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偏方大全网 - 偏方秘方 - 眩暈怎麽調理?

眩暈怎麽調理?

眩暈,通常稱為頭暈,是壹種常見的癥狀。輕度發作是短暫的,仰臥閉眼壹會兒即可恢復正常;重病患者就像坐在汽車或船上,感到天旋地轉,甚至站立不穩。大多數患者病情時輕時重,其他癥狀持續時間較長。多見於高血壓、動脈硬化、貧血、神經官能癥、耳源性眩暈等疾病。手部按摩對治療眩暈有效。但患者壹定要配合醫生查找原因,積極治療原發病。手部按摩可作為綜合治療中的壹種輔助方法。臨床治療表明,對於內耳眩暈癥、迷路炎、運動病、基底動脈供血不足、全身性疾病引起的眩暈,采用手法按摩配合中藥治療,效果良好。【按摩取穴】經絡穴位:內關、陽谷、鄭智等。反射區:垂體、小腦和腦幹、大腦、頸部、內耳迷路、耳朵、眼睛、肝臟、腎臟、腎上腺、甲狀腺、脾臟等。反應點:心臟點等。全息穴:頭皮穴等。【按摩方法】揉或捏內關200次,陽谷、鄭智各50次;點擊腦垂體,小腦和大腦。腦、內耳迷路、耳、眼、肝、腎各200次,腎上腺、甲狀腺、脾臟。頸1OO次各壹個;按摩中心點300次,捏關節點500次。每天按摩1次,l個月壹個療程1,根據治療情況可持續3-4個療程。眩暈患者應註意飲食起居,調節寒性和溫度,避免過度疲勞;定期測量血壓,戒煙戒酒,小心房事,保持情緒穩定,避免精神刺激。眩暈發作時,應仰臥閉眼,保持環境安靜,飲食清淡,少食多餐。如果反復出現頭暈,不宜在高空或水上作業。高血壓患者突發眩暈應考慮中風先兆。藥理:藥效學本品可改善椎基底動脈供血不足,調節前庭神經系統,治療各種中樞性和周圍性眩暈,抑制嘔吐和眼球震顫,抗運動病。本品也有微弱的外周抗M-膽堿作用。藥代動力學本品經胃腸道吸收,服藥後65438±0.5 ~ 3小時血藥濃度達峰值。半衰期為4小時。以最初的形式從尿中排出。【藥理】本品能擴張痙攣血管,增加腦動脈血流量,尤其是基底動脈血流量。此外,本品可調節前庭神經的異常沖動,抑制嘔吐中樞,改善眼球震顫,故可用於頭暈嘔吐患者。本品無抗組胺作用,無鎮靜作用,無麻醉增強作用。藥代動力學本品口服後經胃腸道吸收,血藥濃度達峰時間為1.5 ~ 3h,代謝產物經尿液排出。適應癥:用於各種疾病(如椎基底動脈供血不足、美尼爾氏病、自主神經功能障礙、高血壓、低血壓、頸性眩暈、外傷或藥物中毒)引起的頭暈、嘔吐及手術麻醉後的嘔吐;它可以預防和治療暈動病。本品可用於治療各種原因引起的眩暈,如椎基底動脈供血不足、梅尼埃病、自主神經功能障礙、頸性眩暈、運動病等。臨床觀察表明其有效率在80%以上。本品療效高,無嗜睡或過度興奮等不良反應,不影響人員正常工作,可作為治療眩暈的主要藥物。用法用量:成人壹般口服,25-50mg壹次,壹日三次。[處方及規格]鹽酸地芬尼多片25mg口服,25-50mg壹次,壹日三次。【用法用量】鹽酸地芬尼多片25-50 mg壹次,壹日三次。肌肉註射,每次10 ~ 20 mg,每日1 ~ 2次。[配方及規格]片劑:25mg//片。註射液:10毫克/毫升。慎用:因本品有輕度抗M-膽堿作用,青光眼、胃腸道或尿路梗阻性疾病、心動過速者慎用,腎功能不全者禁用。青光眼患者慎用,腎功能嚴重損害和過敏患者忌用。不良反應:主要是口幹和輕度胃腸不適,停藥後可消失。此外,據報道,可能出現幻聽、幻覺、定向障礙、精神錯亂、嗜睡、焦慮、抑郁和抗M-膽堿作用,以及偶爾出現短暫性低血壓、頭痛和皮疹。主要表現為口幹、胃部不適,少數患者有耳鳴、藥疹、手腳發冷、食欲不振、嗜睡、心悸等。各種副作用的總發生率約為10%。上述副作用的發生不影響繼續治療。—壹般停藥後消失。相互作用:先服用地芬尼多可降低阿撲嗎啡在治療中毒時的催吐作用。本品可與其他藥物合用,增加腦部供血,可增強其抗眩暈作用。眩暈患者平時要註意勞逸結合,避免疲勞,保持充足的睡眠,避免情緒波動。焦慮、憤怒、緊張、恐懼、焦慮等。可能都會引起頭暈。註意飲食清淡,不飲酒,絕對臥床休息,眩暈發作時不要左右搖頭。
  • 上一篇:怎樣可以快速去眼袋?
  • 下一篇:禿頂的原因有哪些?
  • copyright 2024偏方大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