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白茅根蜂蜜飲品:白茅根(鮮)200g,蜂蜜20g。首先,將新鮮的白茅根洗凈,晾幹,切成小塊或薄片。放在砂鍋裏,加點水。中火煎30分鐘,用幹凈紗布過濾取汁,放入容器中,趁熱加入蜂蜜,拌勻。早晚服用兩次。此食療藥方適用於各種鼻出血。2、綠豆鮮藕湯:綠豆50g,鮮藕200g。先將新鮮蓮藕清洗幹凈,切片,蓮藕片切成4片備用。把綠豆洗幹凈。放在砂鍋裏。加入足夠的水,大火燒開,小火燉30分鐘。綠豆熟了,放入蓮藕片和蓮藕節,繼續小火燉30分鐘,直到綠豆酥爛,蓮藕熟了,湯濃了。早晚服用兩次。此食療藥方適用於各種鼻出血。3.甘蔗雪梨汁:甘蔗2000克,雪梨1000克。先將甘蔗清洗幹凈,去皮,切成2cm長的片,壓榨取汁,過濾備用。雪梨洗凈,去皮,切成小塊,放入榨汁機中榨成漿,用幹凈紗布過濾,取汁放入容器中,加入甘蔗汁,攪拌均勻。早晚服用兩次。此食療藥方適用於各種鼻出血。4、龍膽草蜂蜜飲:龍膽草6g,蜂蜜30g。首先,把龍膽草拿起來洗幹凈。曬幹,切成小塊,放入砂鍋中,用水浸泡壹會,煎30分鐘,用幹凈紗布過濾取汁,放入容器中。趁熱加入蜂蜜,攪拌均勻。早晚服用兩次。此食療方劑尤其適用於肝火上亢引起的鼻出血。5.馬蘭頭薺菜拌香幹豆腐:新鮮馬蘭頭250克,嫩薺菜250克,香幹豆腐50克。首先,將新鮮的馬蘭頭和嫩薺菜分別采摘、洗凈,保留根莖部分,切成細粉。洗凈曬幹的香香。沸水鍋焯壹下,切成細絲,放上馬蘭頭和薺菜粉,加入調料拌勻。作為壹道菜,隨意食用。此食療方劑尤其適用於肝火上亢引起的鼻出血。6.百合黃芩蜂蜜飲品:百合100g,黃芩20g,蜂蜜20g。首先將黃芩洗凈,切片,放入砂鍋中,加水煎煮30分鐘,然後過濾取汁。將百合洗凈,放入砂鍋中,加水適量,大火燒開後,改用小火煨煮至百合酥爛,加入黃芩的汁液,再煮至沸騰,離火,趁熱加入蜂蜜。混合均勻,即可食用。早晚服用兩次。此食療方劑尤其適用於肺熱上亢的鼻衄。7、枇杷葉鮮蘆根飲:枇杷葉30g,鮮蘆根1 50g。將枇杷葉洗凈,與洗凈切成小塊的鮮蘆根壹起放入砂鍋中,用清水浸泡片刻。煎煮30分鐘,用幹凈紗布過濾取汁。放入容器中,即可食用。早晚服用兩次。此食療方劑尤其適用於肺熱上亢的鼻衄。8.保鮮桑葚:新鮮成熟桑葚500克,蜂蜜150克。將新鮮成熟的桑葚洗凈,去蒂,放入鍋中,加水少許,用小火煮至湯差不多幹,加入蜂蜜,再煮。蜜餞時隨意服用,每日服用50g為宜。此食療方劑尤其適用於肝腎陰虛所致的鼻出血。流鼻血的人應該避免吃以下食物。爆米花又香又幹,耗津傷陰。清代食醫王孟英曾說:“炒飯雖香,燥助火。”鼻衄多由肺熱、胃火或肝火引起,爆米花助火,應避免。羊肉是溫熱的食物,容易助熱降火。漢代醫家張仲景指出:“發燒之人,不宜食之。”對於反復鼻出血的人,中醫認為肺經有火,不宜多食。荔枝性溫,多食有助於清熱活血,加重或促進流鼻血。比如《本草綱目》說:“鮮者多食,即鼻衄。”《生活情趣飲食譜》中也有:“食多有發熱活血,上焦有火者忌之。”鼻衄多為上焦肺熱所致,忌口多食。楊梅性溫,有助於熱致活血之弊。吃多了會導致或加重鼻出血。如《飲食譜·有息》中說:“多食補血。”《本馮靜元》也指出:“血量足者不宜多食,以免動經絡之血而致癲癇發作。”所以經常流鼻血的人不宜多吃。龍眼肉也叫桂圓肉。性溫,味甜,黏膩,易助熱上火。《藥意》曾指出:“甘助火,心肺火盛者,宜忌之。”《本草顏回》也說:“肺受風熱,不宜。”所以要避免風熱鼻衄或肺火鼻衄。核桃性溫味甘,能補腎益命門之火。所有陰虛火旺的疾病都要忌口。《本草經》說得好:“痰熱於肺,生命熾盛,陰虛嘔吐等證。不得適用。”所以流鼻血的人要避免食用。辣椒是刺激性食物,古代醫生認為“多食熱液,耗氣傷陰”。《本草經疏》也指出:“胡椒味辛,足溫氣,有血熱、陰虛發熱、熱氣驟沖、衄血等癥。不要掉以輕心,它能讓所有的病馬上發揮,要謹慎。”鼻出血多由血熱或肺熱引起,應避免。砂仁性溫,味辛,是民間常用的調味食品,具有芳香開胃的作用。但也有熏香幹燥助熱上火的缺點。《藥意》中指出:“肺有隱火以避之。”本草正義也認為,砂仁“上火,下血”。所以,流鼻血的時候不要多吃。花椒是壹種常用的芳香調味食品,味辛,性溫,易灼傷陰,辛燥補血。所有火熱的疾病都應該避免。正如《本草經》所警告的:“凡陰虛陽亢、實熱、衄血等證。,都是法律所忌諱的。”肺火鼻衄的人也應忌食。肉桂皮是中藥肉桂。是壹種麻辣調味食品,能補火壯陽,性熱助火,燥傷陰,活血化淤,壹切出血性疾病都要忌口。明代名醫應希雍曾告誡:“血崩血隨尿滴,陰虛吐血咯血,鼻衄,汗血,...並避免它。”誤食勢必加重鼻孔出血,務必避免。人參是壹種溫補食物,能極大地補益氣血。體魄強健的青少年,長期吃多了也有上火出血的弊端,而肺胃熱、鼻孔出血者,則應避免食用。正如《藥意》所說:“若脾胃熱固,肺受火影響,開始失血,...不可用。此外,凡是鼻出血的人,還應忌食姜、蔥、蒜、韭菜、狗肉、公雞、豬頭、鵝、蝦、蟹、香菜、香椿頭、芥菜、茴香、丁香、炒花生、炒黃豆、各種海鮮、冬季。
上一篇:張紓難博士簡介?下一篇:心悸的中醫療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