蝸牛的功效和作用
蛋白質含量比牛羊豬肉高,但脂肪比它們低得多,而且含有多種礦物質和維生素,是體質虛弱、營養不良和慢性病患者的首選。所含的酵素可以消除停滯,而谷氨酸和天冬氨酸可以增強人腦細胞的活力。科學家認為,多吃蝸牛對皮膚和頭發有營養和美容作用。同時,蝸牛也有清熱解毒的作用;震驚;消腫的功效。可用於治療風熱所致的驚風、癲癇;嬰兒臍風;解渴;酸痛;拉普拉斯算子;癰腫丹毒;痔瘡;直腸;蜈蚣咬的功效。
蝸牛的實踐
由於蝸牛營養豐富,以下是炒蝸牛的做法:
材料:
田螺500克,肉末50克,幹辣椒20克,蔥、姜、蒜各適量,白酒、鹽、糖、雞精、醬油、香油。
練習:
(1)將蝸牛用鹽水浸泡4小時,然後用雙手來回摩擦,去除沈澱物;
(2)將肉末放入鐵鍋翻炒,然後放入幹辣椒,放入辣椒翻炒,放入蔥、姜、蒜翻炒,倒入田螺,翻炒片刻;
(3)立即倒入100g白酒,快速翻炒,加入清水使其均勻;
(4)加入鹽10g,糖10g,醬油15g,雞精5g,中火燉20分鐘,大火收湯後取出。
蝸牛雖小,不起眼,但其營養價值和功效不容忽視。雖然蝸牛很有效,但不宜長期服用。如果身體有問題,建議先去醫院檢查就醫。這種食療方法只能用來調理,沒有治療作用。買蝸牛需要去正規商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