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偏方大全网 - 偏方秘方 - 腰椎管狹窄癥和強制性脊柱炎的治療

腰椎管狹窄癥和強制性脊柱炎的治療

腰椎管狹窄癥的治療1。腰椎管狹窄癥的手法治療:壹般可采用推拿、滾壓、點穴、提拉等手法,配合斜扳,達到舒筋活血、散瘀松解粘連的目的,使癥狀得到緩解。手法要輕柔,切忌用力旋轉,以防病情加重。患者俯臥,操作者自腰骶部沿督脈、膀胱經上下按壓掌根,經臀部、大腿後側、腘窩至小腿後側。然後點擊耀陽關、腎俞、大腸俞、慈秀、環跳、承府、陰門、委中、承山等穴位;翻轉並擡起腰骶部兩側的骶棘肌和腿部肌肉。患者取仰臥位,操作者用手掌從大腿前側和小腿外側向足背搓滾。然後點擊椎關、浮圖、雪海、石豐、遼陽、足三裏、絕谷、解溪等穴位;翻轉並擡起腿部肌肉。壹個助手托住病人的腋窩,壹個托住病人的腳踝,兩個人抗牽引。操作者雙手合十放在腰骶部進行按壓攪拌,壹般需要攪拌20-30次。2.腰椎管狹窄癥的練習:腰腿痛癥狀緩解後,應積極進行背部肌肉的功能鍛煉,可采用飛燕、拱橋練習,增強腰部肌肉力量;練習走路、坐下、踢空氣、側臥和向外擺動來加強腿部肌肉。3.腰椎管狹窄癥的手術治療:經上述治療後效果不明顯者,或典型的嚴重病例,如下肢劇烈疼痛、肌無力、肌萎縮,行走或站立時間縮短者,應進行手術治療。常用的手術方法有椎板切除和神經根減壓,解除椎管、神經根管或椎間孔內神經組織和血管的壓迫。強制性脊柱炎的治療沒有特效療法。急性期主要措施是減輕疼痛和防止畸形。阿司匹林無效。帕特森和吲哚美辛,非激素類抗炎藥(NSAIDS),是第壹個鎮痛效果好的。保泰松初始劑量為每日400mg,分4次服用,維持劑量為每日100 ~ 200 mg。它的缺點是副作用大。消炎痛的劑量是100mg,分四次服用,最好是睡前50mg。缺點是有副作用。其他新的非激素類抗炎藥也有同樣的效果。不提倡全身使用皮質醇激素,但局部應用效果較好。皮質醇滴眼液對急性虹膜炎有很好的療效,嚴重者可眶內註射。關節內註射也是非常有效的,在急性期預防畸形是非常重要的。如果早期診斷,輕度畸形不會影響患者的生活。要告誡患者正確對待疾病,走路、坐著要保持良好的姿勢,保持脊柱挺直,睡覺要用硬床薄枕。在理療師的指導下運動,避免壹切可能造成傷害或誘發畸形的運動。早期畸形較輕,尚未達到骨性融合,可矯正畸形。睡硬板床和骨盆牽引有望改善。後期畸形已與骨融合,非手術治療難以有效。對於駝背畸形嚴重的患者可以進行脊柱截骨術。手術適應證為:①嚴重駝背畸形,膝關節、髖關節伸直時眼睛不能直視;②病變靜止,血沈正常;③壹般情況較好,年齡較小,肺功能損害不大者。腰椎側位片顯示腹主動脈鈣化的患者禁忌手術。如果兩個髖關節都僵硬,應在考慮截骨前進行髖關節置換。脊柱截骨術是將腰椎後部楔形骨塊切斷,人工折斷前韌帶,以增加腰椎前凸,改善畸形。常用的脊柱截骨術有幾種:(1)單節段脊柱截骨術壹般選在腰2 ~ 3或腰3 ~ 4之間。以腰椎2 ~ 3節段為例,截骨範圍為腰椎2棘突下半部及下關節突和腰椎3棘突上半部及上關節突,楔形截骨的尖角要對準腰椎2 ~ 3椎間盤水平。截骨完成後,采用矯形架或手法矯正畸形,使前方前縱韌帶斷裂,腰椎前凸增大,改善駝背畸形。截骨平面應接觸良好,采用牢固的內固定。以前是用不銹鋼絲紮棘突,現在常用哈靈頓棒或魯氏棒。術後石膏背心固定時間不得少於6個月。截骨術的並發癥有:①截癱:多為截骨平面選擇不當,截骨尖端未對準椎間盤水平,導致矯正後脊柱移位;②脂肪栓塞:由於截骨次數少,矯形時後部骨受到強烈擠壓,使骨內壓力突然增大,使脂肪進入循環;③腹主動脈破裂:腹主動脈硬化患者沒有牽拉能力,強行矯正時可以死在手術臺上;④矯形度喪失:術後矯形度喪失的主要原因是石膏背心固定時間不夠,與後路截骨面接觸不良。(2)單節段截骨加椎間植骨為了防止矯形度的喪失,獲得最大限度的矯正,可在直視下經腹膜外入路矯正,並在打開的椎間隙前半段植入方形骨塊,可獲得最大限度的矯正。(3)多節段脊柱截骨術:多節段截骨術可應用於重度駝背畸形患者。腰部3 ~ 4截骨後,可在上兩段即腰部1 ~ 2進行第二次截骨,有望獲得良好的矯正。(4)脊柱截骨加椎體松質骨挖空。截骨術的尖端指向腰椎體的後部。在截骨完成前,對椎體內的松質骨進行刮削矯正,造成椎體塌陷。鏤空手術使脊柱變短,更安全,截骨面接觸良好,術後丟失矯正角度的可能性明顯降低。髖關節強直患者應首先進行髖關節置換。強直性脊柱炎病程變化較大,表現為自發緩解或加重。壹般來說比較溫和,可以自動緩解。據統計,發病20年後,65 ~ 80%的患者仍能勝任全職工作。預後因素是周圍關節的炎癥、頸椎強直和嚴重的後凸畸形。這些情況壹般發生在發病後的前10年。輕度病例可以和正常人壹樣生活。
  • 上一篇:胃寒吃什麽調理?
  • 下一篇:李老師微信健身是真的嗎?
  • copyright 2024偏方大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