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部穴位存竹穴。
位於額頭下方的凹陷處,按摩促珠穴可以緩解眼睛疲勞,消除眼周水腫。按摩的時候可以用食指輕輕按摩,或者用大拇指掌握太陽穴,再用食指按壓促珠穴!
項英角
位於眼球正下方,兩側鼻翼方便,即按摩項英穴可以消除面部浮腫,防止皮膚松弛。按摩的時候可以用食指慢慢按摩3分鐘!
程江
位於下唇與下巴之間的凹陷處,按摩含髓點可以調節體內激素的分泌,消除面部水腫,保持面部皮膚緊致。按摩的時候可以輕輕擡起頭,用食指和中指按壓這個穴位3分鐘!
球後點
位置在眼尾正下方,臉頰中間,按摩球後面的穴位可以調節腸胃功能,消除廉價的水腫和廢水,幫助面部排毒。按摩的時候可以用中指輕輕施力,按摩三分鐘!
排卵期清潔產品的選擇
排卵期宜選擇清潔效果好的潔面產品,不會給皮膚帶來負擔。潔面後皮膚不會感覺太緊太黏就好。清潔時宜用冷熱水交替,這樣可以增加皮膚表面血管的擴張和收縮,促進差不多的呼吸,達到美容護膚的效果!
中藥穴位按摩+中藥消除面部浮腫承氣穴
描述:下眼瞼有壹個錯綜復雜的血管網絡,為眼瞼提供足夠的水分和營養,以保持眼睛明亮和角膜濕潤。如果用眼過度,睡眠不足,或者過敏性鼻炎反復引起鼻塞流鼻涕,就會導致眼周血液循環不暢,容易產生眼袋和氣泡眼,使臉看起來浮腫。
位置:位於眼睛正下方,眶骨下緣凹陷處,眼輪匝肌上。
方法:從下眼瞼內側開始,用食指輕輕向外按摩,穿過承氣穴後再向外推,直至眼外側。建議睡前和早上起床前按摩10次,午休或工休時按摩5 ~ 10次,既能消除水腫,又能恢復眼睛疲勞,保持眼睛明亮。
中醫說按摩承氣穴、下關穴、頰車穴可以消除面部浮腫,達到瘦臉的目的。
頰車穴和下關穴
描述:很多人在面對緊張和壓力時會不自覺的咬著牙,甚至在睡眠中用力磨牙。長此以往,很容易造成咀嚼肌和咬肌逐漸收緊、隆起,臉型向兩側發展。
位置:頰車穴位於頦骨外側,從耳下沿頦骨後端,壹路向下能感覺到頦骨明顯的轉折處,向前向上能感覺到轉折處明顯的肌肉隆起,向下壓會感覺到明顯的酸痛。下關穴位於顴骨下方,頰車穴上方。
方法:先用大拇指按摩臉頰車穴,放松緊繃的肌肉,再慢慢按壓至顴骨下方的下關穴,每天操作約10至20次,可提拉面部曲線,防止老化下垂,保持面部肌肉和皮膚的彈性。另外,下午和晚上容易頭痛的人,也可以通過按摩臉頰車穴來達到放松和緩解疼痛的效果。
風池穴
描述:風池穴周圍肌肉群較薄,靠近顱骨,所以遇到失眠、緊張或壓力時容易緊張,進而導致面部肌肉緊繃、凸起,整個臉看起來會變大,導致面部循環不暢,長時間出現痘痘、黑斑、暗沈等面部問題。
位置:風池穴位於後腦勺,顱骨下兩個深窩。
方法:風池穴具有驅寒和調節免疫的作用,常用於改善過敏和反復感冒引起的面部浮腫患者。但如果睡前用精油按摩這個部位,還可以放松頭部側面和頭頂的肌肉,改善血液循環,使人睡個好覺,消除面部浮腫。
從中醫的角度來看,面部肥胖主要包括脂肪堆積、水腫和肌肉緊張,其中以水腫最為常見。由於面部皮膚較薄,如果有水的穴位新陳代謝和氣血循環功能不好,下眼袋和兩頰就容易出現浮腫,而且往往還伴有暗沈和斑點。
改善面部浮腫的食物+中草藥1。薏苡仁
薏苡仁味甘,微寒,熱量低,利水除濕,滋養腸胃,能消除水腫,保持皮膚緊致有彈性。所以經常用來改善臉部容易積聚水分,導致眼睛下方浮腫,面部皮膚浮腫,按壓無彈性,面色暗黃,皮膚容易出汗脫妝的情況。薏苡仁對體內濕氣積聚過多引起的四肢浮腫、小便不暢,以及胃腸道無力引起的慢性腹瀉、腹脹也有很好的療效。
2.玉屏風散
中醫表示,玉屏風散由黃芪、白術、防風組成,具有補氣祛濕的功效,可以改善面部浮腫。
中醫指出,含有黃芪、白術、防風的玉屏風散具有很好的益氣祛濕作用,常用於消除上肢水腫,包括面部、頭部、手臂、手指等,特別適合體質虛弱、水分代謝差、睡了壹夜後早上容易起床、面色晦暗的人。此外,玉屏風散還能增強抵抗力,抑制過敏體質接觸臟東西引起的蕁麻疹,改善吃海鮮引起的全身水腫。
3.黃琦
如果人們害怕中藥的強烈味道,也可以在湯裏加入清淡甘甜的黃芪,壹起燉。黃芪是最常見的滋補中藥之壹,它可以將陽氣提升到面部,使面部保持良好的顏色,改善面部循環,避免面部浮腫,避免不必要的水分和毒素積累,防止皮膚衰老,防止暗沈和黑斑的出現。此外,黃芪補氣、當歸補血,如果按5: 1的比例配合使用,可以促進面部循環,達到氣血雙補的效果。
至於脂肪堆積導致的面部肥胖,中醫建議,平時山楂、洛神花、決明子可以促進腸胃蠕動,達到消脂排油的效果,但這些食物有很好的瀉下功能,容易虛弱的人要少吃,普通人也要避免空腹吃。此外,山楂具有活血化瘀的作用,女性應避免在月經期末食用,以免引起經血不斷。
如果是緊張不安、牙齒不自主緊咬造成的咀嚼肌緊繃、臉頰鼓凸的中國人臉型,可以當歸為主食,配合黃芪調理氣血,放松緊繃的神經肌肉;如果晚上睡覺容易磨牙或咬東西,可以用遠誌等藥材鎮靜安神,增加睡眠深度,放松口腔和咀嚼部位的肌肉,改善睡眠不好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