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偏方大全网 - 偏方秘方 - 誰有整本古代醫書?當歸進補什麽人參進補什麽那個~ ~ ~

誰有整本古代醫書?當歸進補什麽人參進補什麽那個~ ~ ~

這個嗎?

收錄了四百種藥味的歌曲集

每種藥的性質各有千秋。溫涼、寒熱,宜補宜瀉。

君、臣、輔利用之,反之則畏惡見善見惡。

1.人參

人參味甘,能大補元氣,止渴生津,調理營養健康。

2.膜莢黃芪

黃芪性溫,能止汗固表,托瘡生肌,氣虛有余。

3.白術

白術性溫,健脾和胃,止瀉除濕,化痰。

4.茯苓皮茯苓(白茯苓和赤茯苓)。

茯苓味淡,滲濕通竅,化痰生津,疏通水道。

5.歐亞甘草

甘草。甘溫,調和諸藥。烤之時溫,生之時瀉火。

6 .當歸

當歸味甘性溫,生血補心,扶虛益損,祛瘀生新。

7 .白芍

白芍性酸寒,能補元氣,瀉腹痛,虛寒不宜合用。

8.赤芍

白芍性酸寒,能瀉下散結,破血通經,產後勿使。

9.聖地福:新鮮的盛迪。

生地微寒,可降溫,蒸骨,涼血。

10.地黃

地黃微溫,滋腎補血,益髓填精,黑胡子黑發。

11.麥冬

麥門冬性味甘寒,止渴除煩,養心清肺,虛熱安神。

12.蘆筍

天門甘寒,肺痿癰,化痰止咳,平喘清熱有功德。

13.黃連(川連)

黃連味苦,瀉心(驟言(hū)),清熱明目,稠腸止痢。

14.黃芩

黃芩苦寒,枯瀉肺火,清大腸,濕熱皆可用。

15.黃柏

黃柏苦寒,降火養陰,濕熱蒸骨,出血尚可。

16.梔子花

梔子性寒,解郁心煩,嘔吐胃痛,降火利水。

17.連翹:連翹心

連翹味苦性寒,能消癰、聚氣、凝血,性溫,具有可比性。

18.石膏

石膏涼性可瀉胃火,生津止渴,緩解頭痛,緩解肌肉緊張。

19.雲母

滑石寒沈,滑,助開竅,止渴除煩,濕熱可治。

20.貝母:川貝母、大象貝母。

貝母微寒,止咳化痰,肺膿腫肺痿,解郁除煩。

21.大黃(川軍、織錦)

大黃性苦寒,實熱積聚,痰液排出水外,閉juān其疏。

22.柴胡屬

柴胡味苦,能瀉肝火、寒熱、瘧疾。

23.千戶

前胡性微寒,鎮咳化痰,寒熱頭痛,飽脹不安。

24.升麻

升麻性寒,清胃解毒,升沈,牙痛可除。

25.桔梗

桔梗味苦,可治咽喉腫痛,增加載藥量,益胸。

26.紫蘇:紫蘇的葉子和莖。

紫蘇葉味辛,疏風散寒,莖下諸氣消痞。

27.麻黃:麻黃根

麻黃味辛,表汗,體熱頭痛,發散風寒。

28.野葛:野葛

葛根味甘,祛風散結,溫瘧,止渴解酒。

29.薄荷

薄荷性潑辣,清頭目,祛風散熱,蒸骨宜服。

30.防風

防風甘甜,可以祛除頭暈,關節痛,以及各種風口。

31.荊芥

荊芥味辛,能清頭目,發汗祛風,治瘡化瘀。

32.細辛

細辛辛溫,用於治療少陰頭痛,開竅通關,風濕。

33.羌活根

羌活微溫,祛風除濕,身痛頭痛,舒筋活絡。

34.獨自生活

壹個人生活很辛苦,脖子很難放松,而且腳很濕,各種風能都可以去除。

35.知母

知母味苦,能清熱止渴,骨蒸發汗,化痰止咳。

36.白芷

白芷辛溫,陽明頭痛,風熱瘙癢,流膿為常見。

37.槁本

槁本的溫度,除頭頂外,散寒祛濕,普通感冒都能控制。

38.香附

香附味甘,能解郁止痛調經,甚至消除隔夜食物。

39.烏藥根

烏藥味辛溫,心口腫痛,小便滑利,壹般適用於補氣。

40.枳實

枳實味苦,助消化,消腫,除痰,沖壁。

41.枳殼

苦橘微寒,氣促腸寬,胸中氣結,脹滿。

42.附豆蔻:豆蔻花和豆蔻殼。

豆蔻辛溫,能化痰、溫中、行氣、止嘔、和胃。

43.青皮

青皮味苦性溫,能攻氣郁,切硬平肝,和胃而食。

44.陳皮:橙白色、橙紅色。

陳皮性辛,適氣寬膈,留白調胃,化痰消白。

45.蒼術

蒼術味苦溫,脾燥濕,發汗寬和,化痰。

46.厚樸

厚樸味苦性溫,消脹止瀉,見效不慢。

47.附南星:膽汁星

南星熱可治風痰,破強直,風驚。

48.半夏

半夏性味辛,健脾燥濕,有痰厥、頭痛、咳嗽嘔吐等癥。

49.廣藿香

霍心香溫,能止嘔,散寒,主要是霍亂。

50.檳榔

檳榔性味辛溫,能破氣殺蟲,祛痰利水,療後去重。

51.腹部皮膚(大肚子皮膚)

