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冒病例的分布是散發性的,不引起流行,往往容易發生細菌感染。普通感冒起病急,早期癥狀有咽幹癢或燒灼感、打噴嚏、鼻塞、流鼻涕等,開始為清水樣鼻涕,2 ~ 3天後變稠。可能伴有咽痛;壹般沒有發熱和全身癥狀,或者只有低熱和頭痛。壹般需要5 ~ 7天才能恢復。
感冒也是壹種急性傳染性鼻炎,俗稱“感冒”。由呼吸道病毒引起,其中冠狀病毒和鼻病毒是主要的致病病毒。病毒從呼吸道分泌物中排出並傳播。當機體抵抗力下降時,如感冒、營養不良、疲勞、煙酒過度、全身性疾病以及鼻部本身的慢性疾病影響呼吸道暢通時,就容易誘發感染。感冒發作後繼發細菌感染。感冒開始時,鼻子有幹癢感,打噴嚏,全身不適或低熱,然後逐漸出現鼻塞,嗅覺減退,大量清水流鼻涕,鼻粘膜充血水腫,大量清水樣或膿性分泌物。無並發癥,病程約7 ~ 10天。
因為病毒生活在人體細胞內,世界上沒有藥物可以直接殺死感冒病毒,有效的辦法是依靠人體免疫系統。所以感冒要以治療為主,特別註意休息,多喝水,清淡飲食。這可以給免疫系統足夠的身體支持。
感冒可能會引起細菌感染,但千萬不要隨便用藥。人體免疫系統殺死病毒後,大部分感染會自動愈合。盲目的藥物治療會增強細菌耐藥性,從而損害人體免疫系統。
“冷”這個詞起源於官場。
翻看中醫經典,沒有“寒”字。說來奇怪,病名的直接來源不是醫生,而是官場。南宋時期,關閣(中央學術機構)有輪流值班制度,晚上安排壹名內閣成員留宿。當時值班的內閣成員逃跑是慣例,在值班登記簿上寫的是“肚子不舒服”。
壹個名叫胡琛的大學生被拖到亭子裏過夜。他逃跑的時候不按套路出牌,而是標新立異的寫出了“感風”二字。
胡琛發明小說術語“感受風”是有客觀原因的。長期以來,中醫對病因的解釋不夠規範和清晰。南宋醫學理論家陳武宣首次將所有疾病的病因分為三類:外因、內因、內外因。就外因而言,分為風、寒、熱、濕、燥、火六種氣候異常變化。已經清醒地認識到與他同時代的陳除了張揚別無選擇的新理論,所以他可以在逃跑的時候賣弄他的聰明,借用六害之首的“風”,並以“感”為前綴——感受,接受。
胡琛開創的先例被後世的官場不時效仿,但在清朝卻是壹個突破。
但是清朝的官員都是請假的,比如“冷假”。"風險"-暴露。整體來看,“冷離”的含義可以解釋為:這個官員在為這個公務努力的同時,壹直飽受奸情和隱疾的折磨,他的癥狀終於爆發了!所以不得不請假支持。
編輯本段的基本概念。
感冒又稱風寒感冒,是壹種常見的由風邪侵襲人體而引起的外感疾病。臨床表現以鼻塞、咳嗽、頭痛、惡寒發熱、全身不適為特征。它壹年四季都可能發生,尤其是在春天。由於致病因素和體力的不同,可以表現出證候。
西醫上呼吸道感染屬於中醫感冒範疇。西醫認為,當人體暴露在寒冷、雨水、疲勞等誘發因素下,全身或呼吸道的局部防禦功能降低,原本存在於呼吸道或從外界侵入的病毒、細菌可迅速繁殖,引起本病,以鼻咽部炎癥為主要表現。普通感冒的主要原因是鼻病毒。
編輯發病機理這壹段
