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芷不僅具有解熱、鎮痛、抗炎的作用,還能改善局部血液循環,消除組織中色素的過度堆積,促進皮膚細胞代謝,從而達到美容的作用。臨床常用於治療感冒、頭痛、牙痛、眉骨疼痛、鼻竇、腸風痔漏、赤白帶下、癰瘡、蛇咬傷等。
如慢性鼻竇炎患者可取白芷30克、蘇梗30克、薄荷30克、蒼耳子30克、辛夷30克熏洗,通過鼻吸熱蒸汽治療鼻竇炎,每日2-3次,每次20分鐘,避免熏洗後立即受冷刺激。小兒慢性腸炎,可取白芷5g、幹姜5g、蔥1根,用適量蜂蜜搗成糊狀,敷於肚臍。痔瘡患者可取白芷60克、紫草15克、苦參30克、滑石30克、黃柏30克,水煎服,每日兩次,每次40分鐘左右。
白芷粉末具有良好的鎮痛作用。對於牙痛,可用100g白芷、2g冰片浸泡在75%醫用酒精中,密封約10天,用幹棉球浸泡至疼痛部位,可緩解疼痛,無毒副作用。跟骨骨刺患者可先洗腳,取適量白芷粉末(由白芷、白芥子、川芎組成,劑量為3: 1: 1),用醋調成稠膏狀,敷於患處,面積約1元硬幣,上覆傷濕止痛膏,三天換藥壹次,壹般1。
《本草綱目》記載白芷“皮長,色潤,可作面脂”。是歷代醫生喜歡用的美容藥。可與僵蠶、白附子、菟絲子等共研細末。準備面膜敷用,可以達到軟化美白面部的效果。將白芷、玉竹、川芎、防風等粉碎。研成細末,用醋調成稀糊狀,可治療黃褐斑。
我學醫。個人認為“藥三分毒”不宜過量,但適當適時使用白芷是有益的。我建議妳聽從醫生的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