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偏方大全网 - 偏方秘方 - 什麽是幹炎?

什麽是幹炎?

肛門隱窩炎,又稱肛竇炎,是指肛門牙列內肛門隱窩的炎癥性病變。常引起肛周膿腫,中醫稱之為“臟毒”。它是肛門感染的常見病,常並發肛門乳頭炎,使乳頭肥大。同時也是化膿性疾病的重要誘因。由於癥狀較輕,容易被患者和醫生忽視。肛門竇位於牙齒和相鄰肛柱的基部之間。呈半月形,開口向上,袋狀深約3 ~ 5毫米..底部有壹個肛腺開口。肛門腺是內分泌腺,分泌的粘液通過括約肌收縮擠出來潤滑腸壁,方便排便。肛管長度約3 ~ 10 cm,到達坐骨直腸窩和盆腔直腸窩。

肛竇炎的診斷通常需要以下兩項檢查:

1,肛門指診:括約肌緊張,肛竇及乳頭硬結、壓痛。

2、肛門鏡檢查:肛竇、肛門乳頭充血、發紅。

癥狀

1,急性腹瀉後,肛門墜脹感輕松,但上廁所時解不開或解大便很少。

2、肛門疼痛、不適和隱痛,排便時加重。

3、糞便中可含有少量粘液和血液。

4、肛門乳頭肥大可出肛門。

5、肛門指診檢查括約肌張力、肛竇和肛門乳頭壓痛。

6、肛門鏡檢查肛門竇、肛門乳頭充血和發紅。

肛竇炎的並發癥

肛竇炎的兩個主要並發癥是:

1,肛乳頭炎;

2、肛門乳頭肥大。

肛門乳頭炎的治療

壹、肥大肛門乳頭結紮

適應癥:肛門乳頭肥大,蒂粗。

【原理】阻斷供血使其自然壞死脫落。

[特點]操作簡單,療效可靠。

[操作步驟]

取截石位或左側臥位,不麻醉常規消毒肛管,打開肛門,用蚊式止血鉗夾住肛門乳頭根部,鉗下用10絲線結紮。術後根據肛門開放性傷口更換敷料。

【操作要點】夾乳頭根部時不要夾肛管皮膚,以防疼痛。

二、肥大的肛門乳頭切除術

適應癥:肛門乳頭肥大,蒂小。

【原理】切除病竈,鉗夾止血。

[特點]操作簡單,療效可靠。

[操作步驟]

肛管常規消毒後,用滅蚊鉗夾住微小乳頭根部,用刀或剪刀將乳頭剪下,放置3-5分鐘,再將鑷子抽出。如有滲血,填充止血粉棉球或腎上腺素棉球。術後根據肛門開放性傷口更換敷料。

肛竇炎手術後常見並發癥

除了尿瀦留,肛竇炎的常見術後並發癥包括以下:

①出血:術後壹般無大出血。如有單純滲血,可用紗布填塞止血,必要時可局部加腎上腺素;也可以用雲南白藥噴灑傷口或用明膠海綿止血。

②感染:肛門汙染的機會很多,但由於血供豐富,實際感染傷口的很少。術後定期坐浴,合理清潔換藥,可加速傷口正常愈合。

③糞便嵌塞:由於肛竇炎術後排便可刺激引起肛門疼痛,患者有意控制排便,使直腸內形成糞便嵌塞。治療方法很簡單,38℃生理鹽水灌腸即可。

保守療法

可用溫鹽水坐浴,保持該部位清潔,可在肛竇底部塗抹5% ~ 10%硝酸銀溶液,每日1次。也可以用30 ~ 60毫升橄欖油灌腸。也可以用各種痔瘡栓,痔瘡膏。同時,口服抗生素可用於治療引起該病的腹瀉等腸道感染;或者使用瀉藥使糞便排泄正常,如馬人潤腸丸。由於肛竇的解剖和生理特點,其竇口向上,積聚的糞渣、膿液不能完全排出,大部分不能完全治愈,只能緩解癥狀。

1,飲食調整,多吃水果蔬菜,多喝水,禁食辣椒,禁止飲酒。

2、保持大便通暢,防止便秘。便秘可用潤腸制劑或開塞露適當治療。

3.適當口服消炎藥。

4.痔瘡栓局部應用。

5、藥物灌腸。

6、保持肛門清潔,早晚用鹽水洗澡。

手術治療

藥物治療無效的肛竇炎患者,或有肛竇膿腫,或有肛乳頭肥大、隱匿性瘺者,應進行手術治療,只要治療方法為肛竇切開術、肛竇切除術即可。

(1)肛竇切開術

適用於單純性隱匿性炎、化膿或隱匿性瘺患者。

操作方法:先給肛門消毒。在局麻或舒窈點麻醉下,患者取截石位或兩臥位,在肛門鏡下暴露病竈,沿肛竇作縱向切開,使引流通暢。傷口用黃連素紗布或生肌玉紅膏紗布壓迫止血。患者術後每天排便後坐浴,局部換藥用生肌玉紅膏。