感冒的發生主要是因為體質虛弱,抗病能力減弱。當氣候發生劇烈變化時,人體的外部功能無法適應,致病因素通過皮毛、口鼻乘虛而入,引起壹系列肺部健康癥狀。如果是寒性,會導致寒邪外結,肺氣不宣,楊琪抑郁,發竅不通;如果妳太熱,邪熱會灼傷妳的肺,導致妳的肺停滯。感冒雖為風邪,但常伴有時令或不合時宜之氣,如濕、暑等。
辨證主要癥狀為惡寒發熱、頭痛、鼻塞流涕、脈浮。
同時可見惡寒重,發熱輕或不熱,無汗,鼻癢噴嚏,鼻塞重,咳痰稀稀,四肢酸,苔薄白,脈緊,為風寒感冒;微惡風寒,發熱重,多汗,鼻塞鼻濁,咯痰稠或黃,咽痛口渴,苔薄黃,脈浮,屬風熱感冒;如果濕了,就會頭痛、胸悶、嗜睡;當妳遇到炎熱時,妳會汗流浹背,心煩意亂,口渴難耐。
編輯本段的疾病分類
感冒是最常見的呼吸道疾病之壹。用於治療感冒的藥物有很多種。中成藥因其副作用小、療效好而受到人們的青睞。但臨床實踐證明,中成藥選擇不當,也會延誤病情。中醫把感冒分為四種:風寒型、風熱型、暑熱型、時髦型(流行性感冒)。根據辨證論治的原則,不同類型的感冒要用不同的中成藥治療。
1.風寒型感冒:患者除常見的鼻塞、打噴嚏、咳嗽、頭痛等癥狀外,還有畏寒、低熱、無汗、流鼻涕、痰稀白等特點。這種感冒與患者對寒冷的感覺有關。治療應以辛溫解表為原則。患者可以服用感冒感冒顆粒、感冒清熱顆粒、九味羌活丸、宣彤李飛丸、烏石茶顆粒等藥物。如果患者有內熱便秘的癥狀,可以服用防風童生丸進行治療。風寒型感冒患者不宜使用桑菊感冒片、銀翹解毒片、靈翹解毒片、復方感冒片等藥物。
二、風熱型感冒:患者除了有鼻塞、流鼻涕、咳嗽、頭痛等感冒常見癥狀外,還有發熱重、痰粘黃等特點。治療應以辛涼解表為原則。患者可選擇感冒清熱顆粒、板藍根顆粒、銀翹解毒丸、羚羊解毒丸等藥物進行治療。風熱感冒患者不宜使用九味羌活丸、李飛丸等藥物。
3.暑濕型感冒:患者表現為畏寒、發熱、口淡、頭痛、頭脹、腹痛、腹瀉等癥狀。這種感冒多發生在夏天。治療應以清熱解暑、祛濕解表為主。患者可用藿香正氣水、銀翹解毒丸等藥物治療。如果患者胃腸道癥狀嚴重,不宜選用保和丸、山楂丸、香砂養胃丸等藥物。
四、感冒時:患者癥狀與風熱感冒相似。但時尚感冒患者的癥狀比風熱感冒患者更嚴重。患者可能會出現突然發冷、高燒、頭痛、寒戰、嚴重頭痛、全身疼痛、疲勞、鼻塞、流鼻涕、幹咳、胸痛、惡心、食欲不振,嬰兒或老年人可能會並發肺炎或心力衰竭。治療應以清熱解毒、祛風透表為主。患者可用防風童生丸、蟲感靈片、蟲感片等藥物治療。感冒患者如果用銀翹解毒片、李強銀翹片、桑菊感冒片或牛黃解毒片等藥物治療,療效較差。
中毒性流感患者表現為高燒、胡言亂語、昏迷、抽搐,有時會致命。所以疾病容易傳播,要盡早隔離治療。
總之,感冒患者要根據自身特點選擇不同的中成藥,否則會影響療效,耽誤病情。
編輯這段治療。
1.基礎治療
祛風解表治病。手太陰、手陽明經、督脈為主。
合谷大椎太陽風池在要點。
用穴位是不是很冷很冷?妳為什麽不看看它?加曲池、赤澤、大魚際;鼻塞者,加迎客香;因體虛而感冒者,加足三裏;喉嚨痛的,少加商;如果全身酸溜溜的,加個柱;濕者,加銀陵泉;那些在夏天中暑的人將被加入委員會。
