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紀律,不得不說的兩個字是“接納”和“制約”。所以,在讓孩子遵守紀律之前,我們要幫助孩子明確:什麽是允許的,什麽是可以接受的;不允許的應該限制。
但是,這裏所說的接受和限制,針對的是行為本身。之所以這麽說,是因為很多家長不是以行為本身來判斷,而是以自己的情緒來判斷。比如:“睡覺前刷牙”。這條線應該是孩子無條件接受的,但父母心情好的時候,可以協商妥協;心情不好的時候,壹定要做。由於父母執行的標準不同,孩子之間界限不清。
還有壹種情況,父母對某些行為的接受是有條件的。比如孩子第壹次遇到陌生的長輩不打招呼,家長會覺得孩子比較害羞,下次可能會好壹點,所以選擇寬容接納的態度;第二次出現這種情況,孩子還是不打招呼,家長接受了,但臉上明顯有不高興的表情;到第三次、第四次,孩子做不到的時候,家長就不接受了。他們認為孩子不禮貌,教育無效,所以會批評孩子,甚至發脾氣。但是這個時候孩子就會覺得莫名其妙。
所以家長有必要給孩子明確的界限。什麽行為是正確的,可以接受的;當這樣的行為發生時,孩子得到的是表揚和贊美。以及哪些行為是必須限制和不允許的;比如:說謊,當這種行為出現時,就會受到批評和懲罰。
那麽在提出限制時,我們應該註意:
1.限制行為,允許情緒。孩子想買更多的玩具,但事先說好只能買1的玩具。孩子不情願的做了,但是情緒沒有消化。他可能會回家,哭,發脾氣,這應該是允許的,不會造成嚴重後果。畢竟他遵守了協議,這才是最重要的。
2.表達限制時,語言要簡潔客觀。“今天的漫畫在這裏。”而不是“妳看電視看久了,看不下去了。”
3.在實施限制時,父母和孩子不應形成競爭局面。
爸爸:兒子,我在樓下玩了1個小時。該回家吃飯了。"
兒子:“我想玩壹會兒。”
爸爸:“不行,我已經說了不行!”"
這時候的反對意見主要是父親覺得自己的權威受到了挑戰,但並沒有真正去關註孩子想繼續玩壹會兒的願望。
4.應該明確實施限制或紀律。如果已經建立了紀律或者表達了限制,表達的時候也考慮到了孩子的自尊心,那麽就要遵守。例如,孩子和父母在任何情況下都不應該相互接觸,因為有效的教育是建立在父母和孩子相互尊重的基礎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