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睛出血是指球結膜下小血管破裂引起的出血,呈鮮紅色,點狀,邊界清楚,看起來像胭脂塗抹。因此,“辨證施治的準則。《門上七種病》說:“妳看到壹點或壹片紅血絲,看起來像胭脂塗抹,也是真的。”驗姚信、眼科金鏡,均稱“胭脂樣病”。《眼科手稿》(作者不詳)名為《血逆眼》。梁漢芬的眼科講義叫“眼白凝脂”。中醫現代眼科簡稱“白睛出血”。
癥狀由鮮紅色變為深紫色,再變為黃褐色,大小和位置不壹致,然後消失,不留痕跡。眼部沒有任何不適,偶爾有眼腫和澀感,兩周內可以吸收更多。《診爻函》將此病列入“目赤”壹章。據臨床觀察,雖然眼睛都是紅色的,但都有不同程度的畏光、出血(左眼和右眼)、疼痛等癥狀。此外,兒童咳嗽、婦女月經不調常可引起“眼白出血”,這都是其他眼病(同時表現為兒科和婦科疾病)引起的,故應加以區分,另有專文,不在本文討論範圍之內。
[識別]
風熱犯肺,目赤出血:癥見咳嗽,胸痛,咯痰黃稠,口渴,頭痛,微惡風寒,多汗,咽痛,大便幹燥,舌尖紅,脈浮。
風寒襲肺,目赤出血:咳嗽,胸悶,咯痰稀,惡寒發熱,無汗,頭身疼痛,脈緊,舌苔薄白。
燥熱傷肺,眼白出血:眼睛幹澀,頭痛,體熱,全身酸澀,口渴咽幹,幹咳無痰或痰少而粘,舌尖紅,脈浮細。
肝火上炎,目赤出血:頭痛,目脹,頭暈,口苦耳鳴,胸脅刺痛,煩躁不安,小便黃,脈數,舌紅苔黃。多見於高血壓患者。
陰虛火旺,目赤出血:表現為睡眠不安,口幹嗜酒,舌紅脈數。
跌打損傷白睛出血:頭痛、眼腫、脈弦數、舌淡紅、苔薄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