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夏季悶熱的氣候中會感到很不舒服,大量出汗,大量消耗,苦夏之苦,暑濕邪氣很容易乘虛而入。此外,如果由於飲食起居等不良生活習慣導致脾胃功能受損,濕邪也會由內而生。
體內有濕的表現。
頭暈腦脹,口苦膩,食欲不振,胸悶腹脹,體虛乏力,便溏,小便不利,浮腫,舌苔厚膩等。
中醫說“千寒易去,壹濕難除。”濕氣的性質是揮之不去,黏黏的,像口香糖粘在衣服上,很難去除。所以祛濕要靠我們在日常生活中註意調養。在此,給大家介紹幾個通過飲食和保健可以輕松祛濕的妙招。
健脾化濕消暑飲食
飲食方面,應多選擇具有清熱解暑、祛濕健脾作用的食物,如薏苡仁、赤小豆、綠豆、白扁豆、茯苓、山藥、南瓜、冬瓜、西瓜、烏梅、番茄等。
紅豆薏米水
制作方法:紅豆50克、薏米50克洗凈後放入鍋中用水煮至米豆熟。
功效:健脾祛濕,利水消腫。
冬瓜排骨湯
制作方法:準備排骨冬瓜500g,薏米80g,香菜適量,姜片適量,鹽適量,白醋適量。高壓鍋加水,將排骨和薏米放入鍋中,加入姜片和白醋。大火燒開後小火燉40分鐘,減壓開蓋,放入冬瓜,開蓋煮至冬瓜熟,最後放入適量鹽和香菜。
功效:解暑、利尿、減脂、美容。
姜湯足浴阜陽曲韓
足浴養生不是冬天的專利,夏天泡泡多,能祛濕解暑,疏通經絡,扶陽驅寒。輔以溫性藥材,如生姜、艾葉、花椒、肉桂等。,補陽效果更好。
姜艾葉方
方法:將生姜(皮子)200克、艾葉30克洗凈搗碎,放入鍋中,加適量水煮沸20~30分鐘。待水自然冷卻變暖後,倒入盆中泡腳20分鐘,可緩解感冒和感冒引起的頭痛癥狀,睡前泡腳效果更佳。
功效:祛風散寒,溫經除濕。
穴位按摩有益於腎和脾
腿部有很多重要的穴位,都有祛濕健脾的作用。妳不妨在業余時間多拍打按摩,能有效排出濕氣,預防疾病,保護健康。
銀嶺泉
位於小腿內側,拇指沿小腿內側脛骨向上推至膝關節下凹陷處。
每天用手指揉或拍打陰陵泉3-5分鐘,可健脾祛濕、益腎調經,對緩解腰膝疼痛、全身水腫或腹脹、腹瀉等癥狀有較好的效果。
足三裏
位於膝蓋骨外膝蓋下大約四指寬。
足三裏是健脾胃的第壹穴,對消化系統相關疾病能起到壹定作用,除濕自然不可或缺。經常按摩足三裏,可以調理脾胃,疏通經絡,增強免疫力。
豐隆
位於足外踝至膝外側眼連線的中點,脛骨前緣約兩外側指寬。
豐隆屬於胃經,與脾經相通。每天堅持按摩此穴3分鐘左右,可以調理脾胃,起到祛濕化痰的作用。
如果妳喜歡這篇文章,請分享給妳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