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毅遺尿方
來源《實用中醫雜誌》
由桑螵蛸、烏藥、露比、續斷、淫羊藿、鎖陽、炒雞內金、山茱萸、金櫻子、五味子各65438±02g、益智仁9g、肉桂4g、附子6g、山藥65438±05g、煆龍骨、煆牡蠣20g組成。
功能:補腎壯陽,益氣止遺尿。
小兒遺尿癥的適應癥。
處方中淫羊藿、鎖陽、山茱萸能補肝腎、固精氣、縮尿,烏藥能溫腎散寒,桑螵蛸能固腎縮尿,金櫻子能利尿,五味子能補腎固精、含腎氣固尿。全方配伍* * *起到補腎壯陽,益氣止遺尿的作用。
藥理桑螵蛸有輕微的抗利尿、降血糖、降血脂作用,促進消化液分泌,斂汗;山藥、肉桂具有增強免疫功能、強心、降血壓、降血糖、利尿、抗衰老、抗腫瘤、抗疲勞、抗病毒、鎮靜鎮痛等作用。懸鉤子有抗利尿作用,對大腦皮層有良好的調節作用;附子具有強心、抗炎和抗氧化的作用;雞內金含有胃激素,能增加胃液分泌,改善酸度和消化功能,增強胃腸蠕動,加速胃排空;續斷、鎖陽、益智仁具有調節內分泌功能的作用;烏藥具有抗乙酰膽堿收縮作用,能解除平滑肌痙攣,松弛膀胱逼尿肌功能,因此治療的患兒易蘇醒;龍骨能抗驚厥,降低骨骼肌的興奮性;金櫻子具有抗菌、收斂和止瀉的作用;牡蠣具有鎮靜、鎮痛、抗驚厥、降血脂、抗凝血和抗血栓形成的作用。
用法:每日1劑,早晚水煎,晚上控飲。
方索爾尿散
來源“柳州醫藥”
由五倍子、吳茱萸、小茴香、補骨脂和附子組成,粉碎成細粉,搖勻,裝瓶備用。
功能:補益心腎,健脾益肺,固精止澀,減少排便。
小兒遺尿癥的適應癥。
治療中,用五倍子、吳茱萸、小茴香、補骨脂、附子溫腎健脾、縮春澀精。全方具有滋養心腎、健脾益肺、固精澀精、減少排便的功能。外敷於腎經湧泉穴和任脈神闕穴。這樣可以溫暖下元虛寒,恢復膀胱的克制能力,止遺尿。
藥理五倍子對小腸有收斂作用,能減輕腸道炎癥,止瀉,並有抑菌作用;附子具有強心、抗炎和抗氧化的作用;吳茱萸具有健胃、止痛、止嘔、制酸的作用,有利尿作用,對大腸桿菌有較強的抑制作用,對豬蛔蟲有明顯的殺蟲作用。補骨脂具有調節內分泌功能的作用;茴香含有揮發油(茴香油),能增強胃腸蠕動,排出積聚在胃腸道的氣體,從而有助於解痙止痛。
用法:取藥粉20克左右,用溫水調成稠膏狀,敷於神闕穴、湧泉穴(兩側),用膠布固定。每晚睡前塗,第二天早上取下。如果塗抹部位有紅疹,可以用植物油塗抹。10天為壹個療程。
按照話來說,飲食上忌寒、苦之品,睡前2小時少喝水、飲料,家長夜間可醒尿1次,大壹點的孩子要多安慰,幫助他們克服緊張情緒,消除自卑心理,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
方三鎖泉湯唯
來源《浙江中醫雜誌》
由益智仁、金櫻子、吳茱萸、五味子組成,烏藥、牡蠣、桑螵蛸10克,山藥15克。
功能:益氣溫腎。
小兒遺尿癥的適應癥。
