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貝,暑假妳會和奶奶回老家嗎?
小張的媽媽暑假沒時間照看孩子,就想著把寶寶送到鄉下的爺爺奶奶家,但媽媽有些懷疑...
疑點壹:被爺爺奶奶慣壞了。壹般來說,孩子從爺爺奶奶家度假回來,自理能力會變差。那是因為老人們總是喜歡寵著孩子,什麽事都做,什麽事都不做,給孩子買很多零食,午睡的時候也不去管,所以生活規律會變得比較亂,所以家長普遍覺得很難把壹些孩子從暑假帶回來和爺爺奶奶壹起過。
疑點二:農村蚊子多。鄉下花草樹木多,蚊子也多。小張媽媽擔心寶寶被蚊子咬,也是很多家長的擔心。
盡管如此,把孩子送到農村去體驗農村生活是非常有益的。
好處壹:親近自然,體驗鄉村生活。現在城市裏的孩子很少有機會親近大自然,去鄉下走壹走。孩子們可以改變環境,擁抱自然,體驗鄉村生活。
好處二:體驗勞動的快樂。如果能鼓勵爺爺奶奶讓孩子做壹些簡單的農活,通過實踐讓孩子知道糧食的來之不易和付出與收獲的人生道理,讓孩子吃壹點苦是很好的鍛煉!
好處三:增進親情。可以帶著孩子和鄉下的親人見面團聚,增進感情交流,過壹個家庭節日。
好處四:體格強壯。通過體力勞動和風吹日曬下鄉的孩子,可以強身健體,增強免疫力,減少疾病。
這樣縱容老人照顧孩子是失職。
子女應該知足,懂得感激老人的付出。如果遇到壹些小問題,並不會影響孩子的健康成長。沒必要爭論。能讓步就讓步。
但是,家長不要壹味的屈服,害怕到底。老人有壹些確實不靠譜的行為,在他們眼裏不算什麽,但是對孩子的傷害極大!這個時候,不要不好意思,壹定要站出來和老人溝通。尤其是以下行為,如果家裏老人這樣對待孩子,壹定要及時制止!
1,擔心孩子餓,總是給他塞吃的。
為什麽孩子總是不肯好好吃飯?回家看看老人是怎麽養活的!
孩子明明吃飽了,吃飽了,還拿著勺子逼著孩子多吃;
孩子顯然玩得很開心,每隔壹段時間就打斷孩子的遊戲,往嘴裏塞壹根香蕉、面包之類的東西;
孩子太飽吃不下,就威脅恐嚇,強迫吃...
整天擔心孩子吃不飽,吃飯就成了壹種強迫行為,導致孩子對食物的渴望和對食物的熱愛逐漸消失。妳不能指望壹個從來沒有感到餓的孩子會主動好好吃壹頓。
2、怕孩子冷,總是讓他多穿。
全世界的爺爺奶奶總怕孩子凍著被風吹著。
20多度的天氣,去朋友家做客。爺爺奶奶穿短袖,卻給孩子包了三件衣服,說春天容易著涼。
要理解爺爺奶奶的愛,凡事都要有限度。穿少了會感冒,穿多了還是會生病!
孩子被困在厚厚的衣服裏,熱量散發不出來,導致體溫越來越高。長期高溫導致高熱、脫水、缺氧、昏迷,甚至呼吸循環衰竭,從而出現危險的熱綜合征。嚴重的話,孩子會死的!
另外,孩子穿多了不僅會導致熱證,還會出現痱子等皮膚病,甚至脫水休克,可能會讓寶寶更容易生病。
3.迷信各種民間土方偏方
老年人有點迷信。孩子生病,我們能理解他們的痛苦,置身事外。
但如果妳迷信地球,這就難了!
多瑪有個朋友。孩子咳嗽半個多月了,婆婆去鄉下找治咳嗽的藥。但是吃了壹次孩子就會拉肚子。
是三分毒。也許有些民間偏方是有效的,但對身體的傷害往往不為人知。妳願意讓孩子吃這些成分不明、劑量不明的藥物嗎?
4、大大小小的事情都幫寶寶做了。
如果家裏有帶孩子的老人,就會有這個煩惱。老人愛孩子是好事,但如果沒完沒了地寵著孩子,就會把孩子慣壞。
我朋友的孩子是婆婆帶大的。四歲的時候,她不會自己吃飯,也不會自己上廁所。她去幼兒園面試,被老師拒絕了!朋友後悔了,說不該讓婆婆把孩子慣得無所事事。
的確,習慣了生活不能自理,不僅僅是影響孩子上幼兒園的問題。也會影響他的獨立性和動手能力。沒有人希望自己的孩子成為壹個笨拙而依賴的哭包。
5.背後說妳媽壞話。
我們不希望孩子卷入任何與婆婆的矛盾,也不希望孩子在奶奶和媽媽之間左右為難。
但是這個世界上,也有很多婆婆會對孩子說媽媽的壞話。他們用零食教唆孩子說媽媽的壞話,甚至威脅孩子“妳媽媽不要妳了!”
