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表”是指肌表,表證是指病變位於體表,病情較淺。表證的癥狀包括畏寒、發熱、頭痛、身痛、鼻塞、無汗、脈浮。
討厭冷,就是怕冷,怕冷。惡寒的癥狀是感覺很冷,穿衣服、蓋被子後不能緩解,可出現在外感表證或陽虛內證。外感惡寒是由於外感風寒,必然伴有發熱、頭痛、脈浮等表證;陽虛惡寒是臟腑虛寒,陽虛,必然身寒,脈深。此外,還有內熱內盛、外虛寒的患者。雖然有畏寒、手腳冰涼的癥狀,但患者口幹舌燥、呼吸粗重、便秘、赤溺、脈滑。
所以,惡寒是主要標誌,其余都是標誌
風寒主要有哪些表現?
健康提示:喝姜湯是治療風寒感冒的最佳方法。喝熱乎乎的姜湯已經成為很多人治療感冒的首選,但是這個“感冒用姜湯”的配方裏面的學問可不小!
中醫臨床上感冒主要分為風寒、風熱、暑濕、表寒、裏熱。風寒感冒主要表現為鼻塞、打噴嚏、流鼻涕、咳嗽、痰稀而白,怕冷明顯,全身無汗並有疼痛不適的感覺,壹般不發熱,即使有發熱也較輕,舌苔薄而白。風熱感冒主要表現為鼻黃粘稠,發熱明顯,甚至高熱,多汗,咽痛,咳嗽,痰黃稠,舌苔薄黃;夏濕感冒主要表現為發熱、頭暈、腫痛重、體虛乏力、胸悶、惡心等癥狀;表寒裏熱的感冒,又稱“寒包火”,表現為怕冷、發熱無汗、鼻塞重等。在內,表現為痰黃黏、口渴、小便黃、大便幹燥、咽喉腫痛等。此外還有氣虛、陰虛等證候。
中醫從來都是以辨證論治為基礎的,也就是說任何證型都是用什麽樣的中草藥來治療的,不正確的話再好的中醫也是沒用的。所以風寒感冒的治療,就是用辛溫之藥,去肺散寒,使外感之邪得以消除。風熱感冒就是用菊花、薄荷等辛涼之藥,暑證清暑利濕,表證散寒。
中醫認為,生姜屬於辛溫的中藥材。中醫對生姜治療外感疾病的論述很多。比如《藥源》中說“性溫,味甘”,“溫化去濕”;《別錄》說:“主傷寒頭痛鼻塞,咳嗽逆氣”;《本靜姝》壹書中說:“陰虛咳嗽...應避免表虛出汗。”
從上面可以看出,生姜的使用本身是有壹定限度的。生姜“辛散,溫散寒”,風寒證的感冒為最佳適應癥,也可作為暑濕止吐的輔助用藥。此用法的目的是利用生姜的辛辣味祛風散寒,溫性散寒解表。如果感冒了,喝壹杯生姜紅糖湯也能起到預防感冒的作用,如果已經發病了還能緩解病情。因此,生姜只能用於治療感冒,而不適用於感冒有咽痛、咽幹、鼻黃、咳痰、大便幹燥等癥狀時。
壹種外感發熱、風寒束表證的食療方法
風寒感冒的臨床癥狀有:畏寒、發熱、流涕,或咳嗽、咳出白痰、頭痛、身痛等。它們適應了寒冷。風熱感冒是:發熱不畏寒,鼻塞或流涕,咽痛或發紅,咳嗽有黃痰,口幹口渴。
風寒感冒的治療需要解表散寒;風熱感冒宜疏散。建議妳有專業的中醫醫生辨證給藥。如果能自己掌握,風熱感冒可以選擇桑姜感冒片和銀翹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