(2)肛竇切除術

適用於肛竇炎、乳頭肥大患者。

操作方法:首先對肛門進行消毒。在局部麻醉或舒窈點麻醉下,病人取截石位或側臥位。雙葉肛門鏡下,病竈暴露。將肛竇和肛瓣做壹個長約1cm的縱向切口,深到足以切除部分內括約肌,取出感染的肛腺及其導管,結紮出血點。用彎曲的止血鉗夾住切口壹側的肛管和粘膜,與增生的肛門乳頭結紮在壹起。然後對側切口同樣處理,術後處理同上。

肛竇炎自我治療

肛竇炎又稱肛隱窩炎、肛腺炎,是由於直腸末端的肛竇與肛管連接處空間狹窄,呈壹組環狀凹陷,易被幹燥堅硬的糞便或異物(魚刺、竹簽、骨頭等)損傷。)在糞便裏,然後感染化膿。肛竇炎如果不及時治愈,很容易導致肛周膿腫和肛瘺,造成肛周反復腫脹、疼痛、流膿潰瘍等癥狀。

若肛竇炎尚未達到手術治療的程度,可遵醫囑采取保守治療:將花椒或中藥(防風、白芷、花椒、黃柏、陳皮、甘草各10g,蛇床子8g,苦參18g,黃連6g)煮沸,加水煎煮兩次,取汁500 ml,100ml/。肛門內註射抗生素軟膏,每日2 ~ 3次。同時可口服新癀片4片,每日2次,酒後服用。同時,治療引起疾病的腹瀉等腸道感染,或使用瀉藥,如馬人潤腸丸,使糞便排泄正常。

大黃淵明湯治療肛竇炎

主治:清熱燥濕,活血止痛。適應癥:肛竇炎。

處方組成:大黃20克,元明粉50克,黃連20克,黃柏20克,乳香20克,水煎成400毫升,早晚兩次灌腸,每次40-60毫升,肛門內滯留20分鐘。

臨床療效:治療10例,全部痊愈。

新生兒肛竇炎的治療

1,肛門局部清潔:可用溫熱的3%硼酸溶液坐浴或外洗。壹天三次,腹瀉病兒適當增加清洗次數,其他寶寶排便後壹定要洗1次;[2]

2.肛門或直腸應用抗感染藥物:可用1%黃連素溶液浸泡的棉球敷於肛門,下次換尿布時丟棄,再重復敷數天;也可用註射器抽取1%黃連素溶液1-2 ml,將拔下針頭的註射器接口插入肛門內,直接灌入肛門內,每日2-3次,連用3-5天;其他如喜療妥、百多邦、復方新黴素軟膏等也可使用;

3、解除肛門括約肌痙攣:壹般用1: 5000阿托品滴在人群15分鐘前出奶,每次2-4滴,如果滴完後面部明顯發紅,可減少滴數。這種藥可以減少“吸奶→排便→哭鬧”的連鎖癥狀,緩解病兒的肛門疼痛。如果生病的孩子哭得好些,可以停藥。

4.服用抗生素:可選用對大腸桿菌、厭氧菌敏感的藥物,如立白停、Terexian、甲硝唑等。局部壓迫流膿時必須使用抗生素。

中醫治療方案

臨床上肛竇炎表現為濕熱下註,肛門熱毒,陰虛內熱,氣虛下陷。針對不同的病因,采取不同的治療方法。

(1)清熱利濕:每當肛門潮濕不適時,偶有刺痛,排便時加重,粘液量多,排便次數增多;或腹痛、腹瀉、腹瀉、肛門灼熱、糞便呈黃色和褐色;或心煩口渴,小便短赤,舌紅,苔黃膩,脈滑的患者。多半是因為濕熱下註。

(2)清熱解毒:每當肛門有灼痛感時,皮膚紅腫、糜爛、疼痛。變質;或腹瀉、大便幹燥、舌紅、苔黃、脈數多為肛熱毒所致。治療要清熱解毒。

(3)滋陰清熱:每當有肛門不適時,似痛非痛,似脹非脹,大便時脹痛加重,粘液中混有血絲,或手足潮熱、盜汗、口幹;或便秘、舌紅苔黃或少苔、脈數多為陰虛內熱所致。宜滋陰清熱。

(4)益氣解郁:每當出現肛門腫脹不適,有時粘液溢出肛門,質清而稀;或者臉色蒼白,少了生氣和慵懶;或者拿騷拉稀。患者舌質淡、苔白、脈弱,多為氣虛下陷所致。理氣解郁。

  • 上一篇:糖醋疙瘩的腌制方法
  • 下一篇:重度痛經除了不吃涼的以外還需要註意什麽?有什麽治療方法和偏方嗎?
  • copyright 2024偏方大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