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臨床用法主要有柴胡(24g)、黃芩(9g)、白芍(9g)、半夏(12g)、生姜(15g)、枳實(12g)、大黃(6g)、十二枚大棗(12g)。(註:按古錢(3g)計,可根據病情和體質調整用量。)
煎藥方法:取水桶二升水,煮六升,去渣再煎,溫服壹升,每日三次。即以2400毫升水將上述藥物煮沸至1200毫升,去渣,再煎至600毫升,200毫升溫服,每日三次。
少陽和瀉內熱。
大柴胡湯是張仲景針對少陽、陽明之證而設計,為少陽、陽明熱郁之主方。原《傷寒論》第103條:“太陽病,十余日之後,反二三次,四五日之後,柴胡證猶在,小柴胡之前。嘔吐、焦慮、微煩者,不解決,越用大柴胡湯下肚,越得。”第136條:“十余日,傷寒積於胃中,歸寒熱者,用大柴胡湯。”第165條:“對於傷寒、不明原因出汗、心脹嘔吐者,以大柴胡湯為主方。”《金匱要略》第12條,腹冷疝氣發生與治病脈之證:“若按心而感滿痛,此也。目前用大柴胡湯為宜。”根據方劑分析,認為此證多為少陽之病,邪入陽明,化熱為實所致。熱擾陽明,胃氣成內結,故胃脘脹滿,堅硬;胃氣上行,則嘔吐;熱逼大腸經,逼賭則利;或者濁熱內熱,則大便堅硬;熱致陽明,胃氣郁結,導致上腹部急性或疼痛,或按之疼痛;膽熱擾心,則心煩;膽熱發作時,口苦;膽熱逆經時,胸脅脹滿或疼痛;如果胃氣不降,那麽妳就不想吃東西;正氣以勢抗邪,則寒熱交或潮熱;舌紅、苔黃、脈弦數,都是少陽陽明郁熱的癥狀。治療主要是調和少陽,瀉熱。
本方具有解少陽、瀉內熱之功,由小柴胡湯去人參、甘草,加黃、枳實、芍藥而成。方中柴胡專歸少陽,能祛邪透表。黃芩善清少陽郁熱,可與柴胡同用,調和少陽,專為少陽病、寒熱、胸脅脹滿而設。少用大黃瀉熱通腑,枳實行氣破結。兩者合用,可瀉熱結內,專為“熱內郁結”之心下的飽脹、硬痛、大便難解、嘔吐、微煩而設。白芍能緊急止痛,大黃能治腹痛。枳實能調和氣血,幫助柴胡、黃芩清利肝膽之熱,防止木占中國之利。半夏和胃下行,生姜重用更是止嘔,以治嘔吐。大棗調和中焦和氣,芍藥酸甘,既可防止熱邪入裏傷陰之害,又可緩解枳實、大黃未熟瀉下傷陰之弊。總之,本方配伍體現了調和與下法的結合運用,但調和為主,下法為慢。
辨證論治的應用
綜合現代醫學研究報道,大柴胡湯具有抗炎、鎮靜、雙向調節免疫功能、利膽、降低括約肌張力、降低膽結石形成率、預防動脈硬化、保護肝臟、調節代謝、降血脂、降血壓、抗過敏、鎮痛、止吐等作用。這些藥理作用是其廣泛應用於治療各種臨床疾病的基礎。
方劑功效:和解少陽,疏通下關。
主治證為少陽陽明熱證,表現為胃脘脹硬,嘔吐,拉稀,或大便硬,胃脘急痛,壓痛,心煩,口苦,胸脅脹滿或脹痛,惡食,寒熱交替,舌紅,苔黃,脈數。
如果上腹部飽脹,加入萊菔子和神曲幫助消化。如有黃疸,加茵陳、梔子清熱利濕退黃;如有膽結石,加海金沙、郁金、石韋,以利膽結石排除;如有脅痛,加元胡、桃仁行氣活血止痛;如果頭暈,加天麻、菊花清眩止眩;如果失眠心煩,加酸棗仁、黃連清心養血,舍魂安神。
因為這個方子是攻邪熱之劑,家鄉體虛者禁用。
可用於治療各種疾病。
大柴胡湯臨床應用最多的是消化系統疾病。肝膽胰的病變多集中在胸脅下、上腹部,與張仲景原文中“心急”、“心硬”、“心下滿痛”的描述壹致。大柴胡湯可作為治療此類疾病的專方。如膽囊炎、膽結石、膽道蛔蟲病;胰腺炎;肝炎;急性胃炎、膽汁反流性胃炎、胃潰瘍穿孔;急性和慢性闌尾炎;麻痹性腸梗阻等等。現代用於治療急腹癥,可以避免手術的痛苦,特別有優勢。在日本,大柴胡湯已制成顆粒劑和片劑,廣泛用於治療肝功能障礙、黃疸、膽結石、膽囊炎等疾病。
循環系統疾病,如高血壓、慢性心力衰竭、膽心綜合征等。
呼吸道疾病,如急性扁桃體炎、支氣管哮喘、肺部感染等。
代謝性疾病,如糖尿病、高血脂、高尿酸血癥、痛風性關節炎、脂肪肝等。
神經系統疾病,如急性腦血管病、中風並發肺部感染、頭痛、三叉神經痛、失眠、頭暈等。
婦科疾病,如婦科急性傳染病、盆腔炎、盆腔粘連、經期咽痛等。
小兒疾病,如小兒發熱、小兒胃腸型流感、小兒中毒性腸麻痹等。
皮膚病,如痤瘡、帶狀皰疹、脂溢性皮炎、酒渣鼻、膽汁淤積性瘙癢等。
以壹方治多病是中醫的特色,異病同治的關鍵在於中醫辨證。大柴胡湯主要用於治療少陽病表證。在選用它治療各種疾病時,壹定要把握少陽病邪熱入裏、熱蘊裏的病機,把握證素:腹脹腹痛、惡心嘔吐、便秘、發熱(寒熱交替)、口幹口苦、食欲不振。既要重視方證的具體表現,又要重視中西醫各種診斷技術的結合和患者的既往史。如果患者既往有肝膽胰疾病,在有適應癥的情況下可以使用大柴胡湯,這樣“方證相對”才是臨床療效的關鍵。
作者簡介
李步曼
北京大學首鋼醫院中醫科主任。北京中醫藥“百花工程”學術繼承人,兼任中華中醫藥學會糖尿病分會常務委員,世界中醫藥聯合會糖尿病專業委員會常務理事。主要從事中醫藥防治糖尿病及其並發癥、代謝性心血管疾病的臨床和基礎研究,擅長中醫藥治療內科疾病、婦科疾病、產後疾病、疑難雜癥。
編輯|欒趙霖
校對|景衛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