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偏方大全网 - 偏方秘方 - 為什麽頸椎病患者經常選擇中醫進行治療?

為什麽頸椎病患者經常選擇中醫進行治療?

“中醫談防病養生”系列報道之四

“頸椎病是壹種常見病,發病率很高。很多頸椎病患者都願意選擇中醫進行診療。”在談到頸椎病的治療時,梅州市人民醫院中醫科劉副主任醫師分析說,“究其原因,西醫主要采用牽引、小針刀松解等方法治療頸椎病。如果很嚴重,通常會采取手術。相比其他骨科方面,頸椎病手術的風險可能更高,因為脊髓屬於人體的中樞神經系統。如果術中操作失誤,可能會造成局部脊神經損傷,導致四肢麻木、局部疼痛、活動受限。”據他介紹,多年來,他用中醫治療頸椎病患者近千例,主要分為以下五種。

頸部類型

主要表現為:頭頸部、肩背部疼痛,側旋不利,俯仰旋轉困難,頸部乏力,舌紅,苔薄白,脈細。

治療原則:舒筋活絡,祛風止痛。

治療方法:①針刺:采用直刺或斜刺瀉法針刺夾脊穴、阿是穴、落枕穴、風池穴、合谷穴,溫灸或TDP照射30分鐘,留針時每隔5分鐘走針壹次,拔針後拔罐,再拔罐5分鐘。②按摩:用輕柔的壹指禪式按摩、滾動法塗抹頸肩肌肉,約10分鐘;然後用旋轉提拉法,最後揉頸肩,把肩擡好,捶打頸肩背部肌肉約15-20分鐘。③中藥:葛根、當歸、川芎、白芍、羌活、防風、秦艽、桂枝、甘草,根據癥狀加減治療,每日1劑,水煎服,分2次口服,藥渣熱敷頸肩。

治療結果:頸椎病每天治療壹次,5次為壹個療程。壹般壹個療程內即可治愈,病程短壹般1-2次即可使癥狀消失。

椎動脈型

主要表現:頭痛、頸痛、頭暈,並與體位有關,甚至突然虛脫,舌淡,苔白膩,脈細滑。

治療原則:活血化痰,舒筋活絡。

治療方法:①針刺:針刺頸部的風池穴、唐寅穴、太陽穴、內關穴、夾脊穴,以平補瀉法留針30分鐘,頸部應用溫灸或TDP照射45分鐘。②按摩:用壹指禪按摩頸部,滾動按壓風池、太陽、四神聰聽宮、聽堂等穴位。根據棘突的壓痛和偏移情況,采用定點旋轉復位法和預拉復位法,最後用頭頸部和肩部輕拍背部,每次20分鐘。③中藥:茯苓、蒼術、法夏、丹參、膽南星、葛根、白芍、威靈仙、桂枝、白芷、柴胡、天麻、菊花等。會隨著癥狀而增減。

治療結果:發病率約為15%。此法每日壹次,5次為1療程。對於單純壓迫頸部椎動脈引起的椎動脈型頸椎病,定點旋轉復位法可壹次見效,壹個療程即可控制癥狀。結合椎動脈硬化等因素,綜合治療效果更好。從臨床治療情況來看,總有效率在85%以上。

交感神經類型

主要表現為:頭暈、目眩、耳鳴、雙手麻木、心動過速等自主神經功能障礙,與頸椎的運動和姿勢有關。舌淡,苔薄白,脈細。

治療原則:舒筋通絡,行氣升陽。

治療方法:①針刺:取風池穴、風府穴、百合穴、內關穴、曲池穴、足三裏穴、三陰交穴進行針刺,以補虛止瀉為主,針於頸部30分鐘。②按摩:壹指禪按摩,頸部滾動。根據癥狀:點、按、揉頭面部常見穴位;關註肢體的癥狀,關註肢體的操作;以心血管癥狀為主,按心俞、腎俞、肝俞、命門、內外關、合谷。③藥物:葛根、丹參、桂枝、川芎、全蠍、蜈蚣、地龍、炒酸棗仁、五味子、茯苓、夜交藤、當歸、甘草等。和癥狀相加和相減。

治療結果:典型的交感型頸椎病約占5%。由於其癥狀復雜,往往容易被誤診誤治。這種治療方法是每天1次,10次就是1個療程。因為簡約的比較少見,所以經常和其他類型混在壹起,所以效果不好。

