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陽先,男,鹽城建湖縣人,喬炳義子,漢族,曾是壹名教師,畢業於上海衛生學校。上海華東醫院主任醫師。他的父親喬於冰有三個兒子和壹個中年兒子喬陽先。在喬冰的培養和教育下,每個人都取得了成就。養子喬陽賢,全國名醫。曾任上海市中醫藥學會第三屆、第四屆理事,上海中華醫學會老年病學會委員,閘北區第壹、二屆人大及區委委員,區衛生工作者協會第壹、二屆理事,靜安醫療事故鑒定委員會委員,中醫院專家咨詢委員會委員。
中文名:喬陽仙。
國籍:中國。
民族:漢族
出生地:鹽城建湖縣
出生日期:1914
死亡日期:2004年
職業:醫生
畢業學校:上海衛生學校
代表作:中醫治療再生障礙性貧血,急黃癥(血清肝炎)。
個人簡介
從事中醫臨床、教學、科研工作60余年。擅長血液病、肝病、心臟病、老年病、疑難雜癥,尤其對血液病、肝病、心臟病有豐富的經驗和獨到的見解。除了日常的診斷和治療,他還負責高倩官員的醫療保健和外賓的治療。曾在中華醫學會主辦的《金匱要略》等講座中授課,上海市結核病防治中心主辦的結核病繼續教育大學講授中醫治療結核病的課程。上海市衛生局委托上海中醫文獻館主辦的1 ~ 5屆中醫研究班擔任老師,全國第壹屆名老中醫專家學術傳承導師。
榮譽成就
發表《中醫藥治療再生障礙性貧血》、《急性黃疸型(血清性肝炎)》、《冠心病的辨證治療》等論文40余篇。合著《結核病防治》、《當代名醫臨床精要(血瘀》、《冠心病》、《怪病》、《不孕不育》等十余部著作。),以及肝病防治新理論。1985年被上海市衛生局表彰為“從事中醫工作五十年,為醫學發展作出貢獻”;1989年被收入《上海當代名醫傳》;1994年被收入《當代世界名人傳》(中國卷);1995年入選《當代高級專業技術人才詞典》;並於1995年被評為“上海市名老中醫”。
科研成果
采用涼血止血治標、溫腎健脾的方法治愈急性危重型再生障礙性貧血1例。少女性早熟的治愈從肝腎男孩手淫開始,2月第二次獲得“華佗杯”論文大賽壹等獎。
滋陰扶正,寬胸祛濕,治疲勞,飲1998獲“華佗杯,新醫藥的新藥”國際論文大賽金獎
學術觀點
第壹,註重醫德
雖然醫術過硬,但是沒有醫德是不可能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醫德雖高,但沒有醫術是不可能治愈所有疑難雜癥的。所以作為壹個衛生工作者,用醫術攻道德是不可或缺的。這個論點不僅是每個後人的第壹課,也是他要求和對照自己的“座右銘”。
第二,重視脾腎
腎是先天的,脾是後天的,補腎應該是健脾的第壹步。氣為帥血,血為氣之母,所以補氣應先於益血。
脾腎論
腎精屬陰,腎氣屬陽,腎陰也叫真陰,腎陽也叫真陽,腎陽充足,腎陰不足。而且腎的陰陽在人體內不僅相互制約、相互依存,還保持著相對的動態平衡。所以腎精是骨髓的生化活動,腎精不足是骨髓的生化不足。
李鐘郁說:“谷入胃,陳溢入六臟,則氣出,與五臟相和,則血出,而人力資源以為生者也。”說明脾胃消化使血生氣。五臟生成雲“腎骨合也”“其主脾也”。即表明脾腎關系,與現代醫學“腎主骨”、“血生於骨髓”的論點相同,表明脾腎是氣血的主要器官。
