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為(MD)子宮肌瘤癥狀:子宮出血、腹部包塊、腰腹部疼痛、白帶增多、尿頻、大便不暢等。療程:除月經期外,可以是* * *期。1.用拇指按揉三陰交3~5分鐘。2.用拇指按揉中極1分鐘,力度要輕,以免傷及臟腑。3.壓血海。用拇指和腹部按壓血海3到5分鐘。4.四指在氣海中間壹起按壓,用手掌順時針繞氣海旋轉30次。5.用拇指和指尖捏合谷穴20次。食療:中醫認為子宮肌瘤的病因是氣虛、氣滯、血瘀,可以從輔助氣血、活血化瘀入手進行食療調理。取桃仁9克,山楂9克,大米100克。將山楂、桃仁壹起放入砂鍋中,加水,大火燒開,文火煮20分鐘取汁。將大米淘洗幹凈,加入適量的水和藥汁壹起煮粥。月經量大的女性不宜食用。痛經,子宮肌瘤的上頜、中頜、副頜、下頜,專門用於治療生殖系統疾病。如果患有痛經、子宮肌瘤等疾病的女性,在這四個穴位有很多痛點。只要找到這周圍的痛點,按下去,就能達到很好的療效。經絡是流動的,而且是定向流動的。膀胱經是自上而下,腎經是自下而上。艾灸調經艾條艾灸20分鐘,每日1次,可用於治療婦女月經不調、腹虛身寒、大小便不利等癥。上顎主治:月經不調,白帶增多,遺精,陽痿,排便困難,腰骶疼痛,腰膝酸軟。位置:骶區,正對1骶後孔。主治:月經不調、帶下、遺精、陽痿、小便不利、腰骶疼痛、腰膝酸軟。位置:骶骨區,第二骶後孔右側。中頜主治:月經不調,帶下,遺精,陽痿,大便不利,腰骶疼痛,腰膝酸軟。位置:骶骨區,第三骶孔右側。膀胱經和腎經是相通的,所以膀胱經和腎經會有反應;* * *腎經、膀胱經也會有反應。膀胱經和腎經是完全相通的,只是從小腳趾外側到陰處分開。走在人體外側的是膀胱經,走在人體內側的是腎經。《種玉書》主治:補腎溫陽,調理下焦。主治:腰酸背痛、痢疾、腎虛、坐骨神經痛。位置:骶骨內,第三骶後孔水平平,在骶正中脊旁1.5寸。在雙側髂脊與脊柱連線的交點處,向下推4個椎體,外側開口為2指。白煥舒的主治是:補腎、固精、調經。主治:月經不調,遺精,腰腿痛,下肢癱瘓。位置:骶骨內,第四骶後孔水平平,在骶正中脊旁1.5寸。在雙側髂脊連線與脊柱的交點處,下推5個椎體,側開口為2個橫指。主治下頜:月經不調、帶下、遺精、陽痿、排便困難、腰骶疼痛、腰膝酸軟。位置:骶骨區,第四骶後孔右側。主治:清熱利濕,補腎固帶。主治:腹瀉、痔瘡、便血、陽痿、出汗、瘙癢。定位:骶尾部0.5寸,尾骨尖附近。俯臥,沿著脊柱向下觸摸末端,距離為0.5英寸。本文摘自《女性經絡穴位保養圖譜》/查薇(MD)/都市文化有限公司。
上一篇:為什麽說西醫是科學,中醫不是科學?下一篇:補脾腎陽虛的中藥方劑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