脊髓型

主要表現為:頸部僵硬疼痛、四肢沈重、麻木、畏寒、雙下肢疼痛、行走不穩、顫抖無力如“踩棉感”,下肢嚴重麻痹,排便失控,舌淡或紅,苔少,脈弱。

治療原則:調氣血,通經絡,強筋骨。

治療:①針刺:針刺夾脊穴、腎俞穴、命門穴、委中穴、足三裏穴、手三裏穴、內外關穴、合谷穴等穴,以補法為主,頸部應用溫灸或TDP照射,留針30分鐘。②按摩:壹指按摩、揉搓對頸肩進行禪式按摩約65,438+00分鐘,對患肢進行點、按、揉、揉處理。仰臥位時,患者按摩雙側風池穴,撥動頸部肌肉,牽引頸部,慎用。③中藥:熟地黃、山藥、山茱萸、枸杞子、當歸、茯苓、續斷、牛膝、黃芪、龜板、鹿角膠、淫羊藿、葛根、丹參、黃柏、知母、鎖陽、白術、木瓜、陳皮等。和癥狀相加和相減。每日壹劑,水煎分兩次口服,殘渣熏蒸患肢頸部。

治療結果:發病率約為10%,這種治療方法只適用於病程短、癥狀輕的患者;每天壹次,20次為壹個療程,壹般1-3個療程。對於癥狀嚴重或處於晚期且加重的患者,應考慮手術治療。

神經根型

主要表現:頭頸部、枕部疼痛,肩背部、壹個或兩個上肢及手指麻木疼痛,頭頸部活動或咳嗽、噴嚏加重癥狀,有明顯的放射痛、麻木。舌淡,苔白,脈細。

治療原則:活血通絡,解痙止痛。

治療:①針刺:取患側頸部夾脊穴、患側肩部風池穴、曲池穴、外關穴、合谷穴、後溪穴,用平補瀉法,或短病程用瀉法,長病程用補法,留針30分鐘,用局部溫灸或TDP照射,或用電針治療。②按摩:頸椎牽引65,438+0.5-20分鐘後,用壹指在頸肩處按摩滾動,使頸部肌肉放松,然後按揉患肢的肩、手三裏、曲池、內外關、合谷等穴位,再根據神經根受壓情況采用定點牽拉法。最後,撥拉頸部肌肉,擡起頸肩,摩擦患肢。③中藥:黃芪、當歸、川芎、桂枝、全蠍、蜈蚣、地龍、延胡索、白芍、熟地、威靈仙、葛根、丹參、桑寄生、羌活、獨活等。會隨著癥狀而增減。煎服壹劑水,每日兩次。

結果:神經根型頸椎病發病率高,約占60%。治療壹般是每天1-2次,10次為壹個療程。1-3個療程後,效果穩定,但要避免復發。除了註意頸部姿勢,還要防止頸部受涼,加強頸部功能鍛煉。綜合治療效果明顯,有效率達90%以上。

運動緩解頸椎病

“相當壹部分人因為不良的生活習慣而患上頸椎病。因為隨著電腦和手機的大規模使用和普及,低頭族很多。最好的治療方法就是改變不良生活習慣,盡量少低頭,不要長時間伏案工作,不要躺在床上看電視玩手機。只有改變不良的生活習慣,才能從根本上治療頸椎病,”劉提醒道。

他建議頸椎病患者選擇合適的運動進行鍛煉,這不僅是壹種治療方法,也是鞏固療效的極其重要的手段。因為頸椎是整個脊柱最大的部分,所以在日常生活中很少有機會最大限度的活動。然而,頸椎的衰老和退行性改變影響其生理功能,並引起壹系列臨床癥狀。通過運動,可以增強患者頸部的生理功能,消除癥狀,鞏固療效。但是鍛煉壹定要有針對性。如果采用了錯誤的鍛煉方法,不僅不能緩解病情,還會加重疼痛,破壞正常的頸椎小關節結構,造成嚴重後果。他說,頸椎病最好的鍛煉方法是頸部和肩部肌肉的功能鍛煉。臨床上常見的練習包括:

1.前屈後伸:頸部盡量向前彎曲,停留3秒,然後向後傾斜,停留3秒,做兩個8拍;

2.環顧四周:將頭向左轉動90度,停留3秒,然後向右轉,停留3秒,做兩個8拍;

3.聳肩運動:聳肩,停留3秒,做兩個8拍;

4.擴胸運動:擴胸收緊頸背部肌肉,停留3秒,做兩個8拍。

  • 上一篇:冬天手腳冰涼怕冷怎麽辦
  • 下一篇:過敏,但是感冒
  • copyright 2024偏方大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