方傑支壹任溫補腎陽;金櫻子酸,收尿;淡吳茱萸溫腎健脾,縮春澀精;牡蠣和桑螵蛸收斂劑;五味子補腎固精,藏腎氣,利水;烏藥溫腎散寒;山藥補氣,健脾和胃。
藥理桑螵蛸有輕微的抗利尿、降血糖、降血脂作用,促進消化液分泌,斂汗;五味子對中樞神經系統各級有興奮作用,能消除疲勞,改善大腦皮層的調節,不僅起到提神醒腦的作用,還能起到解痙的作用;吳茱萸具有健胃、止痛、止嘔、制酸的作用,並有利尿作用;益智仁具有調節內分泌功能的作用;牡蠣具有鎮靜、鎮痛、抗驚厥、降血脂、抗凝血和抗血栓形成的作用;烏藥具有抗乙酰膽堿收縮作用,能解除平滑肌痙攣,松弛膀胱逼尿肌功能,因此治療的患兒易蘇醒;金櫻子具有抗菌、收斂和止瀉的作用;山藥具有增強免疫功能、強心、降血壓、降血糖、利尿、抗衰老、抗腫瘤、抗疲勞、抗病毒、鎮靜鎮痛等作用。
用法:每劑服用1.5天,1天為壹個療程。
方四補腎止遺湯
來源:中醫雜誌
黃芪15g,五味子10g,覆盆子和益智仁10g,烏藥8g,菟絲子10g,肉桂8g,桑螵蛸10g,麻黃5g。
功能:益氣溫腎。
小兒遺尿癥的適應癥。
方中黃芪益氣健脾;肉桂溫補腎陽;菟絲子溫腎化氣,收斂益精;益智仁能溫補腎陽,能幫助肉桂溫下半身,還有收斂縮尿的作用;桑螵蛸補腎助陽,收斂縮尿;麻黃宣傳通風器,散發津液,淬火節水通道;五味子補腎養心,澀澀澀;覆盆子補腎,固精縮尿;烏藥溫腎縮春。
藥理麻黃含有生物堿,能興奮中樞神經系統,引起精神興奮;五味子對中樞神經系統各級有興奮作用,能消除疲勞,改善大腦皮層的調節,不僅起到提神醒腦的作用,還能起到解痙的作用;烏藥具有抗乙酰膽堿收縮作用,能解除平滑肌痙攣,松弛膀胱逼尿肌功能,因此治療的患兒易蘇醒;桑螵蛸有輕微的抗利尿、降血糖、降血脂作用,促進消化液分泌,斂汗;益智仁具有調節內分泌功能的作用;菟絲子有抗利尿作用,對大腦皮層有良好的調節作用;黃芪、肉桂具有增強免疫功能、強心、降血壓、降血糖、利尿、抗衰老、抗腫瘤、抗疲勞、抗病毒、鎮靜鎮痛等作用。懸鉤子有抗利尿作用,對大腦皮層有良好的調節作用。補腎止遺湯治療遺尿癥療效確切,其作用可能是通過溫腎固澀改善體質,增加體內去氨加壓素的分泌水平,從而使遺尿癥狀消失。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
防己益氣補腎湯
來源《河北中醫雜誌》
它由黃芪20克、煆牡蠣20克、黨參和山藥65438±05克、五味子、山茱萸、益智仁、桑螵蛸8克、炒雞內金3克、升麻和炒甘草各3克組成。尿頻、胃寒久者加肉桂(下背)2克。
具有補元益氣、補腎利尿的作用。
小兒遺尿癥的適應癥。
黃芪、黨參、白術和山藥。五味子、山茱萸、益智仁、桑螵蛸補腎益精,利尿;煆牡蠣澀澀的;升麻配合黃芪、黨參養陽;烤雞內金能助消化,健胃止遺,使諸藥相補而不膩。諸藥合用,可起到培元益氣、補腎利水的作用。
