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偏方大全网 - 偏方秘方 - ?黃芪配伍介紹

?黃芪配伍介紹

黃芪為豆科蒙古黃芪和膜莢黃芪的根,是常用的滋補中藥。味甘,性溫,歸肺脾經。具有補氣升陽、固表止汗、利水消腫、托毒生肌的作用,可治療各種虛證。其兼容性和應用如下:

肺脾氣虛,中氣不足。

黃芪主要入脾、肺經,有補中益氣、升陽之功。黃芪可用於肺脾兩虛,食少便溏,咳嗽氣短,神疲乏力,或氣不攝血,各種出血崩漏,子宮脫垂等患者。如果出現氣虛,人參、白術搭配好,增強補氣功效;大便稀,脾虛食少者,除黨參、白術外,常加茯苓、炒扁豆、炒薏苡仁健脾止瀉。治肺虛、咳嗽、氣喘、氣短、痰稀白者,常與黨參、茯苓、陳皮同用,或與人參、五味子、紫菀同用,以益氣斂肺,如雷勇錢芳補肺湯。如便血、吐血、崩漏等氣虛血不能吸收者,常與人參、當歸、桂圓等配伍益氣補血,見《顏氏濟生方》歸脾湯。

黃芪長於補氣升陽,故中氣下陷導致脫肛、子宮脫垂等臟腑疾病。黃芪是必備藥材。臨床上常與人參、白術、升麻、柴胡同用,以增強舉力,如脾胃學說中的補中益氣湯。現在在這個方子的基礎上,臨床上加了大劑量的枳殼,每次效果都不錯。

防禦不足自汗

黃芪有益氣固表止汗之功,與防風、白術同用,治虛勞自汗,如《丹溪心法》玉屏風散。它還可以與收斂和止汗藥物結合,如牡蠣和浮小麥,以增強止汗效果,如方菊的牡蠣粉。若氣虛陽弱多汗者,可配伍附子、生姜,以補益氣陽、固表止汗,如《顏氏方繼生》之芪唐宓。對於陰虛盜汗,也可以治療。宜與盛迪、黃精配伍,以滋陰瀉火,如石蘭密倉當歸黃流湯。

氣血不足所致瘡癰

黃芪具有補氣升陽、托毒生肌之功,有“瘡聖藥”之譽,故常用於氣血兩虛之瘡。若時間久了膿不潰,則與當歸、川芎、穿山甲、皂角同用。托毒排膿,就像正宗外科手術中的頭三浦。若潰瘍持續時間較長,則與當歸、人參、肉桂、熟地黃、白術等同用。益氣養血,養毒生肌,收口,如方菊的石全大補湯。如小兒痤瘡、虛脫氣虛者,可配伍人參、肉桂、炙甘草,益氣透疹,如《博鑒》保元湯。

四肢麻木和偏癱

黃芪補氣力強,能使血液旺盛。故氣血虛弱導致肢體麻木,半身不遂,可用黃芪治療,如《金匱要略》黃芪桂枝五物湯,即本品與桂枝、白芍、生姜、大棗配伍,以利溫經通絡,調和營衛,緩解痹痛;《益林改錯》補陽還五湯與當歸、川芎、桃仁同用治療中風偏癱。“101選方”蠲痹湯與羌活、防風、當歸等配伍。治療氣血不足的肩臂風濕痹痛。

水腫

黃芪具有利水消腫的作用,適用於脾虛濕阻所致的四肢面部水腫、小便不利。常與防風、白術等同用。如《金匱要略》中的季芳黃芪湯,用於治療慢性腎炎,效果良好。

  • 上一篇:麥迪遜健康:高尿酸怎麽辦?6招教妳降低尿酸值。
  • 下一篇:民間偏方:中醫傷寒診治的制作方法
  • copyright 2024偏方大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