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肉動物
在殘酷的大自然中,動物的受傷通常意味著死亡,尤其是獨居的食肉動物。所以老虎、豹子等大型貓科動物在捕獵時以攻擊為主,通常食肉動物會選擇比自己小的動物。為了盡可能避免受傷。
但“站在河邊總有濕鞋”,食肉動物捕獵時難免會受傷。這個時候,他們通常處理傷口的方式是用舌頭舔傷口。這是因為大部分動物的唾液中含有溶菌酶,可以殺菌、清潔傷口,盡量避免傷口惡化,也有利於傷口愈合。
除了治療傷口,食肉動物如果得了瘧疾等疾病也會吃壹些植被。比如獅子拉肚子會找金雞納樹皮。這種樹皮含有金雞納霜,是治療瘧疾的特效藥。
然而,他們能做的也就這麽多了。如果傷口繼續惡化或者感染了病毒,那麽等待他們的只有死亡。其實這也是自然界優勝劣汰的壹種體現。
食草動物
食草動物處於食物鏈的最底層,它們經常被各種食肉動物殺死。即使他們能僥幸逃脫,受傷也是不可避免的。那麽,食草動物是如何處理傷口的呢?
大多數食草動物處理傷口的方式和食肉動物壹樣,但有些智商更高的動物會更高級。比如長臂猿受傷後會用嘴咀嚼香樹的葉子,然後敷在傷口上愈合。
野生動物被病毒感染怎麽辦?
大多數野生動物都攜帶壹些病毒,比如蛇、蝙蝠,但這些病毒身上並沒有明顯的癥狀。在某種程度上,病毒和野生動物是共生的。
但是,有些病毒壹旦被野生動物感染,就無能為力了。比如炭疽,是河馬最大的“殺手”,最大的天敵。而且,河馬是群居動物。壹旦壹只河馬感染了炭疽,整個種群都很難存活,因為炭疽在河馬中的傳播率很高。
此外,還有禽流感、非洲豬瘟等。這些病毒壹旦被家禽或家畜感染,也有非常高的死亡率和傳播性。
所以壹旦野生動物感染了病毒,基本上是沒有解決辦法的。
摘要
野生動物和人類相比,沒有基本的保障。所以野生動物壹旦受傷,只能通過簡單的舔舐進行消毒,壹旦傷得太重,只能等死。病毒也是壹樣,畢竟它們沒有任何藥物輔助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