精血交替,精血充盈,精氣貧乏,所以貧血患者脾腎的盛衰是主要關鍵。
2.論氣血
氣在人體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五臟陰陽升降,除非氣不升。”宋說:“人以氣為主宰,陰陽盛衰也是氣。血受歡迎的原因也是氣。榮威運化之所以也是氣,五臟相托之所以也是氣。從楊所說的話中,人們認識到氣在人體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從臨床治療中可以看出,補氣補血的關系是當歸補血湯,當歸補血湯是內虛補血的常用方子,但這個方子中黃芪的補血作用比當歸大5倍。為什麽?這就是“陽同陰”、“失血者益氣”的說法,也就是“有形之血,生於無形之氣”從氣的動力來看,化氣之品,對祛瘀之力貢獻極大。例如,如果在活血化瘀方中加入行氣舒肝劑,祛瘀的功效會更強。比如血府逐瘀湯除了桃紅四物湯,還有疏肝理氣的四逆散。臨床上,本方對因瘀血引起的頭痛、胸痛、經行不通、口唇紫暗等癥頗有療效。,說明活血理氣的產品對祛瘀有很大的幫助。
3.“再生障礙性貧血”,以虛為主,主要與脾腎(尤其是腎)有關。我們將其分為“陽虛為主、陰虛為主、陰陽兩虛為主”,有時伴有血瘀或血熱等。治療上,以調理陰陽為主,滋補氣血是治療本病的主要方法。如果有並發癥,要標本兼治,做到祛瘀活血,清熱涼血(調理陰陽主要指脾腎,尤其是腎陰腎陽)。
“白血病”在外表上多為實證,實際上本質上是虛,實質上是實,尤其是後期。其癥狀非常復雜,壹般分為溫病型、血熱型、血瘀型、肝郁型、陰虛型、陽虛型、陰陽兩虛型等。在治療上,根據癥狀的復雜程度采取辨證的方法,或先治療癥狀和體征,或標本兼治。
4.濕為血瘀,血瘀為濕郁,利水有化瘀之力,活血有滲濕之力。
六淫(風、寒、暑、濕、燥、火)既可以相互影響,也可以相互轉化。尤其是壹個人正氣不足的時候,就會乘虛而入,而濕邪是六淫之壹。它不僅可以單獨造成危害,還可以與其他邪惡結合。人體運化水濕的功能主要在脾(包括腎和肺),所以脾陽虛會造成“濕困脾”而致病。重型肝炎在臨床上較為常見,以濕瘀為主,故常用活血滲濕。利尿和活血是有壹定區別的。濕重於血瘀者,以利水法為主,血瘀明顯者,以祛瘀法為主。但濕重血瘀不明顯者也要加用活血藥物,血瘀不明顯者也要加用嘉利濕劑。這就叫“利濕有化瘀之功,活血有滲濕之功。”從病理上來說,凡是濕蘊者,必致血瘀,血瘀者,亦必致濕蘊,所以在治療上必須兼顧兩面。
用藥特點
利膽化瘀,巧用大黃;益氣養陰,巧用二參。顏某某,男,31歲。首診1988 3月31。主訴:黃疸持續了十周。
自述肝區疼痛,食欲中等,食欲偏冷,但吃後感覺腹脹,口苦,睡眠不好,皮膚瘙癢,出汗不暢。大便小而難聞,稀而黃,表面油滑,尿暗黃色。
診斷;情緒低落,苦臉,暗黃色的眼睛,黃紫和幹燥的皮膚。第二個手指按在肝大肋下會疼,脾大肋下不疼。心肺、舌苔粗糙、脈弦數無差異。
辨證:肝膽濕熱,血瘀。
治療:清肝利膽,解毒化瘀。