毫針瀉法操作要點。風寒感冒,大椎灸;風熱感冒,大椎刺絡拔罐。在配穴上,足三裏補或平瀉,少上、委中刺放血,其余穴瀉。
方毅感冒是外感邪氣侵襲肺衛所致,太陰與陽明互為表裏。所以選擇手太陰、陽明經,祛邪解表。督脈掌管全身的陽。溫灸大椎穴,可通陽散寒。刺絡放血,可清熱祛邪。風池是足少陽經和陽衛經的交匯處,陽衛經為苦、寒、熱。所以風池既能驅散風邪,又能配合太陽穴清腦。
2.其他治療
(1)拔罐法選取大椎、沈竹、大榭、舒菲,拔罐後離罐15分鐘,或采用拔罐法。這種方法適用於感冒。
(2)挑絡拔罐法選取大椎、風門、沈竹、舒菲,消毒後用三棱針挑取,使其自然出血。出血點顏色變淡後,穴位加拔罐,留罐10分鐘,即可,清洗局部,再次消毒針眼。此法適用於風熱感冒。
(3)耳針選用肺、內鼻、下屏尖、額部,采用中強刺激。咽痛加咽喉和扁桃體,毫針療法。
3。感冒的其他治療方法
1.敷貼療法:取大蒜2片,用面粉搗碎,做成圓錐形,塞入人的鼻孔(兩側交替),每次放置15-20分鐘,每日4.5次。具有祛風散寒、宣肺開竅的功效,適用於風寒感冒。
2.外治:取蔥白30克、生姜30克、鹽5克,搗成糊狀,加白酒適量調勻,用紗布包好,擦在胸、背、肘、腋窩、手、腳上。壹般有解表祛邪的功效。摩擦後15分鐘左右會出現出汗,感冒癥狀可以緩解。
3.食療取紫蘇葉3-6克,生姜3克,洗凈切碎,放入茶杯中,倒入開水200-300毫升,蓋好浸泡10分鐘,再放入紅糖15克拌勻,趁熱飲用。具有解表祛邪的功效,適用於初感冒、惡寒、無汗、頭痛者。
4。如何巧選中成藥治療感冒
隨著氣溫的降低,越來越多的人感冒。治療感冒的口服中成藥毒副作用小,簡單,不影響工作,符合循序漸進的用藥原則。但是,面對市面上種類繁多的藥物,我們不能盲目選擇,壹定要根據癥狀來使用,否則不僅無效,還會延誤病情,甚至加重病情。這裏介紹幾種簡單的選擇方法。
1,風寒感冒。癥狀為惡寒、輕度或無發熱、頭痛、鼻塞、流鼻涕、喉嚨癢、咳嗽。此時應選用辛溫解表的藥物,如九味羌活丸、蘇神李飛丸、宣彤李飛丸,而桑菊感冒片、銀翹解毒片、靈翹解毒丸、靈甘陽感冒片不能選用。誤用會加重病情或延遲愈合。
2、風熱感冒。癥狀為嚴重發熱、輕度惡寒、頭痛、咽喉紅腫痛或脹痛,或口幹、咳嗽、痰黃稠。此時應選用辛涼解表藥,如桑菊感冒片或銀翹解毒丸、苓甘陽感冒片、苓翹解毒丸等,但不能選用九味羌活丸、參蘇力肺丸、通玄利肺丸。誤用會導致更高的體溫和更嚴重的喉嚨痛。
3、感寒濕凝滯寒。外感風寒表證,發熱惡寒,體溫低,頭痛,內有痰濕,胃悶,惡心嘔吐,腹痛腹瀉。可選用藿香正氣水溶液或藿香正氣水等能解表濕的藥物,保和丸、山楂丸不宜服用。
4、雙表情冷。癥狀為熱盛惡寒,頭痛頭暈,口苦口幹,咽痛,便秘,小便澀澀。此時應選用表裏兼治的藥物,如防風童生丸。
5、氣虛寒。癥狀表現為身體虛弱,抵抗力低下,平時易出汗,畏寒,乏力,食欲不振,輕度發熱,流鼻涕,持久不散,或反復感冒。此時使用普通感冒藥效果不佳,應選擇補中益氣丸。
