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琴小王子“VKK”(左)感謝林曉藝醫生(右)的精心治療,保持了他的生活質量。(攝影/張世傑)被譽為“亞洲鋼琴小王子”的鋼琴作曲家許勤毅,在14歲時,莫名其妙地感到腰酸背痛,以為是打籃球造成的運動損傷。6、7年後,他嘗試了針灸、按摩、捏脊等各種療法,徒勞地走上了錯誤的道路。到20歲確診強直性脊柱炎時,全身都硬了。
經過醫生的精心護理,結合運動和理療,以及使用生物制劑抑制體內炎癥反應,他成功控制了病情,在不完美的人生中找到了屬於自己的藍海。“VKK”惋惜地說,強直性脊柱炎不可怕,但如果早壹點知道,我們現在就可以像周傑倫壹樣,有歌有舞有球的精彩人生了。
臺北榮總醫院內科過敏免疫風濕科主任林曉藝博士表示,強直性脊柱炎好發於20至40歲的年輕男性,病因不明。許多患者是在受傷和感染後才確診的。臨床觀察表明,約95%的患者具有HLA-B27免疫抗原基因。臺灣省目前約有654.38+0.3萬人屬於HLA-B27免疫抗原基因,占總人口的5.5%。
幸運的是,他們中只有2-10%的人會因為家族遺傳或傷害加劇基因而患病。所以很多男人當兵時受傷,退伍時生病。而幼年強直性脊柱炎約占1/4,均發生在16歲之前。如果延誤治療,患者會害怕長不高,駝背,手腳關節變形,嚴重的甚至頸椎骨折,全身癱瘓。
與壹般20歲左右的成年患者不同,半數以上的患者會以腰痛為主要表現,16歲之前發病的青少年患者多表現為腳跟、肌腱關節、足底的炎癥,只有4%左右的患者腰痛,更容易被誤認為生長痛而忽視就醫。
值得註意的是,強直性脊柱炎的治療目前通過針對腫瘤壞死因子的生物制劑可以有效延緩病情惡化,維持生活質量,但如果同時有結核病、慢性乙型肝炎、丙型肝病病史,則應仔細監測,避免藥物激活病毒的發作。
強直性脊柱炎小檔案
1.致病因素:自身免疫性疾病、有致病基因的患者、合並外傷、吸煙等因素。
2.發病率:千分之二到四,臺灣約有4萬到5萬患者。
3.流行年齡:20至40歲,男女比例為3: 1。
4.臨床癥狀:腰痛持續3個月以上,疼痛時間常發生在半夜。發病時手臂無法擡起,可能無法彎腰、下蹲、行走困難。全身關節酸痛,疼痛如刀割或針刺。
5.治療類型:鎮痛、抗炎、免疫調節、生物制劑和其他藥物,或手術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