藥理黃芪、黨參、山藥、肉桂具有增強免疫力、強心、降血壓、降血糖、利尿、抗衰老、抗腫瘤、抗疲勞、抗病毒、鎮靜鎮痛等作用。桑螵蛸有輕微的抗利尿、降血糖、降血脂作用,促進消化液分泌,斂汗;五味子對中樞神經系統各級有興奮作用,能消除疲勞,改善大腦皮層的調節,不僅起到提神醒腦的作用,還能起到解痙的作用;益智仁具有調節內分泌功能的作用;雞內金含有胃激素,能增加胃液分泌,改善酸度和消化功能,增強胃腸蠕動,加速胃排空;牡蠣具有鎮靜、鎮痛、抗驚厥、降血脂、抗凝血和抗血栓形成的作用;升麻具有鎮痛、抗炎、升高白細胞、解熱、抗驚厥、抗凝血和抗菌作用。
用法根據不同年齡增減藥物劑量。水煎服,每日65438±0劑,7天為壹療程。
防六溫腎縮泉湯
來源:光明中醫
由山藥9克、桑白皮9克、肉桂6克、烏藥6克、益智仁6克、通草3克、菟絲子6克、覆盆子6克組成。
功能:補腎、益氣、健脾、固下焦。
小兒遺尿癥的適應癥。
方傑山藥健脾益腎;桑螵蛸、肉桂、烏藥、益智仁用於溫腎收斂;菟絲子溫腎化氣,收斂益精;覆盆子補腎,固精縮尿;除掉雜草和水。
藥理通草、菟絲子、覆盆子有抗利尿作用,對大腦皮層有良好的調節作用;烏藥具有抗乙酰膽堿收縮作用,能解除平滑肌痙攣,松弛膀胱逼尿肌功能,因此治療的患兒易蘇醒;肉桂有增加胃血流量和保護細胞的作用,有很強的分解脂肪的作用;益智仁具有調節內分泌功能的作用;山藥具有增強免疫功能、強心、降血壓、降血糖、利尿、抗衰老、抗腫瘤、抗疲勞、抗病毒、鎮靜鎮痛等作用。桑螵蛸有輕微的抗利尿、降血糖、降血脂作用,促進消化液分泌,收斂汗液。
用法:煎服* * *,每日1劑,每次30毫升。飯前服用,4周為壹個療程。
方其意鳥房
來源“新中藥”
包括黃芪20克、黨參10克、菟絲子、桑螵蛸、金櫻子和覆盆子、益智仁8克、肉蓯蓉和五味子。
功能:宣肺、溫腎、健脾、固精、縮尿、止殘病。
小兒遺尿癥的適應癥。
方傑益智仁溫脾腎,固精縮尿;桑螵蛸補腎助陽,固精縮尿;金櫻子固體精液收縮尿;覆盆子補腎,固精縮尿;黃芪補脾潤肺利水;黨參補中,補陽,解郁,恢復膀胱功能;五味子收斂而止;菟絲子滋補腎精,止遺;肉蓯蓉溫散,下焦虛寒,以助膀胱氣化。諸藥合用,具有宣肺、溫腎健脾、固精、縮尿、止遺的功效。
藥理桑螵蛸有輕微的抗利尿、降血糖、降血脂作用,促進消化液分泌,斂汗;菟絲子有抗利尿作用,對大腦皮層有良好的調節作用;黃芪、黨參、肉蓯蓉具有增強免疫功能、強心、降血壓、降血糖、利尿、抗衰老、抗腫瘤、抗疲勞、抗病毒、鎮靜鎮痛等作用。懸鉤子有抗利尿作用,對大腦皮層有良好的調節作用;五味子對中樞神經系統各級有興奮作用,能消除疲勞,改善大腦皮層的調節,不僅起到提神醒腦的作用,還能起到解痙的作用;金櫻子具有抗菌、收斂和止瀉的作用;益智仁具有調節內分泌功能的作用。
用法以上劑量適用於5歲兒童,具體視年齡而定。每日1劑,水煎,分早、中、晚三次服用,7天為壹療程。服藥期間,孩子白天不要玩得太多,以免疲勞嗜睡,飯後註意控制飲水量,睡前請家長提醒孩子排尿,入睡後按時叫醒1 ~ 2次,逐漸形成自行排尿的習慣。
