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括薏苡仁30克,附子6克,敗醬草15克。功能排膿消腫。適應癥:腸內膿腫已發,身體無發熱,皮膚有錯甲,腹部皮膚急,若按壓會腫。
編輯關於古籍的這壹段
此方是作者治療膿腫或慢性復發性膿腫。方中以薏苡仁利水排膿為主,輔以敗醬草祛瘀消腫,烏頭也用於溫經祛濕、散寒止痛。
編輯此段落註釋
此方用於治療闌尾炎伴膿胸或慢性復發性闌尾炎。藥方裏的藥材不多,但只要配置得當,效果還是不錯的。
編輯這段《金匱要略》中的記載
來源《金匱要略》卷。異名附子湯(《生肌總錄》卷129)、敗醬草散(《女方校註》卷24)、薏苡附子散(《正氣選藥標準》卷2)。由薏苡仁30g、附子6g、敗醬草15g組成。用法為三味藥,杵為粗粉。用400毫升水,煎至200毫升,立即服用。功能排膿消腫。主治:腸癰,身不發熱,皮膚咬合不正,急腹癥,如腫脹,按軟,脈數。現用於急性闌尾炎膿腫,或慢性闌尾炎急性發作,腹部軟,壓痛不明顯,面色蒼白,脈弱等陽虛癥狀的患者。根據方劑治療腸癰,因陽虛寒濕血瘀,腐敗流膿所致。方中薏苡仁利濕排膿,附子扶陽散寒祛濕,敗醬草破瘀排膿。配合方劑,* * *起到利尿排膿、破血消腫的作用。各校討論1。《金匱要略玉函經註二則》:血積於內,而後錯位於外,經也說。為什麽腸癰是壹樣的?癰變內,血哭而不流。但不流則氣郁,使腹部皮膚腫脹,壓迫不動。雖然在腸胃之間,但並不堆積在腹部。若外無熱而數脈,則稱之為胃脘痛流膿。然而,大腸和肺是表裏的,生病或向上移動到臟是危險的。所以,走下去護肺的人,並不高人壹等。附子辛散除節,敗醬草苦寒解毒排膿。保證化膿成水還能從水路出來,這樣血液病就解決了,氣就開了,為什麽不抑制呢?2.《金匱要略新典》:薏苡破毒消腫,益胃;敗醬草為苦菜,治暴熱瘡,排膿破血為臣;而附子則假裝辛熱,以利氣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