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偏方大全网 - 偏方秘方 - 牙痛針灸紮在哪裏?牙痛針灸是怎麽治療的?

牙痛針灸紮在哪裏?牙痛針灸是怎麽治療的?

1大椽穴位置:1胸椎在棘突下,側開1.5寸。

針刺法:患者取坐位或仰臥位,穴位常規消毒後,迅速斜向刺入皮膚0.5-0.7寸,然後慢進快出,提拉扭轉。患者感受到針刺後,連接針柄上的電麻醉機兩極,通過開機調整頻率和波型,使患者能夠耐受。每5分鐘斷電1次,針保持30分鐘。

點評:大椎穴是太陽膀胱經的穴位,連接腎,腎主骨,齒為骨;另壹個大的是八會穴的骨穴,是骨精、氣匯聚的地方。電針使氣血運行順暢,癥狀自然消失。

內庭穴位置:足背第二、三跖骨交界處前方凹陷處。

針灸:取坐位或仰臥位,僅取牙痛對側內庭穴,用13mm長的毫米針挑、撚、提、插,針感強烈。同時,指導患者按摩患牙或上下牙咀嚼食物,留針15-20分鐘,針完後用三棱針紮針點,放血3-10滴。

點評:內庭為胃經行穴,屬水。刺激內庭穴有水抑火的作用,三棱針刺放血有瀉熱的作用。兩者結合具有清熱解毒的作用,從而達到止痛的效果。

太溪穴位置:足踝尖中間微凹陷處。

針灸:取左痛,右痛。如果壹側無效,可以兩側取穴。使用13 mm bo針頭垂直插入針頭。刺透骨面後,繼續扭轉5-10分鐘,5-10分鐘。在針灸過程中,患者會感到腳踝內側疼痛和沈重。

點評:中醫認為腎主骨生髓,牙除骨。腎中精氣不足,牙齒憔悴,容易松動。腎陰不足,牙齒得不到滋潤,虛火發炎,牙齦灼傷,疼痛。太溪穴位於足踝尖端,內踝被陰虛的腎經所環繞。它的脈絡是“腳踝在後,不要走在陽光下。”

4.太沖穴定位:足背側,跖骨間隙後部凹陷處1。

針刺方法:取患側厥陰肝經太沖穴,常規消毒,撚針0.8-1.0寸,風火牙痛用瀉法,虛火牙痛用瀉法,每10分鐘施針1次,留針30分鐘。

點評:太沖穴既是肝經的穴位,又是原穴,肝腎同源。刺激太沖不僅具有疏肝理氣、通絡活血的作用,還具有補腎養陰、柔肝解痙、清熱消腫的作用。

  • 上一篇:更年期月經不來怎麽調理,月經不調吃什麽食物調理。
  • 下一篇:反流性食管炎:胃悶灼熱2個月,表現為肝胃不和,濕濁受阻。如何看待?
  • copyright 2024偏方大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