方八清連馨紫飲
來源:中西醫結合臨床實踐
由蓮子10g、黃芪10g、黨參8g、麥冬6g、黃芩5g、枸杞6g、茯苓7g、車前子7g、甘草5g組成。
功能:清心、滋腎、安神、強身。
小兒遺尿癥的適應癥。
方中蓮子味甘澀,能清心火,強腎澀精,溝通心腎;人參、黃芪補氣;麥冬養陰;黃芩、地骨皮、甘草、茯苓、車前子具有清熱、滋腎、安神、固痰的作用,使陰陽隱秘,水火既濟,遺尿自愈。
藥理蓮子有收斂作用;黃芪、黨參具有增強免疫功能、強心、降血壓、降血糖、利尿、抗衰老、抗腫瘤、抗疲勞、抗病毒、鎮靜鎮痛等作用。麥冬有鎮咳、祛痰、利尿作用;黃芩和地骨皮具有廣泛的抗菌作用,對金黃色葡萄球菌和溶血性鏈球菌有抑制作用。茯苓能增強澱粉酶的活性和左旋木糖的吸收率;車前草有利尿、祛痰、抑菌作用。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
方九蘇荃丸加味升仙湯
來源:雲南中醫雜誌
由益智仁20克、烏藥20克、山藥30克、黃芪60克、升麻5克、桔梗5克、柴胡5克、白芍30克、五味子15克、龍骨30克、牡蠣30克、菖蒲15克組成。
具有補陽益氣、養元補腎、利水利尿的作用。
小兒遺尿癥的適應癥。
居盛陽之氣,宛佩元,顧見尿。但小兒有“肝強脾弱”的特點,輔以白芍平肝,其酸味有澀尿的作用。如五味子、龍骨、牡蠣合用,加菖蒲清心醒神,可治遺尿。
藥理黃芪、山藥具有增強免疫功能、強心、降血壓、降血糖、利尿、抗衰老、抗腫瘤、抗疲勞、抗病毒、鎮靜鎮痛等作用。五味子對中樞神經系統各級有興奮作用,能消除疲勞,改善大腦皮層的調節,不僅起到提神醒腦的作用,還能起到解痙的作用;龍骨能抗驚厥,降低骨骼肌的興奮性;牡蠣具有鎮靜、鎮痛、抗驚厥、降血脂、抗凝血和抗血栓形成的作用;烏藥具有抗乙酰膽堿收縮作用,能解除平滑肌痙攣,松弛膀胱逼尿肌功能,因此治療的患兒易蘇醒;益智仁具有調節內分泌功能的作用;升麻具有鎮痛、抗炎、升白細胞、解熱、抗驚厥、抗凝血和抗菌作用;石菖蒲可以提高大腦對夜尿警戒點的興奮性,改變睡眠深度,打破夜尿的排尿習慣,從而控制夜間排尿。
用法:將上述藥物用冷水浸泡30分鐘,然後用武火煎,再用文火煎15分鐘,將藥液倒出。連續煎煮3次,將3次藥液混合均勻。大壹點的孩子每次服用150ml,每4小時服用1次。幼兒每次服幾勺藥,1小時1次,勤服。
方伊勢參索尿湯
來源:陜西中醫
由益智仁、山藥、山茱萸各10 ~ 30g、蒺藜、露比、芡實、金櫻子、桑螵蛸、牛膝、烏藥各5 ~ 15g、龍骨、牡蠣各15g組成。
功能:溫腎固精,縮尿縮精,止遺精。
小兒遺尿癥的適應癥。
方傑益腎縮尿湯以益智仁、蒺藜、山藥為君藥。桑螵蛸、露比、山茱萸、芡實、金櫻子為臣。烏藥、龍骨、牡蠣、牛膝為佐,行氣安神。多種藥物合用,可以恢復腎氣,膀胱有權克制,故遺尿、尿頻可治。方中所用藥物多為酸、甘、微溫,下焦濕熱、陰虛火旺者不宜用此方。