處方:茵陳15g、大黃(下)5、炒梔子6g、龍膽草15g、當歸15g、紅藤20g、敗醬草30g、甘草6g、柴胡5g、赤芍9各)、枳實5g。
二次診斷:4月7日:服藥後腹脹緩解,肝區疼痛好轉,皮膚仍癢,舌苔厚膩,脈細。
處方:四川大黃增加到8g,喜樹增加到18g,然後服用14帖。
第三次咨詢:4月23日。肝功能復查總膽紅素11mg%,1 min膽紅素3mg%。谷丙轉氨酶和濁度試驗正常,肝區腫痛和皮膚瘙癢不明顯。舌苔薄膩,脈細。如果提前達到了效果,就要依法進行益氣養陰的治療。
處方:茵陳15g、大黃(下)9g、梔子(各)6g、柴胡5g、赤芍(各)15g、生地12g、枳實5g、甘草6g、米仁30g、龍膽草15g、當歸65g。曬幹的人參2g,西洋參2g,另壹種煎湯泡茶,壹天兩次。
服用7劑後,總膽紅素為6.2mg%,1分鐘膽紅素為2.1 mg%,再服用7劑。服藥後黃疸逐漸消退,睡眠變好,肝肋骨剛到,皮膚瘙癢消失,排便也有所調整。復查總膽紅素降至5.7mg%,1分鐘後膽紅素降至1.2mg %。要求出院治療。出院後門診隨訪時,采用三種方法增加損失,其中四川大黃用至12g;;7月21復查,黃疸全部消退,肝功能全部正常。半年後,我將恢復全職工作。
註意:膽汁淤積性肝炎是壹種急性肝內膽汁淤積性肝炎,癥狀類似於急性黃疸型肝炎。三次治療後,丙氨酸氨基轉移酶雖正常,但膽紅素逐漸升高,最高達33.2mg%以上。會診要解決的主要問題是:(1)黃疸持續;(2)實驗室檢查總膽紅素明顯偏高。表現為肝膽濕熱,如黃疸、肝大而痛、口苦口幹、惡寒、腹脹、皮膚瘙癢幹燥;大便不舒服,量少而稀,顏色發黃,表面像油;尿液呈暗黃色;舌苔粗糙,脈弦數等等。其病機為濕熱脈象,肝膽郁滯,肝氣不泄,膽汁不循常道,滲血溢膚。故用龍膽瀉肝湯合茵陳蒿湯,疏肝利膽,清熱利濕,涼血退黃。病人今天大便稀,是否能用。其實大黃有攻郁化瘀、涼血利膽退黃、瀉火解毒的作用,適用於濕熱重的病例。在實際治療中,大黃以祛瘀涼血、利膽通腑為主,且用量逐漸增加。生大黃使用時,壹定要註意排便不暢、色黃量少、面油的特點,加上腹脹、舌苔粗糙、脈數、濕熱阻腸、腑臟不暢,但用大黃也無妨。不僅沒有拉肚子的壞處,反而使大便由難受到清爽,由稀薄到有形狀,其他臨床癥狀逐漸消失。實驗室檢查1分鐘總膽紅素和膽紅素逐漸下降,這不是壹味大黃的結果,但其重要性是顯而易見的。同時,大黃還有另外兩個作用:壹是與赤芍、當歸配伍,活血化瘀;其次,配合喜樹涼血、祛風止癢。用此藥既能利膽退黃,又能化瘀活血改善肝郁。總之,壹味地用大黃,有利膽通腑,化瘀活血,涼血止癢的功效,在方中畫龍點睛,真是妙不可言。
曬幹的人參和西洋參以湯代茶,兩者合用,有很強的益氣養陰之功。他們合煎的劑量比例取決於疾病的需要。口幹、心煩、睡眠不好、異常疲勞都是因為氣陰兩虛,所以要扶正補虛,緊急用生曬參、西洋參壹起補氣養陰,強身健體。提升自己的免疫力和抗病能力。
醫學理論
喬洋治療血液病的經驗