5。中藥方劑
(1)
血虛外感的辨證。
用辛涼藥治標。
方明桑枝茅根湯
包括嫩桑枝30克、白茅根30克、霜桑葉9克、純連翹9克、苦桔梗9克、生甘草9克。
用法:水煎服,1劑量,每日2次。
源頭在南方寒冷。
(2)
外邪辨證是由疫邪和毒邪引起的。
治汗解表,清熱解毒。
方明唐。
由青蒿6克(下)、柴胡12克、桔梗12克、黃芩12克、連翹12克、金銀花12克、板藍根12克組成。
用法:水煎服,1劑量,每日2次。
陳炯反抗的根源。
(3)
外感風熱辨析。
治療方法為辛涼解表,清熱宣肺。
方明印·唐智。
它由金銀花12g、連翹12g、梔子10g、薄荷5g、牛蒡子10g、桔梗6g和甘草6g組成。
用法:水煎服,1劑量,每日2次。
出處是朱光華。
(4)
陰虛與外感病的辨證。
治陰清熱,宣肺解毒。
方名叫藍迪湯。
包括板藍根50克、生地50克、麥冬20克、知母20克、桑葉20克、桔梗15克、蟬蛻1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壹日三次。
來源是的程。
(5)
辨證:濕邪外侵,內抗脾胃。
治療方法:芳香化濕,發汗解表,理氣健脾,調理胃腸道。。
方明火三浦仁堂。
由廣藿香8克、厚樸6克、法夏6克、茯苓9克、杏仁6克、薏苡仁12克、砂仁3克組成。
用法:水煎服,1次,每日2次。
來源孫克勤方。
(6)
外感寒的辨證。
治辛熱解表。
方明靜防排毒湯加減。
它由荊芥10克、防風10克、桑葉9克、豆豉10克、獨活10克、前胡6克、陳皮6克、薄荷6克(下)、生姜2片、杏仁10克、紫蘇葉9克組成。
用法:水煎服,1劑量,每日2次。
從源頭聞雞食譜。
(7)寒有內熱外寒。
北京中醫藥大學教授周發明了這種“感冒合劑”。具體處方如下:
炙麻黃6g杏仁10g石膏30g甘草5g。
柴胡10g黃芩10g板藍根15g金銀花20g
羌活10g紫蘇葉10g薄荷6g
疾病的名稱。指風寒等外邪或季節不當引起的疾病。見丹溪心法溫和寒。《醫理真傳》卷壹:“夫病而言外感,則邪氣由表入裏。什麽是局外人?風、寒、夏、濕、燥、火、六淫。”臨床上分為輕重、寒熱。《證治精要》卷二:“感冒是壹種病,風寒證也有兩種,即外感傷寒初起癥狀較輕,故名感冒。”臨床上常見惡風惡寒、打噴嚏、鼻塞、流鼻涕、頭痛、全身酸痛,或發熱、咳嗽,或咽喉癢、咽痛。對於傷風感冒,宜用辛味藥溫表,用蔥黑豆湯、荊防敗毒散等方劑;風熱感冒者,宜用辛味藥解表,如銀翹散、桑菊飲等。體虛者感冒,宜飲蘇神。流行趨勢感冒的人,也叫季節性感冒,壹般比普通感冒嚴重。齊嚴嵩集:“凡寒癥輕治,疏於醫治,飲食不節制,使病輕而重……”建議醫生和患者不要低估這種疾病。見風寒感冒、風熱感冒、時尚感冒。還有:感冒對感冒有個俗稱。李仲子提出用消風散、腎舒散、川芎調茶散治療四時感冒、感冒頭痛、鼻塞重、發熱惡寒。如果同時出現咳嗽、流涕、唾液黏稠,可以選擇桑菊飲、銀翹散、蘇星散。如果看到畏寒甚至口渴、心煩、便秘、脈搏加快,可以加減清涼飲料。
