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療脾胃虛寒的方劑
方1
人參7克,青皮7克,陳皮7克,丁香7克,白術5克,附子4克,蘋果核4克,生姜4克,厚樸2克,炙甘草2克,生姜3片,紅棗2枚。水煎服,每日1劑,分兩次服。
本方溫中散寒,適用於胃脘脹滿疼痛。
方2
甘蔗500克,高粱米30克。把甘蔗榨成汁,和高粱米壹起煮粥。
此方適用於胃熱脹痛。
方3
高良姜30克,粳米50克。首先,將高良姜加入適量的水,用砂鍋煎煮;然後用藥汁和粳米煮粥,空腹吃。1天1次,連續服務3-7天。
此方適用於胃寒胃痛。
方4
陳皮20克,蔥白10梗,香附15克,生姜6克,雞精6克。將雞肉切成1 cm見方的丁備用,然後將陳皮洗凈,用香附醋煸炒,放入砂鍋中煎出200 ml藥汁,姜切粒,蔥切絲,再將雞肉和藥汁放入鐵鍋中煨制。先用大火燒開,加入料酒、味精、醬油翻炒。吃飯的時候,用50毫升燒開的米酒,邊喝邊吃雞。妳必須盡情地吃喝。
本方適用於肝氣郁結所致的胃痛。
方5
丁香1.5g,肉桂1g,紅糖。將丁香、肉桂用溫水浸泡,用武火煮沸後文火燉20分鐘,取汁拌紅糖,5?10 ml,每日3次。
本方溫胃散寒,適用於感冒引起的腹痛。
方6
茴香10g,辣椒12g。兩* * *都是細面,酒糊是藥丸,每次3-6克,送溫酒。
本方散寒,理氣止痛,適用於胃寒疼痛。
方7
鯽魚250克,生姜30克,陳皮3克,花椒3克。將鯽魚的魚鱗、鰓、內臟去除洗凈;生姜洗凈,切片,用橘皮和花椒包在紗布袋裏,填滿魚肚,放入鍋中,加水適量,用小火煨,加少許鹽,每日兩次空腹喝湯吃魚。
此方適用於感覺寒冷後的胃痛。
方8
豬肚(最好是狗肚)1,粳米100-150g,丁香,肉桂,茴香。將以上所有食材壹起放入鍋中,加入壹些調料,如姜、蔥、鹽、酒、醬,用文火燉至非常爛,加入粳米粥,每日三次空腹服用。
本方健脾溫中,適用於胃痛。
方9
丹參30g,三七15g,老母雞1。將丹參、三七切片,填入宰殺去毛去內臟的雞腹中,放入砂鍋中,加入適量水;先用武火煮沸,再用文火煨至雞肉熟透,去渣,吃肉喝湯,每次1小碗,每天兩次1,不要喝太多。
本方活血止痛,適用於血瘀胃痛。
方10
炒麥芽,炒米芽,焦山楂,糖30克。將前三味藥加水煎煮15分鐘,取汁,用紗布過濾加糖,趁熱服用,每日2-3次。
本方適用於食積停滯引起的腹痛。
脾胃虛弱的中藥調理方法
點擊中脘穴。
中脘穴位於人體前正中線任意壹條經絡上,肚臍上方4寸。是足陽明胃經的招經之穴,胃經之氣聚集之地。點中脘可以促進經絡氣血運行,調節胃的功能。用手指按壓或揉捏中脘穴,每次2-3分鐘,直至局部發熱。
揉心窩
心窩是指中脘穴以上、胸骨以下的部位,是胃在體表的對應區域。用手掌按順時針和逆時針方向揉搓36次以上,使局部感到溫暖舒適,有調理中焦、使胃氣通暢的作用。如果消化不良、腹脹癥狀明顯,可以從心窩開始重復自上而下的推法,註意不要自下而上推。
兩邊都推
將兩只手的手掌放在身體兩側,然後從乳房的下緣向下推至側腰,以局部發熱為準,這樣按摩可以起到疏通肝膽經絡、調理氣機的作用。經常練習這些手法,可以有效地調節胃的功能,達到養胃、暖胃、調中、防胃病的效果。
艾灸中脘穴
用艾條灸中脘穴10-15分鐘,或用馬克杯灸20-30分鐘。中脘穴位於腹部中線,臍上4寸,相當於五指的寬度。中脘穴具有和胃、益氣、燥濕、調中、降逆、止嘔的作用。艾灸可以改善胃病。
艾灸足三裏穴
艾條灸10-15分鐘或拔罐20-30分鐘在脛骨外側手指,外膝下3寸處。用此法艾灸,常具有健脾和胃、扶正固本、調和氣血、祛邪防病的功效。
脾胃虛弱的食療
生姜紅薯:紅薯500克,生姜2片,蜂蜜適量。適用於腸燥便秘。
豆蔻饅頭:豆蔻粉6克,撒上適量面粉,再煮成饅頭,適用於腹脹、食欲不振。
橘子餅:新鮮橘子皮10g,打碎成細顆粒,用糖浸泡,然後與面粉混合制成餅。適用於厭食、消化不良、咳嗽、痰多。
砂仁藕粉:砂仁5克,三七2克,藕粉30克,糖適量。將砂仁和三七研磨成細粉,混合均勻。適用於脹氣、疼痛、嘔吐、厭食。
山藥飯:山藥30g,蓮子30g,米仁30g,扁豆30g,洗凈切碎,蓮子去皮,去核後煮熟,再與粳米同煮,適用於脾虛泄瀉,食欲不振。
大棗健脾糕:大棗30g,白術10g,幹姜1g,雞內金10g。先將汁液煮開,再將汁液與500克面粉和適量的糖混合成餅,適用於胃悶、大便稀的情況。
猜猜妳有興趣:
1.壹種有助於治療失眠的偏方
2.脾胃虛寒怎麽調理?
4.調理脾胃的傳統方劑
5.脾胃虛弱吃什麽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