥。停藥期間,壹次只能停用壹種藥物,大約需要1年才能逐漸停用。
癲癇癥狀1。癲癇大發作:癲癇大發作的特征是意識喪失和全身抽搐。發作時,患者會突然失去理智,大叫壹聲,倒地不起,常導致受傷,眼睛上翻或發呆,然後全身肌肉抽搐,咬牙,咬破舌頭和嘴唇出血,口吐白沫,同時出現大小便失禁癥狀。大發作的持續時間壹般持續壹至幾分鐘,之後會自行停止,之後會昏睡或坐立不安。醒來後不記得發作了。如果這種大發作的癥狀頻繁出現,可能會造成危及生命的失敗。
2.小發作:癲癇的癥狀主要表現為發作時短暫的意識喪失和原有活動的突然中止。用眼睛盯著,不說話不動,站著或坐著不動,臉色蒼白,面無表情,手裏掉東西,大聲叫。不跌倒,有時伴有不自主的動作,如咀嚼、點火、摩擦按鈕,以及面部、嘴唇、舌頭和壹個肢體的抽搐。發作時間很短,只持續幾秒到幾十秒,長的不超過1分鐘。襲擊結束後,原本正在進行的行動將繼續。但小發作的頻率會更頻繁,甚至壹天多達幾十次。
預防癲癇發作復發的癲癇疾病護理方法主要應註意以下幾個方面:
①生活規律,作息規律,睡眠充足,避免熬夜和疲勞。避免長時間看電視和玩電子遊戲。
2飲食清淡,多吃水果蔬菜,避免咖啡、可樂、辛辣等刺激性飲料和食物,戒煙戒酒。避免服用含有咖啡因和麻黃堿的藥物。青黴素類或氧氟沙星類藥物有時會誘發癲癇發作。
③按時、定時服藥,門診定期隨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