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主要分別觀察舌苔和舌質的變化。觀察舌苔,首先要看苔的厚、薄、燥、滑、膩、粘;其次,我們應該觀察塗層顏色的不同變化,如黃色、白色、黑色和灰色。然後根據皮毛質量和皮毛顏色的變化,判斷疾病是在表還是在裏,疾病是寒還是熱。正常人的舌苔是薄薄的壹層白苔。如果妳仔細看,妳可以看到壹個像頭發壹樣的微小結構,就像壹層剛剛出土的嫩草。舌苔壹直在長,但是會因為吃東西而自動脫落。因此,舌苔總是保持正常的厚度和結構。因為口腔中有適量的唾液,所以舌苔表面是濕潤的。這些都是健康人舌苔的表現。如果舌苔長得多脫落得少,舌苔變厚,就是病理性的。
有些人的舌頭上塗了壹層米糊,看不清原來的結構。在放大鏡下,這種舌苔的絲狀乳頭的數量和分支都有所增加,縫隙中隱藏著壹些粘液和食物殘渣,以及壹些上皮細胞、白細胞和細菌的碎片。中醫把這個叫舌苔油膩。這往往預示著患者有痰濕或消化不良,如老年慢性支氣管炎、腸胃炎、風濕病、女性白帶增多等。會有這種油膩的苔蘚。
另外,我們在臨床上也經常能看到壹些患者。舌面有的地方有苔,有的地方沒有苔。這兩種舌苔的交界處很不規則,有的像地圖,叫地圖舌。這種舌苔多見於陰虛兒童和蛔蟲病患者。有些人的舌苔太薄,甚至裸露,這是不正常的。中醫把這種現象稱為陰傷。這種舌象經常出現在壹些慢性病患者身上,如肺結核、甲亢、肝炎、腎炎晚期患者、長期營養不良患者等。對於這類患者,醫生往往使用滋陰藥物進行治療。
醫生不僅要看舌苔的厚度,還要看舌苔的顏色。比如舌苔顏色變黃,中醫認為患者有發熱,常見於高熱患者。對於這類患者,醫生常用藥物清熱解毒。如果有的患者舌苔發黑、幹裂,說明病情危重,內熱重,津液消耗。
如果有的患者舌苔黑滑,往往意味著患者有嚴重的內臟寒濕或腎虛。觀察舌苔的形狀和顏色也可以判斷病情的發展。比如,當壹個人患有外感疾病時,如果舌苔的顏色由白變黃,由黃變黑,往往預示著疾病正在發展,病情在加重。如果舌苔額頭顏色由黑變黃,由黃變白,說明病情逐漸好轉。如果舌苔從無到有,從薄到厚,說明病情在進展;相反,如果舌苔由厚到薄,由多到少,說明致病因素在逐漸消退,說明病情在好轉。
中醫認為,觀察舌質比舌苔更重要,因為舌質反映的病變更深刻。觀察舌質,包括舌色和舌體形狀。正常人的舌體偏紅,是因為血供好,顏色鮮艷潤澤,舌邊厚薄適中,光滑。舌頭顏色的變化,如變紅、變白、變藍,都是異常的表現。如果舌頭變白,說明血虛或陽虛有寒。如果舌頭變紅,說明血熱或陰虛有熱。如果舌尖或舌邊有壹些小紅點,也是熱的。如果是陰虛寒性,就要用溫補壯陽的藥物治療;如果是陰虛發熱,要用滋陰清熱的藥物治療。如果妳看到舌頭上有紫色的斑點,或者整個舌頭呈藍紫色,中醫稱之為瘀血。有些心臟病、肝硬化、消化道潰瘍、婦女月經病、惡性腫瘤患者常出現這種情況。
舌的形態可分為軟、硬、腫、平、斜、振等。如果舌質肥嫩,有凹陷,說明陽虛水腫。舌頭萎縮表明虛弱和慢性磨損。當高血壓患者出現舌戰、舌麻木、舌偏時,要註意預防腦出血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