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消炎痛,非甾體抗炎藥,效果較好,鎮痛、解熱、抗炎作用較強,還有抑制肉芽生長的作用。晚上或睡前服用可抑制晨僵,劑量25-50mg,每日口服三次,副作用有惡心、嘔吐、食欲不振、頭痛、皮疹、白細胞減少等。類似制劑有吲哚美辛苯海拉明,用法用量與吲哚美辛相同。
(3)異丁基丙酸1布洛芬、布洛芬的抗炎、鎮痛、解熱作用比阿司匹林強10倍以上,副作用比阿司匹林少。用量為0.2-0.3g,壹日三次口服。
(4)皮質類固醇對急性炎癥作用顯著,長期應用副作用多,停藥後易復發。適應癥為①伴有發熱或血管炎等全身癥狀的嚴重活動性關節炎,肺、心、眼並發癥。②嚴重關節炎不能用其他藥物治療。③血清類風濕因子陽性,血沈明顯升高,類風濕結節陽性。使用過程中要註意副作用和並發癥。開始應用時應先小劑量開始,如潑尼松5-20 mg,口服1-2次,每日1次,有效後再調整至最小有效劑量,或改為隔日療法。為避免全身副作用,可采用關節內註射;適應癥:①少數關節患病,全身癥狀不明顯。②全身用藥後,癥狀基本控制,但幾個關節癥狀不變。③關節急性癥狀明顯,為緩解局部癥狀。醋酸氫化可的松10-20 mg壹般每周壹次關節內註射。膝蓋或腳踝註射後,應臥床休息,以防無菌性壞死。應嚴格消毒,防止感染。
(5)d-青黴胺的作用機制是①解離類風濕因子。②抑制免疫反應,主要對淋巴細胞,③穩定溶酶體膜。④通過絡合銅和鐵,降低了單胺氧化酶、賴氨酸酶和脯氨酸羥化酶的活性,阻止了膠原纖維的交聯;抑制可溶性膠質纖維的形成。青黴胺治療不僅能緩解關節癥狀,還能降低血沈和C反應蛋白,使類風濕因子轉陰。療效優於黃金制劑,服用壹個月以上即顯示療效。因此,該藥應在開始時與其他消炎藥壹起使用。開始每日壹次0.125g,壹周後每周遞增0.125g,四周後每日二至三次0.25g,六個月為壹個療程。這個口有很多副作用,皮疹,骨髓抑制,腎損害。應定期檢查血、尿常規,還應引起消化道癥狀,如味覺喪失、惡心嘔吐等。
(6)卡托普利在分子結構上與青黴胺相似,具有抑制膠原纖維成熟,營養關節腔滑膜增生,擴張血管,改善局部血液循環,促進炎癥吸收的作用;它還具有免疫抑制作用。用法:口服25mg,壹日三次。2周後增至25mg,每日4次,4周後改為50mg,每日3次。最大劑量為50毫克,每天4次。3-6個月為壹個療程。6個月後逐漸減量,長期維持25mg每天1-2次。治療4周後關節腫脹疼痛減輕,3-6個月達到明顯效果。副作用,血壓下降,皮疹。
(7)雷公藤具有消炎、抗菌、調節免疫、活血化瘀、殺蟲的作用。每日劑量為1-1.5mg/kg,分三次服用。或雷公藤合劑,20-30ml,壹日三次。連續使用3-6個月,有效率83.7%。副作用:惡心、嘔吐、腹痛、腹瀉、月經失調、抑制精子生成、肝腎損害、白細胞減少、色素沈著等。
(8)金制劑可能幹擾細胞的生化反應。對關節疼痛、晨僵有明顯療效,還能改善血沈、C反應蛋白,有效率可達70-90%。目前常用的金制劑是硫代蘋果酸金鈉肌苷酸,壹個療程總劑量1.5-2.0g,3個月後或總量達到0.3-0.5g時才能見到效果,副作用:口腔炎、皮炎、胃腸道反應、腎損害、造血系統損害。金制劑有效,但副作用多,可慎用。
(9)免疫抑制劑對本病有壹定療效。常用環磷酰胺,開始65,438+000-200mg,稀釋後隔日靜脈註射,後改為50-65,438+000 mg,每日1次,維持治療。要註意白細胞的變化,預防白細胞減少,副作用有脫發、卵巢功能障礙、出血性膀胱炎等。Afathiprine,與環磷酰胺同劑量,副作用少,50mg,壹天壹次。
(十)免疫增強劑由於本病T細胞功能低下,可使用免疫增強劑。常用左旋咪唑,每周或隔周給藥3天,口服50mg,每日3次,胸腺肽。它可以將未成熟的T細胞分化為具有免疫活性的T細胞,目前仍處於試驗階段。轉移因子可以將致敏淋巴細胞的細胞免疫轉移給非致敏淋巴細胞,使其獲得免疫。它是壹種淋巴因子,是T細胞受到特異性抗原刺激後釋放的物質,能促進T細胞成熟,增強細胞免疫力。每1 ~ 3周皮下或肌肉註射壹次。壹次註射壹個單位(4×108淋巴細胞)。正常淋巴細胞註射後可轉化為免疫淋巴細胞。
(十壹)手術治療急性關節炎劇烈疼痛時,可將局部滲出物抽下來,並註射類固醇消炎藥,然後用夾板固定關節。手腕和腳下垂可以用夾板和理療固定。對於持續性滑膜炎,可以考慮滑膜切除術。對於肌腱斷裂和神經壓迫的患者,應考慮手術治療。後期有關節畸形和嚴重障礙的患者,也可以通過手術治療,如關節成形術、關節固定術、截骨術、人工關節置換術、伸肌腱重建術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