藥理山藥、牛膝具有增強機體免疫功能、強心、降血壓、降血糖、利尿、抗衰老、抗腫瘤、抗疲勞、抗病毒、鎮靜鎮痛的作用;桑螵蛸有輕微的抗利尿、降血糖、降血脂作用,促進消化液分泌,斂汗;烏藥具有抗乙酰膽堿收縮作用,能解除平滑肌痙攣,松弛膀胱逼尿肌功能,因此治療的患兒易蘇醒;益智仁具有調節內分泌功能的作用;懸鉤子有抗利尿作用,對大腦皮層有良好的調節作用;金櫻子、蒺藜、芡實有抗菌、收斂、止瀉作用;龍骨能抗驚厥,降低骨骼肌的興奮性;牡蠣具有鎮靜、鎮痛、抗驚厥、降血脂、抗凝血和抗血栓形成的作用;山茱萸具有抗菌、抗凝血、降血糖、利尿、增強免疫功能、抗氧化和收斂作用。
用法:每日1劑,水煎至200 ml,分早晚兩次服用;治療期間,睡前禁止飲水,禁止辛辣食物;五天就是1個療程。
加味方氏薏米粉
來源《中醫兒科實用手冊》
由黨參10克、黃芪10克、白術10克、桑螵蛸10克、菟絲子10克、益智仁10克、巴戟天10克和石菖蒲組成。
功能益溫補腎,固下元。
主治:小兒遺尿癥,下元虛寒。
處方中黃芪、黨參、白術益氣、健脾和胃;桑螵蛸澀精止遺;益智仁溫脾腎,固精縮尿;菟絲子和巴戟天如何溫腎化氣,從而固澀填精;石菖蒲能溝通心腎,清心醒腦。
藥理桑螵蛸有輕微的抗利尿、降血糖、降血脂作用,促進消化液分泌,斂汗;菟絲子有抗利尿作用,對大腦皮層有良好的調節作用;黃芪、黨參、白術、巴戟天具有增強免疫力、強心、降血壓、降血糖、利尿、抗衰老、抗腫瘤、抗疲勞、抗病毒、鎮靜、鎮痛的作用。益智仁具有調節內分泌功能的作用;石菖蒲可以提高大腦對夜尿警戒點的興奮性,改變睡眠深度,打破夜尿的排尿習慣,從而控制夜間排尿。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
改良方氏布爾鐘毅唐七
來源《中醫兒科實用手冊》
它由黃芪10g、黨參10g、白術10g、山藥10g、陳皮6g、升麻6g、當歸10g、益智仁10g、五味子6g和金櫻子10g組成。
功能:益氣健脾,養元收斂。
主治:脾肺氣虛型小兒遺尿癥。
方傑金櫻子酸,集尿;益智仁溫腎壯陽;黃芪、黨參、白術和山藥益氣健脾和胃;五味子澀尿;升麻配合黃芪、黨參養陽;陳皮健脾燥濕。
藥理黃芪、黨參、白術、山藥具有增強免疫力、強心、降血壓、降血糖、利尿、抗衰老、抗腫瘤、抗疲勞、抗病毒、鎮靜、鎮痛的作用。五味子對中樞神經系統各級有興奮作用,能消除疲勞,改善大腦皮層的調節,不僅起到提神醒腦的作用,還能起到解痙的作用;益智仁具有調節內分泌功能的作用;金櫻子具有抗菌、收斂和止瀉的作用;升麻具有鎮痛、抗炎、升白細胞、解熱、抗驚厥、抗凝血和抗菌作用;陳皮有利於胃腸氣體的排出,能促進胃液分泌,幫助消化;當歸具有擴張血管、抗血栓、抗凝血的作用。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