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惋惜紙質書預留空間減少的同時,很多人開始分享自己的讀書心得,比如書單,比如推薦作者,比如讀後感。
我上初中的時候,家裏都是爺爺。父親留下的大部分書都是世界名著,我迷迷糊糊地吞了壹部分。小時候沒什麽經驗,連政治隱喻都不懂。人們很陰險。
看了壹本書《水滸傳》,最喜歡的是背100單和八大英雄的綽號和名字。和別人談水滸好像壹臉獨特,完全不明白農民起義和皇權政治、社會動蕩之間的關聯。
我最想的就是上山稱王,把所有校花班花都搶回來做紮寨夫人。我最喜歡和同桌壹起做白日夢,有時候會很認真的在草稿本上記下學校女生的名字。
看完李主演的《水滸傳》,我發現我在看白話版的《水滸傳》。在第七十壹回“忠義堂石碣被天文水滸英雄所排”之後就消失了。
後來在“新概念作文大賽”上看了壹篇題為《水村山國酒旗之風》和《水滸傳》上的文章,才發現在我眼裏那些“不服輸就低頭”的江湖豪傑背後,有著如此深刻的社會矛盾。
然後找了壹部完整的120回《水滸傳》,加上金聖嘆的評語看了壹遍。終於明白它為什麽能排在四大古典小說之列了。
讀書其實是最難找到捷徑的事情。除了高考前的課本,我們讀過的書幾乎都是自己讀的。
只要在某個階段和時間對雜誌、小說、散文、詩歌感興趣,閱讀就會變得自然而然。
睡前看壹眼散文,在朦朧的眼神中,在腦海中重新呈現散文中的每壹個字、每壹個場景、每壹幅畫。所以,當妳不理解的時候,它會幫助妳入睡,當妳理解的時候,它可以平復妳的情緒。
追女生的時候讀詩,國內外,徐誌摩,戴望舒,濟慈,艾略特,波德萊爾。還有《詩經》的強力讀本。只要和愛情有關的,都撿起來重寫,壹定是奇跡。
坐長途車的時候最適合看雜誌。有很多圖,沒有文字。花點時間看看。困的時候枕頭放在桌子上也不難受,也不怕弄臟。但是我在旅行中經常看到外國人看小說,密密麻麻的英語看著很不舒服。
當然,這不是絕對的。我見過睡前看小說的人,看到早上還是精神飽滿。還有人上廁所看小說,外面的人因為不從廁所出來而擔心。有人把李白的詩放在王波身上,有人把蘇子瞻的話背下來。
由此可見,讀書不是絕對的。消化壹本書的時間和地點取決於妳自己的喜好。妳可以躺著看,坐著看,上廁所的時候看,吃飯的時候看。
至於讀後感?這有什麽重要的?為自己嘆息。如果妳迫不及待想分享,那就馬上分享吧。讀書有什麽意義?
讀書沒有訣竅,但選書有訣竅。
現在互聯網發達了,各種書都在網上搜了很多。無論是經典的必讀,還是冷門的偏方。只要妳想看沒看過的,想看新的,隨時可以在網上推薦。
我見過太多的人,不管是好是壞,不管我能不能理解,我都會全部接受。
土豪要泡妞,就把書堆在家裏的書架上。而且都是他找的冷門書。心理學、哲學、文學、藝術無所不包,甚至連“董”的“歪門邪道偏方”都可以堂而皇之地擺在顯眼的地方。
其實讀書最重要的是什麽?興趣!興趣之外,哪怕是耐著性子看完壹本書,看完也會忘記前面。
壹般來說,壹本書的作者會有訪談或隨筆,妳讀壹讀字裏行間的“氣息”,就知道自己是否能跟上作者的腳步和想象。
我也買過壹堆網上推薦的書,但是家裏看不到層層灰塵,很多甚至連塑封都沒拆開就放在書架上了。
浪費了很多錢,卻沒有培養出什麽情操。除了能炫耀我書架的滿滿,它們幾乎不出現在我的生活中。
所以,讀書,壹定要讀感興趣的書。
網上書單水分太多,除了百看不厭的經典之外,最好避免接觸暢銷書中的很多註水成分。
為了不抱錯誤觀點,不被“套路”傷害。
另壹方面,選書是功利的。
這種效用很具體,比如我想考個好成績,我想把工作做得更完美,我想賺更多的錢。
具體來說,如果妳想賺很多錢,妳必須讀完妳專業的所有書。壹個可以傾訴的粉絲問我要推薦名單。
我問:妳是想讀書後有所收獲,還是讀書消磨時間,或者陶冶情操?
