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以為自己已經完成了人生中的大事,不會再被催了。她可以放松,做她自己。現實是婆婆重男輕女,生二胎,直接拿偏方給她喝,說是好東西,喝了能生兒子。這讓張很崩潰。
崩潰的不只是她。現實生活中,這樣的情況比比皆是。
大多數適婚育齡婦女都不得不面對這個問題。沈浸在生兒育女的焦慮中。
在《我最喜歡的女人》中,鐘麗緹的婆婆毫不掩飾自己想要壹個孫子的迫切願望,這加深了鐘麗緹的焦慮。她經常自己安慰婆婆,說她身體壹點問題都沒有,讓她放心。她也想盡快生個孩子,婆婆的願望無疑給了她更大的無形壓力。
無論是明星還是路人,似乎女性都無法自主決定生育。往往迫於這樣的壓力,他們生二胎,爭壹個男孩,等等。
有個閨蜜,家境富裕,夫妻恩愛。有兩個可愛的女兒。但自從大女兒出生後,她開始面臨追兒子的壓力和焦慮。第二個孩子也是女兒。她猶豫了很久沒有墮胎,但是生了之後,焦慮更甚。在“沒兒子”的壓力下,好日子似乎總是籠罩在壹片陰霾中。
二女兒大了壹點,開始追求兒子。然後驗孕驗血是女兒流產,重復兩次。身體和心靈都遭受了有形和無形的痛苦。
最近的壹則新聞報道了羅湖海關查驗貨物時“送血驗子”的案例,其中會用血樣檢測性別,如果是女孩,大部分都會被打掉。據統計,2000-2010年出生的總人口約為146萬,其中男孩比女孩多1264萬,相當於每年有100多萬女孩被動消失。
在追兒子的路上,閨蜜隊伍龐大。
好像不把兩個孩子都生下來就是無能,非常可惜。無形中給了女性很多壓力和偏見。女人的價值不能靠自己實現,要在丈夫和孩子身上體現。希望生孩子不要成為女性的負擔,而是壹種發自內心的自我意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