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偏方大全网 - 偏方秘方 - 西漢食療著作

西漢食療著作

中醫食療是以中醫理論為基礎,結合天氣、地域、人的體質、疾病等情況,制定調理的原則,並以此為基礎,選擇適宜的食物和與原家庭藥食同源的中草藥,通過合理搭配、適度烹調,制成適合日常食用的飯菜,達到調理身心、防病治病、健康長壽的目的。中醫食療是中醫獨特的保健方法之壹。食療“藥食結合”,變“苦藥”為“美味”,滿足了人們“厭藥而樂食”的天性。是壹種能充分發揮中藥功效,具有護理、調理、防治作用的美味食品。中國傳統食療藥膳的制作和應用不僅是壹門科學,也是壹門藝術。

中國的食療歷史悠久,其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戰國時期,形成了豐富的中醫食療學術思想和實踐經驗。

湖南長沙馬王堆墓,發掘於1972-1974,為西漢初年長沙丞相李滄及其家族之墓。壹具保存完好的女屍,以及絲織品、帛書、帛畫、漆器、陶器、竹簡、印章、泥印、竹木制品、農畜產品、中藥材等3000余件具有重大歷史研究價值的文物。,先後出土,包括馬王堆三號墓出土的帛書《五十二病方》。

《五十二病方》是我國現存最早的中醫方劑。全書9911字,抄在壹個高約24厘米,長約450厘米的長卷的後5/6部分。現有處方283個,藥物247種。書中提到的疾病名稱為103,包括內科、外科、婦科、兒科、五官等疾病。除了內服,還有艾灸、熨燙、煙熏等多種外治法。同時,書中有豐富的飲食內容。

書中記載了25個食療方劑,涉及近60個藥食同源的品種,包括生姜(含幹姜、幹姜)、蔥(含蔥幹)、甘蔗、青米、分蘗米、糯米、小米(含美國小米、陳年小米)。小米、小麥、紅豆、糯米(包括糯米汁和糯米)、糯米、糯米(生大豆)、黑糯米、糯米、鹽、嚴蓉、杏仁、杏仁等。

  • 上一篇:有什麽有效的土法可以治好牙齦腫痛?
  • 下一篇:氣辨證代表方
  • copyright 2024偏方大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