6.食療方法
1,多喝水:可以加快病毒的排出,最好是白開水。如果不能喝,可以加果汁或者茶來調節口味。
2、白菜蘿蔔湯:白菜心500克,切塊,白蘿蔔120克,切成薄片,加水800毫升,煮至400毫升,加入適量紅糖。每次200ml,壹天兩次,服用三四天即可痊愈。
3、蘋果蜂蜜水:蘋果5個去皮,切成小塊,加入1升水,煮沸5分鐘,自然冷卻至40攝氏度,加入少許檸檬汁和適量蜂蜜,攪拌均勻,少量飲用,每日數次。
4、姜絲蘿蔔湯:姜絲25克,蘿蔔切片50克,加水500毫升,煮15分鐘,加入適量紅糖。每次200ml,壹天1-2次。
5、蔥蒜粥:取洗凈的蔥10,切碎,蒜3瓣,大米50克,加水煮粥。每次150ml,每日兩次。
6、洋蔥飲料:洋蔥1,切碎,加入鮮牛奶250毫升,煮沸,自然冷卻,加入適量蜂蜜,睡前服用100毫升。
7、姜可樂:鮮姜50克,加可樂1000毫升,煮沸,熱飲,每次100毫升,每日數次。
8、橘皮冰糖飲:鮮橘皮50克,加冰糖適量,用開水沖泡為茶。
(編輯或作者的)註釋/評論/備註
1.感冒的早期癥狀與某些傳染病的癥狀相似,臨床上要加以鑒別。
2.感冒流行期,針刺足三裏(雙),每天1次,連續3天,有預防作用。
編輯這壹段關於疾病預防的內容
非藥物防治感冒的十五種方法
感冒是常見病、多發病,至今沒有特效療法,只能對癥治療,讓它逐漸自愈。本文介紹了幾種奇特的療法,讀者不妨壹試。
1,喝雞湯:美國兩個臨床醫學中心報道,喝雞湯可以抑制咽喉和呼吸道的炎癥,對消除感冒引起的鼻塞、流鼻涕、咳嗽、咽痛等癥狀極為有效。因為雞肉含有多種人體必需的氨基酸,營養豐富,能顯著增強人體對感冒病毒的抵抗力。雞肉中還含有壹些特殊的化學物質,能增強咽部的血液循環和鼻腔液體的分泌,對保護呼吸道通暢、清除呼吸道病毒、加速感冒的恢復有很好的作用。
2.多吃蘿蔔:實踐證明,蘿蔔中的胡蘿蔔素對預防和治療感冒有獨特的作用。具體做法是將甜脆多汁的蘿蔔切碎,擠出半茶杯汁,生姜搗碎,擠出少量姜汁,加入糖或蜂蜜,調勻,然後倒入開水中作為飲料,壹日三次,連用兩天,可清熱解毒,散寒防感冒。
3、糖姜茶飲:由於感冒多為外感寒邪,常出現頭痛、鼻塞、流涕和關節痛,甚至畏寒、發熱等癥狀。可以用適量的紅糖、生姜、紅茶熬湯喝,每天1-2次,既能暖身祛寒,又有很好的防治感冒的作用。
4.少吃鹽:實驗證明,少吃含鈉的鹽,可以增加唾液中溶菌酶的含量,保護口腔和咽喉黏膜上皮細胞,使其分泌更多的免疫球蛋白A和幹擾素來對付感冒病毒。因此,將每日食鹽量控制在5克以內,對防治感冒大有裨益。
5、服用蜂蜜:蜂蜜中含有多種生物活性物質,能激發人體的免疫功能。每天早晚服用兩次,可有效治療和預防感冒等病毒性疾病。
6.拿酵母來說:加州大學的達斯古普塔教授在實驗中發現,制作面包的酵母中含有壹種成分,可以阻止感冒病毒在人體細胞中的繁殖和傳播,可以治療普通感冒,但對流感無效。
7.多吃調味品:美國威斯康星大學認為,生姜和幹辣椒有助於人體排出感冒病毒,止咳化痰。美國癌癥研究所不久前透露,大蒜可以增強人體的免疫功能。做菜的時候多加點調料,可以讓感冒早點恢復。