腹部皮膚微溫,可降膈氣,和胃健脾,消除水腫。

52.莫斯拉

香薷味辛,暑熱澀便,霍亂水腫,可除煩退熱。

53.扁豆輔料:扁豆衣和扁豆腐。

扁豆微溫,轉筋吐逆,下氣和中,酒精毒性可轉毒。

54.豬苓

豬苓味淡,能利尿通淋,消腫除濕,多服傷腎。

55.澤瀉

澤瀉味甘,性寒,能消腫止渴,除濕通淋,止汗。

56.木通

寒因木阻,熱閉小腸,疏竅通絡,最能導滯。

57.車前草:車前草

車前子性寒,溺後目赤,小便可通,大便可實。

58.地骨皮

寒骨膚,肌松退熱,汗骨蒸,強涼血。

59.木瓜

木瓜味酸,濕腫腳氣,霍亂轉筋,腳膝無力。

威靈仙

淩薇味苦性溫,有腰膝冷痛、化痰結痂癖(pǐ)和風濕。

61.牡丹皮

牡丹苦寒,破血通經,血熱無汗骨蒸。

62.玄參

玄參味苦性寒,清無根火,消腫蒸骨,補腎也可。

63.沙參

沙參沙參味甘,能消腫排膿,養肝益肺,清熱祛風。

64.丹參

丹參味苦,能破積調經,生新祛邪,消帶崩。

65.苦參

苦參味苦,癰腫,疥瘡,血腸風,眉紅。

龍膽草

秦艽味苦性寒,可治目赤疼痛、下焦濕腫、肝經熱煩。

五加皮

刺五加皮具有溫補肌膚、祛痛風關節痛、強步強筋、益精止血的功效。

68.自衛(木防、漢防)

預防感冒、風濕腳痛、膀胱積熱、消癰消腫。

69.地榆

地榆性寒,血熱可用,血痢可崩,金瘡可止痛。

70.沈復

沈復填充心臟,緩解恐懼,健忘,並消除憤怒。

71.遠誌

遠處天邊的溫度,能驅走驚悸,安神定誌,讓人記憶更深刻。

72.酸棗:酸棗樹皮

大棗味酸,斂汗驅煩,多與生同眠,不與炒同眠。

73.菖蒲

菖蒲性溫、喜、助,除痹祛風,妙不可言。

74.白子仁

白子味甘,養心益氣,斂汗潤腸,治驚更甚。

75.易智仁

益智安神,補氣,溺遺精,嘔吐都治。

76.甘松

甘松味美,善祛邪氣,治體香肌,治心腹痛。

茴香

茴香性溫,可除疝氣、腹痛、背痛,和中暖胃。

八角茴香

八角,疝氣腳氣,膀胱腫痛,止吐開胃。

79.幹姜塊

幹姜有刺激性味道,說明它能解表寒,苦炮能驅寒,尤其是虛寒。

80.烏頭

附子辛熱,不能行,肢冷,有歸陽之功。

81.川烏

川吳熱,搜風入骨,濕寒疼痛,破事。

82.木香(木香)

木香微溫,散結和胃,調風能,瀉肝肺。

83.沈香

沈香能降氣、暖胃、逐邪,通天通地更佳。

84.紫丁香花

丁香性味辛熱,能消除寒吐、胸痛、暖胃。

85.砂仁

砂仁性溫,養胃消食,止痛安胎,行氣破滯。

86.山蒼子

雅承氣辛,除腫、消食、化痰,能驅寒。

肉桂

肉桂辛熱,善通血脈,腹痛虛寒,溫補皆可得。

88.桂枝

桂枝梗,跨臂跑,止汗舒筋,治手足關節痛。

89.吳茱萸

吳茱萸辛熱,可調理疝氣,肚臍腹冷痛,酸水可治。

90 .延胡索

鹽湖中的溫度,心臟驟痛,通絡活血,降血。

91.薏苡仁(薏苡仁)

薏苡味甘,專治燥濕痹痛、肌肉攣縮、肺膿腫、肺痿。

92.肉豆蔻

肉豆蔻辛溫,脾胃虛寒,瀉不盡,功可達。

93.砂仁

草寇溫心,治感冒,攻胃,引起疼痛和嘔吐,可吃可不吃。

94.訶子

訶子味苦,澀澀止痢,祛痰平喘,降火斂肺。

95.草果

草果味辛,可助消化,消腹脹,止瘧祛痰,解除瘟疫。

96.長山

常山苦寒,斷瘧化痰,解傷寒,擴水。

97.高良姜:豆蔻

高良姜性熱,氣溫低則霍亂轉筋,酒食皆可攻。

山楂

山楂味甘,磨掉肉,治疝氣生瘡,消腫健胃。

99.神曲

神曲味甘,開胃消痰,調理中氣下氣。

100.麥芽

麥芽味甘,性溫,能消除隔夜食物,使心臟膨脹,活血化淤。

  • 上一篇:低血壓的人要多吃。
  • 下一篇:吃了蒲公英可以餵寶寶嗎?
  • copyright 2024偏方大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