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我們都知道自然界有風,有颶風,有龍卷風,人體內也有風。體內的風呢,也會變成氣體,然後在我們的身體周圍遊蕩。
體內的風也是隨時流動的,但是我們睡覺的時候,人體是處於壹個相對靜止的狀態,而這個時候,體內的風還在四處運動。正因為如此,很容易引起四肢的痙攣和抖動。內生風在體內不斷變化,各種大風小風在體內不斷變化。這個時候,體內的風氣比較多的人,自然容易睡不著,抖個不停。
中醫認為‘肝屬木,木生風,肝為風臟,風過肝’。肝病會產生風,並產生以運動為特征的癥狀。肝陰虛容易生風,氣血不足也容易生風。因為‘肝主藏血,腎主藏精’,所以睡眠無意識抖動壹般被認為是中醫肝腎不足、氣血兩虛的表現。
這裏沈醫生介紹兩個穴位,風池穴和太沖穴。風池位於額後肌腱兩側,與耳垂平行,屬於足的膽經。多揉這個穴位,有很好的祛風效果。
太沖穴位於第壹跖骨與第二跖骨之間的凹陷處,屬於足厥陰肝經。按此穴可達到平肝熄風、通絡止痛、清熱利濕的功效。
氣血兩虛的癥狀,推薦妳參考藥物補肝活血散,由槁本、白芷、石決明、天麻、防風、細辛、羌活、黃芪、菊花、當歸、生地、黃連組成。
槁本能祛濕止痛,祛風散寒;白芷活血止痛;石決明具有平肝潛陽、清熱明目的功效;天麻有平肝陽、祛風通絡的作用;防風、阿莎麗、羌活具有祛風除濕、散寒解表、發汗的功效。黃芪能益氣固表;菊花養肝明目,疏肝清熱;當歸補血活血;地黃能清熱涼血,滋陰生津;黃連清熱燥濕,瀉火解毒。
氣血得到了補充,肝腎就不再虧虛,那麽體內的風就會得到平復,睡眠中無意識抽搐的癥狀自然就會得到緩解。
因為每個人的體質不同,癥狀也不壹樣。沈醫生提醒大家,當病情嚴重需要用藥時,壹定要先找專業的醫生進行辨證指導,不要自己吃藥。這樣才能找到病因,對癥下藥,早日恢復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