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偏方大全网 - 偏方秘方 - 關於臀肌攣縮癥

關於臀肌攣縮癥

臀肌攣縮癥的壹些基礎知識

人難免生病,打針吃藥是最常用的手段。當孩子生病時,很多家長認為給孩子吃藥比打針好,見效快。反復註射和肌肉註射也會致病,這不是危言聳聽。

25歲的小王就遇到了這種情況。小王因為生病,多次接受臀部肌肉註射。後來他漸漸發現自己的姿勢和步態異常,尤其是下蹲的時候。下蹲時,他的膝蓋不能並攏,雙腿必須分開。坐著的時候不要蹺二郎腿;仰臥位,雙膝分開。站立時,下肢稍向外旋,雙腳不能完全並攏,呈“外八字”。走路蹣跚,尤其是快走或跑步時,呈跳躍狀,酷似舞臺上奇形怪狀的“卓別林步態”。

壹個偶然的機會,有人告訴小王,這是壹種病。於是小王來到協和醫院骨科。經楊淑華教授仔細檢查,確診為臀肌攣縮癥,是以苯甲醇為溶劑肌肉註射引起的藥物不良反應。後來小王住進醫院做臀肌攣縮松解手術。術後第二天,小王發現困擾自己多年的“卓別林步態”消失了,可以蹺二郎腿了。手術兩周後,小王滿意地走出了醫院。

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協和醫院骨科主任、湖北省臀肌攣縮癥防治專家組組長、博士生導師楊淑華教授說,很多患者由於對臀肌攣縮癥缺乏了解,沒有意識到自己患了臀肌攣縮癥,沒有及時就診。如果孩子肌肉註射過青黴素,不能順利蹺二郎腿,要及時就醫。該病的唯壹根治方法是手術松解臀肌攣縮帶。目前手術技術非常成熟,療效確切,但需要術後功能鍛煉,促進全面恢復。

下面,我們來說說臀肌攣縮癥的壹些基礎知識:

臀肌攣縮癥的原因

肌肉註射最常用的部位是臀肌,適合註射的部位僅限於臀部的上四分之壹,因為這個部位沒有重要的神經和血管,而且從解剖結構上看,這裏的深層肌肉較厚,更適合註射。

臀肌攣縮癥是壹種常見的疾病,主要是由於臀部反復註射藥物引起的。根據對國內某醫院4248名兒童的調查,發現因反復肌肉註射引起臀肌攣縮癥的兒童有200例,發生率為4.7%。

臀肌攣縮癥的發病,針刺引起的物理損傷,藥物引起的化學刺激,特別是含有苯甲醇溶液的藥物,導致無菌性肌纖維壞死,發展為肌肉纖維化和瘢痕攣縮。

苯甲醇在臨床上多用於局部麻醉、消毒和防腐。在20世紀後期,它被廣泛用作青黴素鉀鹽的註射溶劑,以減輕註射部位的疼痛。這種方法曾在全國各地的醫院廣泛使用,但在城市的大醫院中已不再使用,但在農村的許多地方仍在使用。2005年2月16日,衛生部發布通知,立即停止使用苯甲醇作為青黴素註射液的溶媒。專家認為,臀肌攣縮是藥物不良反應,與醫療條件(包括消毒、設施)沒有直接關系。

臀肌攣縮癥的臨床表現

剛開始,孩子覺得蹲、跑、跳都很困難,走路壹瘸壹拐的。如果進壹步檢查能發現,孩子髖關節屈曲、內收、內旋受限;雙下肢不能完全並攏,有輕微外旋;下蹲時臀部為外展外旋,雙膝不能並攏,呈蛙式姿勢。大部分孩子臀部看起來沒有正常臀部豐滿,註射的局部肌肉萎縮,皮膚凹陷,有時呈橘皮樣,可觸及索囊帶。

臀肌攣縮癥的預防和治療:

1.預防兒童臀肌攣縮癥的關鍵是年輕父母要高度重視這種疾病。盡量減少或避免給患病兒童臀部肌肉註射有毒、有刺激性的藥物,尤其是用苯甲醇稀釋的藥物。

2.註射方法和部位要正確,劑量要合理,註射速度要慢,盡量避免同壹部位連續註射。註射後應適當進行局部熱敷和理療,以利於藥液吸收,改善局部血液循環。

3.壹旦發現臀肌攣縮,應早期手術,徹底切除或松解攣縮的瘢痕組織,大部分患兒可完全康復。

總之,註射性臀肌攣縮癥是近年來發現的主要累及兒童的疾病,是兒童跛行的原因之壹。如不及時治療,可能會進壹步損害雙髖關節功能,出現骨盆傾斜、繼發性脊柱側凸等並發癥,影響正常發育。專家呼籲基層醫務人員充分重視患者。

  • 上一篇:在香煙出現之前,農村的老人都是吸幹煙。為什麽他們感覺自己很少得肺病?
  • 下一篇:見紅後的處理方法
  • copyright 2024偏方大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