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英文參考耳廓痰結節【中醫術語審定委員會。中藥術語(2013)]
耳廓假性囊腫。中藥術語(2013)]
3.總結耳廓痰(耳廓的痰;耳廓假性囊腫)也叫痰流於耳殼。是指以耳廓局部腫脹、皮膚顏色不變、柔軟、無痛性按壓為特征的耳病[1]。
耳屎袋相當於西醫的耳朵假性囊腫(滲出性軟骨膜炎)。
4耳朵痰包癥狀患者耳朵局部腫脹,皮膚顏色不變。它是軟的,不燙,不痛。穿刺可抽出淡黃色粘液,抽吸後腫脹消退,很快又會腫脹起來[1][2]。
5耳郭痰包的病因病機耳郭痰包常因脾胃虛弱、痰濕內生、感冒侵襲而腫脹,痰濕逸於耳殼,痰瘀互結[2]。
6耳屎袋的診斷耳殼突然腫脹,腫脹部位皮膚顏色不變。它很軟,但沒有痛感。穿刺可以抽出淡黃色粘液,抽出後腫脹消退,然後很快又會腫起來。根據其病史和典型癥狀,可以確診。
7需要與耳屎鑒別的疾病應與局部紅腫熱痛的破耳瘡鑒別[2]。破耳瘡紅腫、灼熱、疼痛,可刺破,有膿液滲出,耳殼軟骨逐漸腐爛甚至缺損。
8治耳痰包8.1辨證施治8.1.1耳痰包痰濁凝滯兼痰濁聚結型耳廓痰結節)指痰濁壅滯,表現為耳廓前部局限性腫脹,皮色不變,不熱不痛,輕按,穿刺可抽出淡黃色液體,抽出後腫脹消失,不久又再次腫脹,常見癥狀為苔黃膩,脈滑[65438
8.1.1.1癥狀較為急性,往往在夜間醒來時意外發現[2]。大多在耳廓前面(耳廓凹面)[2][1]。局部腫脹,膚色不變,柔軟起伏,不熱,無明顯疼痛壓痛,僅有輕微腫脹或麻木或瘙癢,清亮透明[2][1]。若穿刺,可抽出淡黃色粘液,抽出後腫塊縮小或消失,不久又重新腫大,壹般無明顯全身癥狀[2][1]。舌苔黃膩,脈緩或滑[2][1]。
8.1.1.2證候分析是普通感冒痰濕上沖耳膜所致。普通感冒好攻頭,變化快,故耳殼發作突然,風勝癢。痰濁屬陰邪,性滯,故腫而膚色不變。因為非邪熱,所以沒有紅腫疼痛。因為痰濕積聚,所以腫軟,有波動感。穿刺抽吸可得淡黃色液體。雖然吸出後腫塊可縮小或暫時消失,但由於病根未除,又可重新腫大如前。舌苔膩、脈滑都是痰濕證。[2]
8.1.1.3方劑治療8.1.1.3.1治療方法化痰散結,祛風通絡[2]。
8.1.1.3.2常用方劑二陳湯加減【備註】加味二陳湯(《醫宗金鑒》):法半夏、陳皮、茯苓、甘草、黃芩、黃連、薄荷、生姜:二陳湯以祛痰為主,加竹茹、枳實、膽南星加強祛痰。如見食欲不佳,可加砂仁、白術、神曲、山楂等。健脾行氣消食。[2]
8.2采用外治法抽取腫塊內液體,采用加壓包紮或選擇以下方法,再進行加壓包紮[2]。
1)艾條懸灸[2]。
2)使用極性相反的磁鐵。
3)用硫酸鈉溶液濕敷[2]。
4)塗抹如意黃金粉[2]。
9護理與預防耳痰袋壹般不宜切開引流,以免中毒而轉為耳瘡[2]。即使穿刺抽液,也要嚴格消毒[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