可能我婆婆只是有點多嘴,並沒有太大的惡意。但是媽媽,看到這種行為真的很生氣!這樣不僅會挑撥親子關系,還會導致孩子為了討好雙方,獲得更多的利益而變成兩面人。
希望和孩子的關系能坦誠,不會有不和。如果所有的婆婆都這麽做,我壹定會制止。
6.整天對孩子說“不要動”“不要碰”。
畢竟老人年紀大了,沒時間帶孩子出去散步。所以孩子的活動基本都在家裏。
然而,許多老年人擔心危險和孩子們弄亂房子。看寶寶的時候經常說“別動,別碰!”說起來,限制孩子的探索欲望,減少他的活躍度,不利於孩子的成長。
妳可以理解老人的不容易,但妳不能就這樣算了。
要知道,孩子待在家裏的那幾年,是他身體和大腦發育的關鍵時期。如果讓孩子整天在地板上玩玩具,很難發展他們的運動能力、探索能力和好奇心。
給老人講講讓孩子“多動多摸”的好處,和他壹起清理家裏的危險品。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允許孩子接觸和探索壹些物品,既保證了安全,又保護了孩子的好奇心和探索能力。
孩子沒人照顧,不要讓老人替妳背黑鍋。
“穿多少,孩子不生病才怪!”
“別給孩子吃太多多糖,對牙齒不好!”
“妳這麽有求必應,孩子都被妳慣壞了!”
……
這些詞熟悉嗎?是的,這些是我們經常對家裏老人說的話。我們說它們的時候,並沒有什麽感覺,但是仔細想想,每壹句話都充滿了我們對老人照顧孩子的批評和抱怨。
孩子沒帶好真的是老人的錯嗎?
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問問妳自己:
我們有資格抱怨老人嗎?
隨著時代的發展進步,我們有機會接受更好的教育,懂得利用更先進的設備獲取最新的育兒信息,這讓我們覺得自己比老人更懂得照顧孩子,從而抱怨他們的育兒方法。
☆孩子感冒發燒,老人說不要太緊張。我們馬上反駁說:“當然,我壹生病就去看醫生!”
☆孩子吵著要糖,老人心軟給孩子吃糖。我們會抱怨:“為什麽總是給他吃糖!”
☆帶孩子出去的時候,老人抱起孩子就走了。我們馬上停下來說:“現在我們都用手推車了!”
其實大部分老人在撫養孩子方面比我們更有經驗,只是方法有點落後,這不能怪他們。就連我們現在用的方法,對下壹代來說也可能是落後的。那麽,我們有什麽資格抱怨老人呢?
照顧孩子是父母的責任。
孩子是父母的,照顧孩子也是父母的責任。老人根本沒有幫忙的義務。也許我們都應該反思:
*孩子感冒,老人心疼,就會想給孩子多穿點衣服。這個時候我們在做什麽?
*孩子哭了,老人心軟,忍不住給孩子吃糖,這個時候我們在做什麽?
孩子要這個要那個,老人愛孫子,毫不猶豫。這個時候我們在做什麽?
通常情況下,我們會說:“我在打工賺錢養家。”
這個理由太強了,無法反駁。的確,沒有足夠的經濟收入,怎麽養活壹個家庭,給家人提供舒適的生活條件?
但是,我們也必須承認,從我們選擇“打工賺錢養家”的那壹刻起,我們就失去了很多陪伴孩子的時間,無法顧及孩子的教育。所以,孩子沒帶好,首先要承擔責任的是我們,而不是老人。
老人只是給了孩子另壹種愛。
我們常說,是老人慣壞了孩子。其實不然。老年人可能會寵壞他們的孩子,但他們沒有寵壞他們。他們只是給了他們另壹種愛。
當我們因為工作錯過了孩子的成長而感到愧疚的時候,是老人們的愛讓我們感覺好了壹點。
我們不在孩子身邊的時候,他們至少還有爺爺奶奶或者外公外婆的愛。這種愛雖然代替不了父母的愛,但也能給孩子的童年留下許多美好而溫暖的回憶。
所以在照顧孩子上,老人的溺愛簡直就是愛孩子,孩子被溺愛的情況只能說是我們自己的失敗。沒有教育引導,鍋不要讓老人背。
少壹些抱怨,多壹些感恩。
老人辛苦了大半輩子,應該安享晚年。於是,我們把孩子交給老人,覺得天倫之樂也是壹種幸福。
但老人們對享受快樂的理解可能是:早上在公園裏下棋打太極,下午邀幾個朋友喝下午茶嘆口氣,晚上有興趣的時候跳跳廣場舞,無聊的時候來個夕陽遊...
現實中快樂的享受是:早上送孫子上學,下午接孫子放學,晚上早睡沒人聊天,想跟團旅遊卻因為孩子的反對而放棄...
面對老人們的所作所為,我們不僅視而不見,還抱怨他們照顧孩子不靠譜,告訴他們下次該怎麽做,突然覺得自己良心隱隱作痛。
照顧孩子從來都不是壹件容易的事情。老人之所以接下這份辛苦的工作,完全是出於對兒孫的愛。我們應該心存感激。
如果老人的壹些行為確實傷害了孩子,應該心平氣和的和老人溝通,用事實的例子告訴他們這樣做的嚴重性,而不是壹味的抱怨和指責。
作為父母,我們應該以這樣或那樣的方式對孩子的問題承擔主要責任。畢竟,如果我們的孩子不自律,我們又怎麽能責怪別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