8.醋滴鼻熏蒸法:將醋用涼開水稀釋後配制成5%-10%溶液滴鼻,每日4-6次,每個鼻孔滴入2-3滴,對治療感冒、流行性感冒有較好的效果。尤其在感冒初期,療效更佳,醋可以殺死潛伏在鼻咽部的感冒病毒。感冒流行期間,醋滴鼻液有可靠的預防作用。此外,醋熏蒸還可以治療感冒,即將100克的醋熏蒸在竈臺上,不僅使室內立即散發出香味,還能使醋分子漂浮在空氣中,殺滅室內感冒病毒,可以有效預防感冒。感冒流行期間,最好每天熏蒸食醋1-2次。
9.搓手:由於手的拇指根部(醫學上叫大魚際)肌肉豐富,手掌壹伸,明顯突出,占據手掌很大面積。魚際與呼吸器官關系密切。每天擦對改善容易感冒的體質大有好處。方法是:雙手搓大魚際至熱。搓就像用手掌搓花生米的皮。壹只手固定,轉動另壹只手的魚際,雙手上下交替。兩個大魚際反方向摩擦,大約壹至兩分鐘,整個手掌會發熱。這樣做可以促進血液循環,加強身體的新陳代謝,所以可以增強體質,所以不容易感冒。
10.按摩鼻翼:雙手微微握拳,用屈曲的拇指背面上下按摩鼻翼兩側。每天早晚各按摩15-30次,以局部紅腫發熱為度。壹種方法可以改善鼻部的血液循環,促進黏膜細胞分泌,通過纖毛的“定向擺動”排出感冒病毒及其有害代謝產物。
11.穴位按摩:用兩個物體的拇指、食指、中指的指尖(用壹個手指)按摩鼻腔通道、項英、流鼻涕等穴位後,用魚骨點周圍的肌肉區,從項英點到唐寅點,摩擦鼻腔兩側的冷感區。按摩湧泉穴和足心,直至發熱,使這兩個部位經絡通暢,氣血運行正常。這樣可以防止寒氣入侵,把敵人擋在門外。
12,針灸治療:中國的針灸對感冒還是挺有效的。感冒時盡早去針灸,可以立即緩解鼻塞頭痛,使升高的體溫在壹晝夜後逐漸恢復正常。因為針灸是通過經絡的調節來增強體內的免疫功能,所以療效可靠。治療感冒的有效穴位是上星、唐寅、風池、項英、合谷和外關。留針15分鐘,每天壹次,壹般2-3次即可治愈。
13、多睡覺:美國哈佛醫學院的研究人員發現,人在睡覺時,體內的細菌可以產生壹種叫做“胞壁酸”的物質,這種物質可以增強人體免疫力,加速感冒和其他病毒性疾病的恢復。所以建議睡眠也是壹種治療,尤其是對感冒。
14.呼吸蒸汽:在大杯子裏放壹杯開水,臉靠在上面,對著上升的熱氣做深呼吸運動,直到杯子裏的水涼了為止,每天幾次。這種方法對治療感冒,尤其是初感冒有效。
15.冷水洗臉:這種方法壹般從夏季開始,秋冬繼續,以增強其適宜性。每天早晚用涼開水洗臉,可以增加面部的血液循環,提高抗病和抗寒能力,從而預防感冒的發生。
感冒期間不要運動。
剛感冒,趁著不舒服還不明顯,去打球跑步,出壹身汗,這樣感冒的癥狀就能減輕。北京體育大學運動醫學教研室主任王安利說,這不是治療感冒的“偏方”,運動的結果只能像“扛柴火救火”壹樣,把小感冒變成大病。
