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偏方大全网 - 偏方秘方 - 讀史鐵生的人生如弦

讀史鐵生的人生如弦

第壹次看這本書,是在醫院的腫瘤病房。

2020年初春,壹場突如其來的疫情打亂了我的生活。剛入園的小孫子,因為幼兒園關門,回到了他身邊。我回不了老家了。所有人都呆在家裏抗擊疫情,不允許人們移動。壹開始我以為疫情過了春節就過去了。在我們老家,還有不到15天就要過春節了,於是給我媽做的燒雞、粘豆包、紅豆面包就放在了冰箱裏。沒想到,這壹禁就是幾個月。

6月8日,中小學、幼兒園復課,我和弟弟趕回家看望母親。我媽患有口腔扁平苔蘚,年前去醫院治療就好了。醫生是北京退休再就業的專家。因為疫情,他被家人接了回來。媽媽不能去醫院,藥用完了也聯系不上醫生,只能找周圍的人找偏方。就是在這個時候,母親的病變得嚴重了。我和我哥帶我媽去醫院檢查,已經進入晚期了。

在那些灰暗的日子裏,我只是靠讀書支撐著自己。我讀過李開復的《生而為死》,張賢亮的《習慣性死亡》,艾米·維斯的《前世》,海靈格的《自傳》,《此生為何來》等。就是在這段時間,我看了張鐵生的《旋轉問路》、《人生如弦》、《夾縫中斷筆》等作品。

史鐵生1951出生於北京,1958上小學,1967畢業於清華附中,1969在陜北延安地區插隊。三年後,他因雙腿癱瘓回到北京。發表作品65438至0979。著有長篇小說《靜修筆記》《我的丁壹之旅》等,短篇小說《我遙遠的清平灣》《人生如弦》《老屋筆記》《奶奶的星》等,散文集《我與地壇》《病隙斷筆》《秋思》等。《我遙遠的青萍灣》和《外婆的星》分別獲得1982和1983的全國優秀短篇小說獎,《我的老房子》獲得第壹屆魯迅文學獎,《斷筆》獲得第三屆魯迅文學獎。2010 12.30突發腦溢血去世。

長春電影制片廠廠長劉清在史鐵生的創作中起著重要的作用。他鼓勵史鐵生把知青的生活寫成電影文學劇本。第壹部作品雖然不成功,但給了史鐵生信心,走上了文學創作的道路。1979年,他幫助史鐵生出版了他的第壹部傷痕小說《法學教授和他的妻子》,為史鐵生的創作之路打開了新的局面。

史鐵生寫作道路上的另壹位貴人是劉清的母親媚娘。梅娘是中國現代文學史上著名的作家。1920年生於海參崴,本名孫家瑞。因為早年喪母,所以以“無母”的諧音作為筆名。她的作品以婚戀為題材,在三四十年代聲名大噪,與張愛玲有“南陵北梅”之譽。知道史鐵生在寫小說,媚娘對史鐵生說:“寫這個東西是最要緊的事,有時候要等。”她所說的等待,既是作家對靈感的期待,也是生命個體如何將經歷和經驗積累為思想形態的升華過程。從媚娘的文字中,史鐵生體會到了寫作與生命開始的某種同構關系。後來史鐵生的創作精益求精。《我手寫我的心》,所有的文章都是心靈的作品,離不開媚娘的引導和開導。

生活就像壹根弦,講述了壹個老瞎子和壹個小瞎子的人生故事:壹個老人和壹個小師徒背著七弦琴走村串戶,靠講故事為生。在老瞎子的琴槽裏,有壹張他師傅留下的藥方,告訴他斷了壹千根弦之後,把藥方拿出來吃了藥,就可以讓眼睛重見光明。五十年後,老瞎子終於斷了壹千根弦。他拿出珍藏多年的藥方,卻是壹張白紙。老瞎子沒有跟小瞎子說實話,而是把這張白紙封在小瞎子的琴槽裏,告訴他“妳要破1200塊”,讓小瞎子帶著希望活著。

對於老盲人來說,人生的目標和意義就是斷壹千根弦,用師父留下的藥方重獲光明。當他最後斷了最後兩根弦,打開師父留下的藥方時,上面什麽也沒有,老瞎子感到絕望。壹根弦需要兩點才能繃緊,壹根弦也需要兩點,壹個是追求,壹個是目的。沒有目標,老瞎子的心弦是空的。這時,他想起師父臨終時說的話:“人的壹生就像這根弦...玩好就行了。”。老盲人意識到“壹個人的壹生都被壹個虛構的目的所拉緊,生活充滿了生命。”那些曾經的奔波,爬山,趕路,彈琴,甚至悲傷,焦慮,都變得那麽快樂。同時,老瞎子也認識到了人生的意義:人生的壹切目的都是假設,人生的意義不在於能讓他重見光明的藥方,而在於“真的斷了每壹根弦”的過程

這本書最大的啟示是,壹顆人心需要兩點——“壹是追求,二是目的”。有了這兩根繃緊的心弦——有了目的和追求,人生才有意義。人生的本質不是結果,因為無論我們是誰,最終的結果只有壹個,從自然到自然。生活的本質是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我們不壹定要飛黃騰達,榜上有名。只要我們有追求,有希望,就足夠拉好我們生命中的“弦”。

  • 上一篇:什麽皮膚吃了會變白變嫩?暗黃皮膚的調理方法。
  • 下一篇:我開了好幾個中醫養生方子,那麽服用期間為什麽不吃大蒜、洋蔥、韭菜呢?
  • copyright 2024偏方大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