1.再生障礙性貧血“再生障礙性貧血”是壹種因造血功能低下而導致全血細胞減少為特征的血液系統疾病。根據其癥狀和體征,可見於血證和體虛。初診時目睹血虛,重視血虛的治療,從第壹天開始,調理脾腎,輔助活血化瘀之品。活血化瘀藥物能改善血液循環,有利於骨髓造血細胞的發育、增殖、分化和成熟釋放。如果氣虛,血液循環緩慢,也會造成血瘀。再生障礙性貧血患者在止血和出血過多時慎用活血化瘀法。壹方面,出血後有經血析出,祛瘀可以促進再生。另壹方面,出血停止後,“再生障礙性貧血”常采用溫補脾腎的藥物治療,活血化瘀藥物通過擴張微血管改善微循環,有益於骨髓,促進造血。
二、慢性粒細胞白血病
白血病是造血組織的惡性增殖性疾病,病情兇險,如發熱、出血、貧血、肝脾淋巴結腫大等。,俗稱“血液學癌”。根據辨證論治與辨病相結合的原則,白血病屬於血證、勞傷、積病範疇。急性白血病或慢性白血病,屬於溫病範疇的,按溫病處理。臨床虛實互見。白血病為“邪物”,治療以攻邪為主,以清熱解毒、活血化瘀破其神。犀牛角(水牛角代替)入血,能涼血散血,降低白細胞。血證患者常選擇白花蛇舌草、半枝蓮、夏枯草、馬蘭根、射幹等具有解毒抗癌作用的中藥。白血病也是常用藥。
喬陽賢老中醫治療血證的經驗。
來源:陜西中醫1986;7 (1): 447摘要:壹、新病多由火引起,火氣盛,逆血而行。病位在血,病因常為氣。然而,區分氣虛和氣虛與火有關。太熱則為火,過度則為火。如果是熱的,那就是真氣,但實際上氣會逆亂而行,逼血而沖。治療以清熱瀉火為主,同時輔以降氣藥或降逆藥。上出血多以降逆藥物治療,意為“血下之行順”。比如肝火過盛,肝氣上沖,血運上運,導致吐血、鼻衄,請選用秦艽、黃芩、牡丹皮、生地等。如陽明因氣火上升而吐血,常以瀉心湯為降胃導血主方治療。黃芩、梔子、車前子等。常用於清肺藥,如薤白散,熱傷肺絡,氣上而致血咳出血。在火感炎的檢查中,用大黃清理實火,使其能引血下行,活血涼血,止血。
第二,久病多因虛熱氣虛。出血久了容易排熱,出血就降熱。所以血熱出疹,熱久隨血,氣損隨血。臨床上以氣陽兩虛較為多見,或者熱像較少。用藥趨向溫性,治血要理氣,先補血益氣,氣吸血,脾主血。采用溫中、健脾益氣、滋養生血之源的方法,是血證補血法的關鍵,也是熱少氣衰血證的有效方法。
第三,血證多見於濕瘀互結的患者。除出血表現外,常伴有痰濕象。濕滯易致血瘀,血瘀易生濕。活血利濕,利水祛瘀。只要有濕濁的邪氣內涵,就有可能采用瘀濕兼治的方法。服藥時,他認為血證濕時不宜驟用澀藥,血多時不宜純用油膩補藥。相反,在祛濕、活血、止血的產品中,往往使用益氣養陰但不油膩的藥物。
四、大出血的早期預防是指出血多,或熱入血,或邪毒血瘀深等等。早期預防可以大大降低大出血患者的死亡率。所謂“早”是指:壹是早期發現急性綜合征的癥狀,主張失血病人脈搏慢,預後好。如果脈搏緊、急躁或有力,則是不祥之兆,要註意防止再次出血。第二,早期截斷,控制出血,或防止出血進壹步加重。如急性白血病伴有大出血證,火毒邪重,臨床表現似熱病,宜攻實為主,補虛為輔。實證研究中要瀉火,釜底抽薪,火消則養血安,宜早用大劑量寒涼之品。取清熱解毒,清理真火之力。只要看到熱毒嚴重伴有煩躁,或者精神狀態稍有異常,在清營、涼血、活血、解毒兩方面都可以用,防止證候積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