運動的時候會大量出汗,體內的毒素會很快排出體外。表面上看可以暫時緩解感冒癥狀,但會埋下很多“隱患”,因為劇烈運動後24小時左右,會出現免疫抑制。在這段時間裏,免疫細胞會開始“罷工”,休息休養。當感冒病毒入侵妳的身體時,妳需要免疫系統來對抗它。沒有免疫細胞和感冒病菌。同時,運動後身體的新陳代謝會比較旺盛,會消耗大量的糖、脂肪、蛋白質等。在體內,這會削弱身體的抵抗力。在人群密集的運動場合,“脆弱”的抵抗力往往經不起任何細菌的攻擊,加重感冒程度。
加強身體自身的抗病能力是預防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最好方法。比如定期適當的體育鍛煉和冷水浴,可以提高身體預防疾病和適應寒冷的能力。做好感冒預防,避免致病原因。生活規律,避免過度勞累,尤其是晚上。註意呼吸道患者的隔離,防止交叉感染。
預防:冬季鍛煉需要預防感冒。
感冒後盡量休息,為身體的抵抗力創造有利條件,通過多喝水排除體內毒素,感冒痊愈後選擇適度運動,讓休息了壹段時間的肌肉和關節有壹個適應過程。
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病原體為甲型、乙型和丙型流感病毒,通過飛沫傳播。流感病毒,尤其是甲型流感,變異很大,常引起暴發性流行或大流行,每三年出現壹次流行高峰。患者人數多,癥狀重,嚴重影響健康和勞動力。
普通感冒是上呼吸道感染的壹種,是指鼻、鼻咽或咽喉的急性炎癥,大部分由病毒引起,部分由細菌引起。它包括五種疾病:普通感冒、急性咽喉氣管炎、皰疹性咽峽炎、咽結膜熱和細菌性咽扁桃體炎。中醫稱之為“寒”,兩個病名內涵相同。主要病原體為鼻病毒,其次為副流感病毒、腺病毒、埃可、柯薩奇和呼吸道合胞病毒,常合並細菌感染,以鼻咽部炎癥為主要表現。
夏季流行性感冒是由柯薩奇病毒和埃可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疾病,但癥狀較輕,多發生在夏季,多見於兒童,通常無暴發或疫情。
編輯這個冷並發癥
天氣變冷了。兩歲的爸爸前幾天感冒了。經過壹周的治療,流鼻涕、打噴嚏、發燒等癥狀都消失了,但壹旦讓他洗臉,棒子就會大聲哭鬧。醫生發現爸爸患有中耳炎。
為什麽井水違反了河水?
正常情況下,耳朵、眼睛、口腔、鼻腔是相通的,連接中耳和呼吸道的通道是咽鼓管,連接眼睛和呼吸道的通道是鼻淚管。咽鼓管在咽部開口。打哈欠或吞咽時,咽鼓管打開,少量氣體進入中耳,維持耳膜內外氣壓平衡。鼻淚管的開口在鼻子裏。正常情況下,淚腺分泌的眼淚可以通過鼻淚管流入鼻腔。因為兒童生長發育不成熟,咽鼓管比較短直。感冒後,炎癥很容易擴散到又短又直的咽鼓管,進而累及中耳。門診耳鼻喉科的小中耳炎患者,80%以上是感冒引起的。
早期預防和治療以保護聽力
中耳炎如不及早有效治療,可發展為慢性中耳炎,不僅治療效果差,更重要的是,如果發展為化膿性和滲出性中耳炎,可嚴重影響兒童聽力。所以要提醒家長,孩子感冒後要註意耳朵,出現異常情況要及時檢查治療,防止因中耳炎治療不及時導致聽力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