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麽嬰兒霜會引起不良反應?
我們可以看到,視頻中寶寶的不良反應有:身高矮小,連續幾個月體重異常增加,全身毛發又長又密又長等。經過壹系列的身體檢查和母乳檢查,當地醫院的醫生懷疑是激素軟膏引起的。但是父母壹直沒有給孩子用過激素軟膏,最後把目光放在了日常的嬰兒霜上。根據爸爸評估的數據,這個寶寶使用的嬰兒霜和同壹個廠家的另壹個嬰兒霜,都檢出了30 (mg/kg)以上的激素(丙酸氯倍他索)。
什麽是丙酸氯倍他索?根據資料,丙酸氯倍他索是壹種高效的糖皮質激素。糖皮質激素又稱腎上腺皮質激素,是類固醇核經酯化、鹵化、甲基化等反應生成的壹系列衍生物,臨床上應用廣泛,常被非法添加到藥品、化妝品、食品中。臨床上皮膚科醫生會使用丙酸氯倍他索乳膏或乳膏治療銀屑病、頑固性濕疹、扁平苔蘚、盤狀紅斑狼瘡等疾病。作為局部外用藥物,可以達到快速起效的目的[1]。
但如果馬寶給寶寶長期大劑量服用,盲目使用添加丙酸氯倍他索的嬰兒護膚品,就會導致嬰兒大量攝入,出現激素依賴性皮炎、毛囊炎等。,甚至導致向心性肥胖、高血糖、低鉀血癥等全身反應。壹旦停用,皮膚會發紅、發癢,出現紅斑、丘疹,免疫力降低,甚至引起細胞癌變,醫學上稱之為糖皮質激素依賴性皮炎[2]。
所以我們看到激素類藥物並不是不能用,而是要在醫生的指導下,合理使用劑量,塗抹在正確的部位,並且要限定時間,不要過度使用。但如果家長不知道保濕霜含有激素,很有可能會壹直給孩子服用,進而發生糖皮質激素依賴性皮炎。
寶寶濕疹怎麽解決?
同時也暴露出很多問題:各種產品良莠不齊,價格相差很大,質量參差不齊,監管不壹。近年來,江蘇網絡電視臺、中國消費者報等多家媒體報道了多款熱銷的嬰兒面霜(膏)違規添加激素。根據中國食品藥品檢驗所2020年公布的互聯網上嬰幼兒濕疹相關產品中激素類藥物的檢測調查,41批次嬰幼兒濕疹相關產品中非法添加丙酸氯倍他索的最高含量為522.1mg/kg[2],已超過臨床常用皮膚用量(0.05%)[3]。
馬寶要註意的是,從丙酸氯倍他索乳膏或乳膏的臨床應用範圍可以看出,並不是所有的濕疹寶寶都需要塗抹激素乳膏。世界各地嬰兒濕疹的發病率各不相同,世界嬰兒濕疹發病率為10%~30%[4]。所以作為寶媽,壹定要先了解寶寶濕疹的成因,然後對癥下藥~
壹般情況下,寶寶出現濕疹大多是因為內因。比如幹燥、摩擦對寶寶的皮膚、黏膜造成損傷,以及接觸化妝品、肥皂、各種洗衣液等化學物質。另外,有些寶寶對濕疹過敏是因為吃了壹些過敏的食物,或者吸入了壹些花粉、塵蟎、羊毛等會引起寶寶過敏的物質。
無論寶寶發生什麽類型的濕疹,治療濕疹的方法主要有:塗抹保濕霜和外用皮質類固醇。那麽應該如何選擇保濕霜和外用皮質類固醇軟膏呢?
保濕霜的種類
市面上常見的嬰兒面霜有很多類型,比如“化妝大小”、“消除大小”、“機械大小”。寶寶濕疹如何選擇?
“化妝品名稱”屬於非特殊用途化妝品經藥品監管部門備案後獲得的許可標簽。寶寶日常護膚常用的保濕霜、面霜、臀霜都屬於“妝大小”產品。“化妝大小”護膚品要用在皮膚屏障功能完好的健康人身上。如果寶寶感染了,就不適合使用。另外,“妝名”的產品不應該有任何治療的廣告口號。
“小字號”產品是衛生部門批準的衛生批號的外用衛生消毒產品,包括消毒劑和衛生用品,如濕巾、衛生口罩等。壹些抗菌藥物,如酮康唑、咪康唑、恩諾沙星等。,可能添加在“小字號”的產品中,主要起到殺滅和消除病原微生物的作用,所以需要遵醫囑使用“小字號”軟膏,不適合濕疹寶寶使用。
“機械名”產品屬於醫療器械。醫療器械是指單獨或組合用於人體的儀器、設備、器具、材料或其他物品,包括所需的軟件。其使用目的包括:預防、診斷、治療、監測和緩解疾病,而非護膚,也不適合寶寶保濕。醫療器械管理的醫用敷料的命名應當符合《醫療器械通用名稱命名規則》的要求,不得含有“美容”、“保健”等聲稱。
所以重點是:給輕度濕疹的寶寶(寶寶有濕疹,但沒有結痂化膿等感染)選擇保濕霜時,可以選擇沒有任何提示的可以治療濕疹的“化妝品”寶寶霜,不要選擇“化妝品”或“機械”的保濕霜。
局部皮質類固醇軟膏
對於中重度濕疹(化膿、結痂、全身性),治療首選是塗抹激素軟膏,這屬於醫學範疇。這類藥物屬於“準字號”。
此類產品需要明確產品中激素的種類、使用時間和使用範圍。比如丙酸氯倍他索激素,大規模使用不能超過2周;治療頑固性斑片狀銀屑病,用藥面積僅占體表5% ~ 10%者,可連續使用4周。每周用量不超過50g;不能塗抹在面部、腋窩、腹股溝等皮膚皺紋處,因為即使短期塗抹也會引起皮膚萎縮、毛細血管擴張等不良反應;不要用於眼睛。[3]
我們可以看到,只要在醫生的建議下定期使用激素軟膏,壹般不會對寶寶的身體產生副作用,所以家長在面對孩子時不要過於恐慌,拒絕使用激素軟膏,以免造成更大的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