他說:為了以後賺大錢。
我說:那妳要看教材,還有和教材相關的輔導書。
是的,和專業內容有關。如果壹個立誌做高收入者的法學學生連基本法律和典型案例都不知道,妳這麽不專業,能吃到法學這碗飯嗎?
壹個外科醫生,沒有基本的疾病知識,是無法從臨床表現做出診斷的。那妳是什麽樣的醫生?妳想發財,去莆田。
這兩年壹直在做壹些業務相關的工作,經常會涉及到做表格,把所有的內容都包含在壹個表格裏,簡潔明了,讓人壹目了然。
這就需要我學習桌子設計的專門知識,那些暢銷的文學書籍是給不了的,只能翻那些讓人昏昏欲睡的案例。
現在這個時代,全民創業,全民投資。能激發年輕人的活力是好事。但至少權衡壹下自己的能力。賺錢不是所謂的“人脈和機會”可以完全給的。
教材不壹定是最好的,但壹定是最精華、最濃縮的。他能滿足妳幾乎所有想要的基本能力,是向上發展的最好基石。
二是陶冶情操,升華自我。
這在各種書友和文學界都很常見。他們分享陀思妥耶夫斯基,談論浪漫的普希金,感嘆黑白分明的太宰治。
如何理解作家表達的思想?就念,大聲念,認真念。讀壹本書和讀它是完全不同的體驗。
看書的時候,經常會有習慣性的錯位。而閱讀則不會。在逐句朗讀中,書中的情緒和思想會隨著聲音變得性感異常。
前段時間迷上了宋詞,就翻著看《人間詞話》,找到我標註的那些小字,壹個個念出來。
因為我大聲朗讀,所以我的大腦能和我的嘴巴保持同步,我能在腦海中勾勒出壹首歌詩所表達的意境。獨自釣魚的老婦人還是壹個衣著鮮亮、騎著憤怒的馬的少年。在讀書的聲音中,她會在眼前不停地旋轉。
最著名的劇本《雷雨》全是長臺詞。不讀的話,根本無法理解劇中人物之間的沖突,更無法理解劇中曹禺先生所托付的知識分子的吶喊。
老話說,讀壹百遍,就明白什麽意思了。這種體驗在讀文言文的時候特別能體會到。
《太史公史記——遊俠列傳》中有壹句話:對別人的風俗謙遜,就會以天下為榮!大聲念出來,特別是石與石的結合,有壹種莊嚴感。
這也是在閱讀的過程中,不是壹招的壹招。
壹般來說,閱讀是壹個很寬泛的詞。
只要眼睛在看,用嘴閱讀的文本載體可以說是壹種閱讀行為。從骯臟的餐後八卦匯編到傳世的巨著,壹切都可以稱之為讀書。
讀書的訣竅不在於如何讀書,而在於讀書對妳的影響。是否讓妳感到“快樂、幸福”、“滿足”?
這種滿足感是其他任何活動都無法替代的。
下午四點,壹張躺椅,壹本書,壹杯茶。吱嘎聲中,壹陣涼風吹來,掃過翻開的書頁,弄皺了我心中的清水。
這本書可以是漫畫書,雜誌,小說或者詩歌。沒有高低貴賤,也沒有壹般的偉大。當它們在讀者手中打開的時候,就已經被尊重了。
另壹方面,讀書也是壹件很隱私的事情。
妳可能會在閱讀時昏昏欲睡,也可能會驚嘆不已,但閱讀只是個人的事情,直到妳願意與他人分享。
不再關註書單,不再看別人的讀書心得。
找壹本屬於自己的書,在壹個時間慢慢流逝的地方慢慢感受壹本書的溫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